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波依斯杯頒獎典禮
9月的最后一天,天空下起了毛毛秋雨,這是我向往了整整半年的雨景。今年前半年開封連續(xù)幾個月滴雨不下。有天晚上,突然想起了記憶中雨打在樹葉上、屋檐上、田野上、土路上的聲音,還有印象中雨的味道。我也開始幻想著在氣溫不高不低、心情不急不躁時,打把傘或直接淋著小雨,一人慵懶地漫步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呼吸著泥土的芳香,放松心情,放空心思,在雨的世界里體悟人世的起起伏伏,把心的孤獨走成一種唯美。那該是什么樣美輪美奐的意境!
這兩天,校園內(nèi)外、公路兩邊大大小小的樹,一天天、一枝枝地變換著顏色,忙著爭秋,仿佛誰都想抓住這斜陽余暉,綻放出最后的美麗。流年似水,分分秒秒不息。人到中年,顧不上傷春悲秋,偷偷點燃心中的煙火,祈禱把殘年歲月映照得靚麗而遼闊。
9點出門,路邊倒下的一根樹枝擋住了前面的一輛卡車,路旁已經(jīng)停了三輛警車,閃著紅燈,路口有警察引導,指揮行人安全通過,態(tài)度和藹。遠遠地,隨風雨飄過來的還有一種安全感。
我在圖書館看書至11點半,穿過校園第一次去哈佛法學院聽一個訪談節(jié)目,是有關(guān)廣告宣傳和人身健康問題的談話。訪談者用大量的事實列舉了媒體上空、大、假的宣傳欺騙或傷害了不少無辜的讀者觀眾,同時還對受害者的心理進行了法理意義上的分析。法學院是哈佛大學實力最強的學院之一,去體驗一下那里的學術(shù)氛圍,很值。
下午4點整,Hutchins中心舉辦的杜波依斯杯頒獎典禮正式開始,這是不定期頒發(fā)給全球各個行業(yè)取得杰出成就的黑人的最高獎項。最早開始于2000年,當時已經(jīng)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托尼·莫里森竟也不在前幾期的授獎名單中,直到2005年她才獲此殊榮,足見這一獎項的分量和含金量。今年的獲獎者中我唯一熟悉且喜歡的是赫赫有名的Oprah Winfrey,她是當今美國傳媒界的大亨,身兼主持人、演員(出演托尼·莫里森同名小說《寵兒》中的Sethe)、制片人等多重角色的奧普拉,在燈光下比電視里膚色白許多,身穿寶藍色的裙子,腳蹬一雙高跟涼鞋,戴一副黑框眼鏡,顯得文雅知性。用她那充滿磁性的聲音不僅替自己發(fā)表了感言,還代剛離世的Angelou發(fā)表感言領(lǐng)了獎。
頒獎典禮于下午4點正式開始,導師Henry Lois Gates Jr.主持并念頒獎詞。頒獎嘉賓是來自哈佛大學相關(guān)領(lǐng)域的權(quán)威人士,奧普拉的獎由哈佛校長親自頒發(fā)。得獎人共8位,年齡最大的是今年87歲的Harry Belafonte,他曾是Martin Luther King的好朋友,也曾為從監(jiān)獄里解救南非總統(tǒng)的曼德拉做了很多實質(zhì)性的貢獻。還有一位是今年電影奧斯卡金獎電影《為奴十二年》的制片人,英國人Steve Mcqueen。但觀眾卻把最大的歡呼聲和尖叫聲給了一個我并不熟悉的女性、影視劇制片人、作家Shonda Rhimes,原來奧普拉退居二線后,她成了影視主持界當仁不讓的No.1。現(xiàn)在是著名的周四ABC節(jié)目的制片人,這是美國目前一檔最受歡迎的娛樂節(jié)目。其他的獎項分別頒發(fā)給一位建筑師、一位設(shè)計師等人。有幸參加這樣的典禮,我很滿足。更重要的是,了解到現(xiàn)實中的美國黑人竟有如此高的成就,這都是文學里看不到的,開眼界!
晚上7點我趕回住所,周二匆匆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