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孫滿對楚子

彩圖詳解古文觀止(全2冊) 作者:(清)吳楚材;(清)吳調(diào)侯;思履


王孫滿對楚子

【題解】

公元前606年,楚莊王在討伐陸渾之戎的時候,突然陳兵至周朝的邊境線上。周王室大驚,急忙派大夫王孫滿前去慰勞楚師。楚莊王借機向王孫滿詢問周鼎的輕重大小。鼎是一國的權(quán)力象征,王孫滿看出楚王的野心,告訴他朝代興衰“在德而不在鼎”的道理。

【原文】

楚子伐陸渾之戎【1】,遂至于雒【2】,觀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3】。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對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4】。螭魅罔兩【5】,莫能逢之。用能協(xié)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遷于商,載祀六百【6】。商紂暴虐,鼎遷于周。德之休明【7】,雖小,重也;其奸回昏亂【8】,雖大,輕也。天祚明德【9】,有所厎止。成王定鼎于郟鄏【10】,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p>

【注釋】

【1】陸渾之戎:我國古代西北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2】雒:雒水。【3】王孫滿:周大夫?!?】不若:不順利?!?】螭(chī)魅:通“魑魅”,古代傳說中山神和精怪,能作祟禍人。罔(wǎnɡ)兩:通“魍魎”,傳說是水中的精怪。【6】載祀:年的別名?!?】休明:美好清明?!?】奸回:奸惡邪僻?!?】祚(zuò):賜福?!?0】郟(jiá)鄏(rǔ):周朝東都,在今河南省洛陽市。

【譯文】

楚莊王攻打陸渾之戎,于是來到雒水邊,陳兵于周朝境內(nèi)。周定王派王孫滿慰勞楚莊王。楚莊王問起了九鼎的大小和輕重。王孫滿回答說:“大小、輕重在于德而不在于鼎。從前夏朝施行德政的時候,遠方的國家把物產(chǎn)畫成圖像進獻,九州又進貢了各自出產(chǎn)的銅。夏王于是用這些銅鑄成了九鼎,把圖像鑄在鼎上,鼎上各種事物都已具備,使百姓懂得哪些是神,哪些是邪惡的東西。所以百姓進入川澤、山林,就不會碰上不順利的事情。因此能使上下協(xié)調(diào)一致,承受上天的福佑。夏桀昏亂無德,九鼎于是遷到商朝,前后六百年;商紂暴虐,九鼎又遷到了周朝。如果德行美好光明,九鼎雖小,也重得無法遷走。如果德行奸邪昏亂,九鼎再大,也是輕的。上天保佑有圣明德行的人,也是有限度的。成王將九鼎安放在王城時,曾占卜預(yù)告周朝傳國三十代,享國七百年,這個期限是由上天決定的。周朝的德行雖然衰落,但天命并沒有改變。九鼎的輕重,也就不必詢問了。”

王孫滿對楚子

【寫作方法】

楚王本來要詢問鼎的大小和輕重,王孫滿卻避開這一問題,第一句話就說“在德不在鼎”,后面就圍繞這一話題展開。此文雖然重點說的是德,但始終沒有離開楚王的問題。清人吳調(diào)侯、吳楚材評價此文說:“提出‘德’字,已足以破癡人之夢;提出‘天’字,尤足以寒奸雄之膽?!?/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