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烤羊肉串

食為天 作者:王族 著


烤羊肉串

新疆有一句諺語:一個人的家鄉(xiāng),在他的鍋里。

還有一句:趁著牙齒好,你要多吃肉。

說的都是羊肉。

新疆人自小吃羊肉,養(yǎng)成難改的味覺習(xí)慣,不管走到哪里,念念不忘的都是羊肉。如果說得再具體一點(diǎn),新疆人大多數(shù)時候說的羊肉,其實(shí)指的是烤羊肉串。有一句話說,在新疆,如果把烤羊肉串排第二,便沒有什么能排第一,可見新疆人是多么喜歡烤羊肉串。

烤羊肉串經(jīng)常被簡稱為烤肉,而烤肉在古代則被稱為“炙肉”?!睹献印分姓f的“膾炙”,即指烤出的羊肉串好吃,并演變出成語“膾炙人口”。當(dāng)時,但凡提及這個成語,便指的是吃烤肉。漢代畫磚石中,西王母和東王公就餐,侍者在一旁舉著炙熟的肉串,隨時準(zhǔn)備遞給他們享用。

羊肉在每一個地方都有,新疆的烤羊肉串之所以好吃,好就好在羊肉與眾不同。新疆的羊有兩類,一類羊吃的多是沙漠、戈壁和鹽堿地長出的草,其肉瘦而少肥膩,吃起來味道濃郁,有嚼勁。另一類羊多吃草原和牧場的草,喝的是雪水,所以肉質(zhì)鮮嫩,味道鮮香,用來做烤羊肉串最好。

有人說,在新疆吃羊肉,乃至于吃烤羊肉串,聞不到膻味。其實(shí),但凡是羊肉必然會有膻味,只是新疆人烤羊肉串時,把蛋清和皮芽子(洋蔥)拌在一起,將羊肉先腌一番,然后再烤,便沒有了膻味。新疆人去除羊肉的膻味,還用孜然和辣椒面。此二者的味道濃烈,撒入羊肉中,然后或烤或炒,膻味便被壓了下去。也有人往羊肉里滴幾滴白酒,去膻味的效果也很明顯。

我吃烤羊肉串有一個習(xí)慣,到了烤羊肉串的攤位前,向師傅喊上一聲需要多少串,然后站在一邊看他們把羊肉串烤熟的過程。我極為喜歡羊肉被慢慢烤得冒出油,辣椒面由紅變亮,孜然由鮮綠變得脆黃的過程,覺得這個看的過程也是一種享受。人吃東西,吃的就是煙火味,看過這個過程再吃羊肉串,便覺得其脆嫩香辣的滋味美不勝收。

至于吃烤羊肉串,新疆人更是有講究,先手持釬子咬住第一塊羊肉,順釬子擼下來咀嚼。羊肉串上的肉塊一般都不大,大多數(shù)人吃第一串,來不及仔細(xì)品嘗便已吃完。如果問他味道如何,只能等他再吃幾串才能說出感受。

在新疆,人們把吃烤全羊、手抓羊肉、清燉羊肉、紅燒羊肉和馕坑肉等,都一言概之為吃肉。而烤羊肉串,在新疆人的觀念中,只能算小吃,吃則常吃,但不能當(dāng)飯吃。外地來了朋友,新疆人樂于用烤羊肉串招待他們,讓他們從烤羊肉串開始適應(yīng)新疆生活。有一位上海人,之前從不吃烤羊肉串,到新疆嘗過后上了癮,之后天天嘴上掛著一句話:烤羊肉串,蠻好切(吃)。

烤肉攤一般由一個槽子,三個小鐵盒,和一個盆子組成。槽子專用于燒火,三個小鐵盒里分別裝精鹽、孜然和辣椒面,盆子里裝著切好的羊肉,或串好待烤的羊肉串。來吃烤羊肉串的人在烤肉攤旁站定,觀察一下羊肉的情況,報上所要串?dāng)?shù),攤主伸手抓起羊肉串,啪的一聲放在槽子上,開始烤。他們賣烤羊肉串多年,一把抓下去,不多不少,極為準(zhǔn)確。

新疆人大多都會烤羊肉串,食欲上來便買幾公斤羊肉,在院中支起槽子,開始操作。槽子里,一般燒木柴或煤炭,等燒過旺火不再有火焰升騰,只剩下炭火時,便把羊肉串放上去烤。羊肉串的味道好不好,與所用柴火有很大關(guān)系,最好的是紅柳和梭梭柴,烤出的羊肉串味香色正。不過,現(xiàn)在柴火進(jìn)城難,人們烤羊肉串時都用煤炭。煤炭不好的一點(diǎn)是煙大,味道濃,必須燒成紅彤彤的炭火,才可用以烤羊肉串。曾見一人手持一大塊鐵皮扇槽子中的煤炭,想讓煤炭盡快燒成炭火。天熱,火大,想必他一定熱得不行。有好奇者湊近去看,卻見他從容自然,臉上不見汗珠,倒是那好奇者在槽子邊只站了一小會兒,便熱得滿頭大汗,趕緊閃到了一邊。

