正文

前言

朱元璋 作者:李飛(筆名:東籬子)


前言

中國的古代史,是一部漫長的帝王、朝廷頻繁更迭的歷史,同時也是一部農(nóng)民起義斗爭此起彼伏的歷史。自陳勝、吳廣在秦王朝的重壓下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農(nóng)民起義便成為中國古代史上最值得書寫的一部部傳奇。盡管出身貧窮,但有多少仁人志士從這種為了自由命運而奮斗的隊伍中脫穎而出!他們有的人最終成為了一代將相,實現(xiàn)了命運的逆轉(zhuǎn);但更多的人卻以血肉之軀,祭奠了后來者的征程。

在歷朝歷代的開國帝王中,朱元璋便是這樣一位從農(nóng)民起義軍中走出來的梟雄。他所改變的不僅是自己的命運,而是整個中華大地的時代走向。相比其他帝王,朱元璋的出身十分卑微,他曾為地主家放過牛,為了討口飯而去做過僧人,上街要過飯、做過流浪漢,最后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加入起義的隊伍,試圖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來對抗元朝的殘暴統(tǒng)治。也正是因為特殊的出身,造就了朱元璋的雙面性格特點。

其一,朱元璋沒有權(quán)勢,沒有文化,但他憑著在沙場上的出生入死而為自己贏得了天下。這也使他在日后建立大明王朝后,極為重視文人。但與此同時,他又十分擔(dān)心以武力取天下的事會在自己身上重演,所以才會用盡畢生的權(quán)謀去誅殺功臣。而他此舉的目的也十分簡單,便是要把所有威脅朱姓江山統(tǒng)治的力量全部消滅掉,以給其子孫后代留下安寧永固的萬里河山。

其二,朱元璋出身于窮苦百姓家,這段食不果腹的經(jīng)歷在他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所以奠定天下基業(yè)后,朱元璋推行了一系列對農(nóng)民利好的政策,使百姓們快速從顛沛流離中恢復(fù)了安定有序的生活。但與此同時,朱元璋對盤剝百姓的貪官污吏極為憎恨,他不惜用國家刑典,嚴(yán)懲不法官員,甚至一度達到了連坐數(shù)萬人的恐怖地步。

盡管世人對此種治國方法有著不同的看法,但朱元璋為了自己的目標(biāo),堅定有力地付諸了行動。甚至連清朝最有名的兩位皇帝王順治和康熙,都對朱元璋的治國功績贊賞有加,并且做出了“歷代賢君,莫如洪武”的極高評價。

窮苦百姓出身的朱元璋,究竟憑借什么從不可一世的大元帝國手中奪取了政權(quán)?他又是如何成功地讓所有的文臣武將幫助自己打江山,而后又如何殘殺大批開國功臣?關(guān)于朱元璋的一切身世秘密、軍事機遇、治國方針及性格心理,我們需從頭詳述。唯有還原出這段真實的歷史,才能使人們切實了解一個真實的朱元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