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科·彼得拉克
1304~1374
弗朗西斯科·彼得拉克(Francesco Petrarca),作家、詩人。他出生于托斯卡納大區(qū)的阿雷佐城,父母均為佛羅倫薩人。父親曾任公證員一職,后因政治原因被流放。彼得拉克在托斯卡納地區(qū)度過了童年的大部分時間,后于1311年隨全家遷往當時的教廷所在地阿維尼翁。他在那里學習古典文學,并受到基督教早期教會思想的熏陶。1327年,他在阿維尼翁的一座教堂邂逅女子勞拉,并對她一見鐘情。從此,勞拉成為彼得拉克精神世界的中心和詩歌創(chuàng)作的源泉。與此同時,彼得拉克也在當?shù)亟Y識了眾多權貴及文化名人,在他們的資助下游歷各國,研究古籍并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足跡遍布法國、弗蘭德、德國和意大利。1340年,他在那不勒斯參加由法國國王羅貝爾托親自主持的公開考試,榮獲“加冕詩人”的桂冠,并于第二年在羅馬加冕。1348年,彼得拉克在帕爾馬獲悉勞拉已在席卷整個歐洲的瘟疫中離開人世,他對勞拉的感情也由此愈發(fā)無所顧忌。此后,他離開帕爾馬,開始一段四處漂泊的生活,輾轉(zhuǎn)于法國南部和意大利北部各城市間,直至1370年隱退帕爾馬城南小鎮(zhèn)阿爾夸。4年后,他在阿爾夸去世,享年70歲。
彼得拉克和但丁、薄伽丘被并稱為意大利文藝復興初期的三顆文學巨星。彼得拉克的大部分作品雖由拉丁語寫成,但他為通俗意大利語詩歌的發(fā)展同樣作出了巨大貢獻。他終其一生創(chuàng)作出眾多優(yōu)美的傳世詩作,例如敘事詩《阿非利加》(Africa,1342)、《內(nèi)心的秘密》(Il secretum,1353)和抒情詩《歌集》(Il canzoniere ,1336 -1374 )。彼得拉克拋除中世紀的看法與偏見,是第一位用全新方法研究拉丁語古典文學的人文主義者,而他的人文主義精神恰恰體現(xiàn)在其對古典文學的熱愛上。他不遺余力地研究西塞羅的作品,發(fā)掘后者對于人性的認識。彼得拉克代表了一批希冀掙脫政治枷鎖積極參與教廷活動,并、捍衛(wèi)思想自由的 知識分子在其作品中刻畫。盡管他也出一系列貴族及品德高尚的人物,但在這些形象背后,始終存在著宗教思想和世俗生活在其內(nèi)心的沖突與矛盾。他的詩作總是充滿對不安、疑惑和各種精神狀態(tài)的內(nèi)在分析,并且在語言和文體上精益求精,獨創(chuàng)一派。
《歌集》是彼得拉克的代表詩作,包含了詩人在一生中各個時期所寫下的抒情詩。詩集以“愛情”作為載體,運用柔美抒情的方式將作者內(nèi)心世界的故事一一,道來?!陡杓烽_創(chuàng)了近代抒情詩的先河,其中的多首十四行詩成為各國詩人模仿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