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奮人心的演講
原本沒什么事可做的新月社因為泰戈爾的到來而變得忙碌,徐志摩因此有機會接近林徽因,因為兩個人都曾出國留學,和泰戈爾之間沒有溝通障礙。
兩個人經(jīng)常陪伴在泰戈爾左右,一左一右,為泰戈爾講解中國文化,解決一些問題。兩個年輕人一個如花似玉,一個年輕俊朗,中間是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泰戈爾,整個畫面完全就像一張溫馨的全家福。
林長民和梁啟超等人開始為泰戈爾的到來籌備歡迎儀式,時間定在4月28日??勺屓巳f萬沒想到的是,活動前發(fā)生了一個小插曲。這個歡迎儀式最先定在天壇,但是后來考慮到學生人數(shù)眾多,而且天壇的票價較貴,最后只好改在不收門票的先農(nóng)壇里舉行。晨報上是這樣敘述當天的場面的:“午后二時,即有無數(shù)男女學生驅(qū)車或步行入壇,絡繹不絕,沿途非常擁擠。講壇設在雩內(nèi)之東壇(即一品茶點社社址),壇之四圍布滿聽眾,有二三千人之多。京學界各團體之代表均聚集壇上,天津綠波社亦派有代表來京歡迎,至三時零五分泰氏始到,乘坐汽車至雩壇門前下車,林長民為導,同來者為其秘書厚恩之、葛玲女士及林徽因、王孟瑜女士并梁思成等?!?/p>
授課的時候,泰戈爾收起了往日的溫和老人模樣,表情變得嚴肅,他看著臺下的學生們,雖然只是臨時演講,可泰戈爾對學術(shù)的態(tài)度是非常嚴謹?shù)?。全場立刻變得肅靜,大家靜靜地聆聽著泰戈爾的發(fā)言:
“吾今日受諸君之歡迎,使吾心中大為感動。蓋諸君今日所以歡迎吾者,乃以亞洲民族和平親愛之精神,及基此精神發(fā)之和聲也?!碧└隊柕脑挼玫搅爽F(xiàn)場所有學生的點頭稱贊。
“諸君須知吾亞洲人士受西方人士之壓迫,已非一朝一夕,然彼等所用以壓迫人者無他,體力及智力而已。吾人受西方人士過度之壓迫,幾自忘吾人所已有之位置,以至西方人士來吾人之亞洲,吾人竟不能以主人之資格歡迎之?!釚|方人士今已到達于第三期,吾人已霍然醒覺,知體力智力征服世界之外,尚有一更光明、更深奧、更廣闊之世界。吾人于黑暗寂寞之中,已見一導引吾人達于此光明、深奧而廣闊世界之明燈,唯吾人如欲到達此世界,則吾人不可不知服從與犧牲,乃吾人到達彼世界之唯一階梯。吾人欲得最大之自由,則必須能為最忍耐之服從;吾人欲得最大之光明,則必須能為最轟烈之犧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