一般情況下,一根釬子上串四到五塊羊肉,肉塊大可串四塊,肉塊小則串五塊。不論一串四塊還是五塊,必然有一塊肥肉。肥瘦搭配,吃起來軟脆相益,口感舒爽。

烤熟羊肉串需兩到三分鐘,剛開始是炙烤加熱,烤到中間便用手捏精鹽、辣椒面和孜然撒到羊肉上,然后左右手各抓四五串,互相輕拍和搓揉,以便讓調(diào)料入味。上調(diào)料后的羊肉串要掌握好火候,否則會把調(diào)料烤焦。

近年來,在墨玉、庫車和烏魯木齊的二道橋等地,出現(xiàn)了烤羊肉串的另一種形式——長的烤羊肉串。這種烤羊肉串的釬子有四五十厘米長,肉塊兒也大,立在馕坑里烘烤,一次可烤出十余串,味道鮮嫩可口,吃上兩三串就飽了。

最常見的烤肉釬子,有鐵釬子和紅柳釬子兩種。紅柳生長于沙漠,枝條帶有鹽堿味。人們最早將其用作釬子是為了給烤肉增加咸味,后來不再缺少食鹽,但紅柳釬子仍被沿用,并謂之“紅柳烤肉”。紅柳釬子比鐵釬子長,串上的羊肉塊也大得多,必須舉起才方便吃。

新疆有一句老話:是好朋友才替他擦釬子。其原因是很多人會忽略一個細(xì)節(jié),即烤羊肉串一上來抓起便吃,殊不知釬子在烤的過程中,會積上炭灰和燒烤殘留物,一擼便連肉帶灰一起吃了進(jìn)去。明白這個道理的人,會先用餐巾紙把釬子前端的臟東西擦去,然后才放心享用。

現(xiàn)在的人吃烤羊肉串,很少知道“烤肉獎金”。二十世紀(jì)八九十年代,常見三五好友在街邊烤肉攤坐定,對攤主大聲說,來五十個烤肉,“獎金”也一塊兒上。所謂獎金,說的是吃十串贈送一串。攤主聽到吃烤肉者要五十串,便向負(fù)責(zé)烤肉的伙計(jì)喊上一句:上五十個烤肉,再加五個獎金。

我二十多年前和戰(zhàn)友們在葉城、疏勒等地吃烤羊肉串時,烤肉獎金的習(xí)俗還在。那時我們能吃,加之一去便是十多人,往往要點(diǎn)一百串烤肉,老板先是和我們開玩笑說,你們昨天晚上夢見我們家的羊了吧?今天都找我們家的羊肉來了。我們說沒有夢見他家的羊,只是夢見烤羊肉串了。說話間,烤羊肉串就上來了,并且已悄悄給我們加了十個“獎金”。吃完離去,老板仍不忘招攬生意:想吃烤羊肉串了再來嘛,沒結(jié)過婚的羊娃子在我這里呢,肉好得很,獎金也有呢!“沒結(jié)過婚的羊娃子”一說,是指一歲左右的羊,其肉質(zhì)鮮嫩,用于做烤羊肉串最好。

以前吃烤羊肉串,要先交錢開票。當(dāng)時的開票者多為兩類人,一類是老者,收錢寫票時動作從容,表情淡然。另一類是年輕漂亮的姑娘,她可以對你微笑,卻不會為排隊(duì)加塞,代人購買,超限多買的人開綠燈。小姑娘剛參加工作,對家長和領(lǐng)導(dǎo)的叮囑牢記于心,如有不老實(shí)者,別想從她手中拿到一張票。

有一位開票的姑娘長得很漂亮,在那兒工作數(shù)月后,便有回頭客頻頻出現(xiàn)。她知道他們吃肉和看她之意皆有,便不動聲色地坐在那兒。有一個小伙子向她表白愛慕之情,遭到拒絕后頗為失落,當(dāng)晩喝了一瓶伊力特大曲酒,醉得不省人事。

有一陣子,一幫青年經(jīng)常來吃烤羊肉串,每次都是一百串,吃完總是對那開票的姑娘笑笑,說幾句挑逗的話才肯離去。那個曾向姑娘表白過的小伙子也在他們之中,他有一天對姑娘說,你再這樣開票就會賠死,他們在你這兒開十串的票,然后偷偷在后面加個“0”就變成了一百串。姑娘報了警,派出所的民警當(dāng)晩就抓了那幫青年。

很快,八十年代過去了,吃烤羊肉串不用再開票,那姑娘沒有了工作,又不幸離婚。到了九十年代,她遇到當(dāng)年的那個小伙子,二人結(jié)婚,一起在夜市上擺攤賣烤羊肉串。九十年代過去后,再也沒有聽到他們的消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