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年會專稿

樂府學(第21輯) 作者:吳相洲 著


年會專稿

樂府學會第四屆年會暨第七屆樂府歌詩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詞

吳相洲

尊敬的魏廳長、張校長,各位朋友,各位同仁:

2017年秋天,李昌集會長率領團隊在徐州成功舉辦了第三屆年會。兩年后的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第四屆年會暨第七屆國際學術研討會。

首先我要對各位蒞臨會議表示熱烈歡迎和致以誠摯的謝意!這不是客套話。樂府學是最年輕的三級學科,有今天這樣的局面,全靠新老朋友支持。以這次到會的專家為例,廖美玉教授、沈冬教授、董就雄教授、長谷部剛教授、柳川順子教授、金昌慶教授、陳珀如教授……或多年一直參加年會,或克服各種困難前來參會。本次會議正式代表90多人,其中很多新人,說明樂府學研究隊伍在不斷擴大。論文選題也豐富多樣,相信這將會是一次成功的年會和研討會。

下面報告一下兩年來學會運作情況。學會秘書處按照教育部和民政部有關管理規(guī)定,完成例行年檢工作。會刊《樂府學》一直正常出刊。自從2018年期刊被納入廣州大學期刊研究中心統(tǒng)一運營,出版經(jīng)費有保障,出版經(jīng)費和樣刊郵寄有專人負責。下屆年會將要換屆,這次會議期間將要召開理事會,醞釀?chuàng)Q屆事宜。

這次年會我想講這樣一個主題,即如何打造樂府學學術共同體,擴大樂府學學術影響力。目前樂府學會年會規(guī)模不及詩經(jīng)學會、屈原學會二分之一。我越來越感到這件事情緊迫而重要?!皹犯畬W”正式提出在2006年,從被質(zhì)疑到被廣泛承認經(jīng)過了差不多十年時間。目前“樂府學”這一概念已經(jīng)被學界廣泛接受,但樂府學在學界影響力還是遠遠不夠。很多學人對樂府學內(nèi)容不甚了解,客觀上限制了樂府學發(fā)展空間。中國古代文化是以禮樂為特色的文化,樂府是禮樂文化核心組成部分,最能體現(xiàn)中國文化特色。我們研究的是真學問,有真價值,有大量亟待開掘的研究空間。樂府學應該成為更多人所關注的顯學。

為了讓更多人認可樂府學,我們自己必須首先看重樂府學。打造樂府學學術共同體就顯得十分重要。所謂科學都是科學家集團的事情:一群科學家秉持共同的研究理念,遵循共同的研究方法,執(zhí)行共同的研究標準,互相認可,就可以是一門科學。我們之間互相支持、互相認可就顯得十分重要。

我們打造樂府學學術共同體已經(jīng)有了很好的條件。我們有國家一級學會,會刊被納入C刊。我們要利用好這些學術平臺。各位會員和理事應該更加自覺地出席年會。我在此重點談談C刊維護問題。C刊對今天的學者來說已經(jīng)十分重要。很多博士生沒有C刊論文即使畢業(yè)也拿不到學位證,講師沒有C刊論文不能評副教授,副教授沒有C刊論文不能評教授。南京大學C刊目錄能推出集刊系列,對學界來說可以說是功德無量,所以應該把它維護好。

C刊兩年或三年需要重新認定。認定根據(jù)引用率,提高引用率有兩個辦法,一是發(fā)表長文章,二是有更多人引用。目前各個期刊為提高引用率,已經(jīng)想了各種辦法,我們也要有所作為。《樂府學》是樂府學學術交流主陣地。如果各位能在文章當中參考、引用《樂府學》發(fā)表的文章,或在指導研究生畢業(yè)論文時,讓他們把《樂府學》列為參考文獻,就能發(fā)揮很大作用。

以后要考慮編發(fā)大塊文章。目前《樂府學》每輯25萬字左右,爭取把文章數(shù)限制到10篇以內(nèi)。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要堅持這個方向。道理很簡單,如果一輯只發(fā)一篇文章,被一個人引用,引用率就是100%。重頭文章需要花長時間,花大力氣寫,希望各位舍得把這樣的文章投給《樂府學》。總之,守住《樂府學》這塊陣地,對樂府學發(fā)展來說有重要意義。

11月是廣州最好的季節(jié),天朗氣清,溫度穩(wěn)居18℃~28℃之間。祝愿大家在百花山工作期間心情愉快,身體健康!

謝謝各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