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包子
烤包子,即烤制的包子。剛出爐的包子外皮焦黃脆酥,餡料鮮香滾燙,食罷口腹?jié)M足,身體舒坦。
烤包子與馕一樣,都從馕坑中烤出,但兩種烤法卻不一樣。如果在打馕,便不烤包子。如果烤包子,便不打馕。明眼人看見有人在打馕,便不會問有沒有烤包子賣。
烤包子皮用死面搟薄,把羊肉丁、羊尾巴油、皮芽子、孜然粉、精鹽和胡椒粉等和在一起做餡,包好捏死四角,啪的一聲貼入馕坑。七八分鐘左右,用一把類似于漏勺的器具,將烤熟的包子盛出。細看,包子被烤得皮色黃亮,隱隱透著羊油的浸色。
烤包子中,除了用馕坑烤制的以外,還有一種用油炸的包子,叫“桑布薩”。其做餡的原料和烤包子相似,油炸后外表泛黃,看上去與烤包子無異,但出油鍋后還要炒一下,然后再吃。這種包子形似餃子,用花邊刀壓出整齊的花紋,很像小巧的藝術(shù)品,除了用于招待客人外,還經(jīng)常作為辦喜事時互贈的禮物。
吃烤包子,雖然知道餡中有皮芽子,但總是吃出羊肉的味道,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因為包子皮被烤得脆黃,加之被里面的肉油一浸,其面食之味頓時不見,入口便只覺出皮脆肉嫩,味鮮油香,好像是在吃羊肉。
我吃烤包子多年,遇有不少趣事。當年在喀什城邊的一個水渠旁,碰到一家烤包子鋪,戰(zhàn)友們決定吃一頓現(xiàn)烤的烤包子。那時候我們二十出頭,那家老大娘笑著對我們說,你們這些解放軍娃娃,來我們家吃烤包子算是來對了,吃過我們家的烤包子的人,都說整個喀什最好的烤包子在我們家。你們先坐一下,把茶先喝一下,我們一家人忙一下,很快就把烤包子上一下。她每句話中都有“一下”兩個字,極富動感和渲染力,讓人聽著親切。
老大娘一家人開始忙活,我在一旁目睹了做烤包子的全過程——他們把包子皮搟薄,由女兒把四邊折起來合成方形,然后把餡子放進去,捏緊邊角,遞給蹲在馕坑邊的哥哥。哥哥腰一彎便把包子貼在馕坑壁上。我在先前掃了一眼餡子,有瘦羊肉、羊油丁和皮芽子,還聞出一味熟悉的味道,不用問,是新疆人制作羊肉菜肴時必不可少的孜然。
七八分鐘后,馕坑中的烤包子熟了。老大娘說,我們家的烤包子有多好?好到什么程度呢?告訴你們吧,好到可以和最有名的某某某比一下!她當時說了一個人的名字,我沒有聽清,細問之下才知道,她說的那人是幾百年前的名廚,他做出的烤包子在當時譽冠西域,至今有很多人仍用他的名字招攬生意。吃東西,如果了解到食物的傳奇故事,還能感受到其文化,味道會分外不同。
說話的間隙,老大娘的兒子用一個大勺在馕坑中一摟,便盛出一個烤包子,啪的一聲放到鋪有桌布的桌子上。他一邊往外盛著烤包子,嘴里不停地發(fā)出嘖嘖聲,似乎比親自品嘗的人還要高興。不一會兒,他面前便是一大堆烤包子。
我湊到馕坑前往里面望了望,一股灼燙的熱浪噴到臉上,呼吸頓時變得困難。我趕緊閃到一邊,老大娘的兒子笑了一下,說馕坑中的火溫有一百多度,沒幾年工夫,在馕坑邊站不住。他的臉上微微有汗,但看上去卻很從容??磥硭蜮位蚩景訒r間長,在如此炙熱的馕坑邊,僅僅只是出一點汗而已。不論哪個行當,做的時間長了便就有了功夫,做烤包子亦不例外。他打出的烤包子讓人驚嘆,每一個都顏色黃亮,咬一口,外面的皮脆酥,里面的肉餡鮮嫩,還浸出炙烤后的油香,有一種極鮮的味道。他不停地勸我們多吃,并提醒我們不要怕燙,烤包子帶一點微微燙嘴的效果,吃起來最好。
但他和老大娘對我們的飯量很失望。我們一共五人,吃了半天,還不到三十個。剩下一大堆烤包子,讓我們面面相覷。老大娘說,你們這些解放軍娃娃太不能吃了,你們今天來了,我們一家人太高興了,但是你們太不能吃了,我們一家人肚子太脹了(生氣的意思)。盛情難卻,我們每人便又吃了兩三個,老大娘臉上才有了笑容。
那天很熱,我們吃畢脫掉鞋襪,把腳伸進渠水中浸泡。老大娘在一旁笑著說,你們這些解放軍娃娃調(diào)皮得很,以后常來我們家吃烤包子嘛,如果你們沒有對象,我給你們介紹。此事過去二十余年,至今記憶猶新。那老大娘在推銷方面是高手,既能把烤包子賣出去,又營造了快樂輕松的氛圍。
也就是在那次,老大娘給我們普及了吃烤包子的要領(lǐng):一看二摸三慢吃。她拿起一個烤包子說,一看,就是挑選烤得微黃的烤包子,吃起來脆、香,軟硬適合。二摸,就是根據(jù)手感,判斷烤包子出馕坑時間的長短,以防太熱燙嘴,太涼傷胃。三慢吃,就是第一口咬開烤包子后,不要急著就吃,而是讓它放出里面的熱氣和烤油,避免燙嘴。她介紹要領(lǐng)時一臉欣悅,說完卻嘆息一聲,意思是好多人吃了好多年烤包子,卻不知道最起碼的要領(lǐng)。我因為知道了吃烤包子的三要領(lǐng),便覺得她的嘆息并不是憂傷,而是閃爍著飲食文化的光芒。
我沒想到在偏僻的地方,卻學到了吃烤包子的要領(lǐng),可見有些文化是孕育于民間的。在彌漫鄉(xiāng)土氣息的地方親自體驗一番,就什么都知道了。后來見到有人不知吃烤包子的要領(lǐng),一口咬下去便吞咽起來,結(jié)果被熱油燙得哇哇亂叫。那樣的情景,如果讓喀什的那位老大娘看見,她一定會說,這個娃娃連烤包子都不會吃,真是太可憐了。
前些天,烏魯木齊下了年內(nèi)第一場雪,我下班后決定踏雪回家。第一場雪不冷,在雪中走走反倒有幾分詩意?,F(xiàn)在的人,每天都行色匆匆,就讓我慢下來,在飄飄揚揚的落雪中浪漫一回。行至南梁坡菜市場附近,突然聞到一股熟悉的香味。我好吃,常常經(jīng)不起美食的誘惑,只要一聞到美食的味道,眼睛就會跟著鼻子轉(zhuǎn),嘴巴就會跟著眼睛走。很快,我發(fā)現(xiàn)馬路邊有一家烤包子小店,門口的小平攤上整齊碼放著烤包子,一個個上面“寫”滿了誘惑,我的雙腿立刻就邁了過去。用手一摸烤包子的溫度,是熱的,正是吃的好時候。守攤的姑娘對我一笑,我亦一笑,買了三個烤包子邊走邊吃。那一路,腳下的雪嘎吱嘎吱響,嘴里的烤包子溫熱脆香,真是幸福的一餐。
吃完,剛好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