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貴家世
六月暑天,十分炎熱,剛剛初生的小孩難以適應(yīng)這樣的環(huán)境,所以不易養(yǎng)育。這時,從河?xùn)|來了一個尼姑,俗家姓劉,法名智仙,在民間頗有名聲。她來到楊家對呂氏夫人說:“這個孩子的來歷非同一般,生得奇異,不能放在世俗養(yǎng)育?!?/p>
智仙便提出由她來撫育小楊堅。最后,楊忠決定將兒子交給這位見多識廣的女尼來撫養(yǎng),這也是出于兩點考慮:一是希望兒子能夠成為佛家弟子,從而能夠得到佛的庇佑;二是希望智仙能夠教給兒子一些知識,從而讓作為武將后代的小楊堅能夠識文斷字,而不只是一介武夫。
關(guān)隴的楊氏家族
那是在西魏大統(tǒng)七年六月的一個夜晚,在關(guān)中的馮翊般若寺內(nèi),籠罩著一團團紫氣。伴隨著哇哇的啼哭聲,一個男孩兒誕生了。這個孩子降生后,寺內(nèi)不斷閃爍紅光,一連三天,整個佛寺連人帶物都罩著紅光,顯得亮堂堂的。
這個孩子的父親叫楊忠,是個經(jīng)歷了許多生死考驗的將軍。他在三十五歲時才有了這個兒子,自然分外高興。他為兒子取名為堅,除了希望兒子堅韌不拔外,“堅”也是一百四十年之前統(tǒng)一過北方的大秦皇帝苻堅的名字,父親也希望兒子將來成為再次統(tǒng)一北方的大英雄。
楊忠是弘農(nóng)楊氏的后代,弘農(nóng)當(dāng)時是一個郡,就是后來的陜西華陰。楊氏一族世居高位,是東漢以來著名的世家大族。史載后人楊堅是東漢太尉楊震的十四世孫,其四世祖楊元壽曾被北魏朝廷任命為武川鎮(zhèn)司馬,因而家居于關(guān)隴。
楊堅高祖父楊惠嘏為北魏太原郡太守,曾祖父楊烈系北魏龍驤將軍、平原郡太守。祖父楊禎以軍功被任命為寧遠將軍。當(dāng)時正值北魏末年,天下動亂,楊禎避居在中山,聚集部眾討伐鮮于修禮,后戰(zhàn)死沙場。
楊禎的兒子楊忠,長得一表人才,身材魁梧,武藝絕倫,見識廣博,有著將帥的才能與謀略。那是在公元523年,一次大起義改變了楊家人的命運,楊禎的兒子楊忠也參與到戰(zhàn)爭中。
這次大起義被稱為“六鎮(zhèn)起義”,所謂六鎮(zhèn),就是指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和懷荒六個軍事重鎮(zhèn),是北魏統(tǒng)治者為了保障首都平城的安全而設(shè)立的重要地區(qū)。六鎮(zhèn)的軍事地位極為重要,所以這些地區(qū)的武官們都享受著極高的待遇,并且深受北魏皇帝的倚重。
但是,自從孝文帝元宏遷都洛陽后,六鎮(zhèn)的地位便一落千丈,再也沒有往日的風(fēng)光了。由于官兵將士們守的是塞外城池,所以每日都要忍受著刀割似的烈風(fēng),而且經(jīng)常遭遇敵人的襲擊,辛苦自不必說,可是還得不到朝廷的重視,這是他們不能夠忍受的。
此時,已經(jīng)漢化了的朝廷對他們這些胡不胡、漢不漢的粗鄙武人越來越輕視,因而也使得六鎮(zhèn)的將士們常年得不到升遷的機會,朝廷也只會把一些罪犯、歸附的少數(shù)民族部落流放到六鎮(zhèn)地區(qū)來。于是,在六鎮(zhèn)中便形成了強烈的不滿情緒,以至于終于爆發(fā)了起義。
在公元523年,柔然部落進行了侵略六鎮(zhèn)的行動,六鎮(zhèn)的官兵奮起抵抗,但是,朝廷對此卻漠然置之。正好在這一年,趕上了饑荒,于是,吃不飽飯還要打仗的官兵們便要求開倉放糧。可是,這一要求卻遭到了當(dāng)?shù)毓俑淠鼐芙^。長官要求士兵們繼續(xù)作戰(zhàn),但不許他們使用糧倉里的糧食。
于是,士兵們在憤怒之下殺了長官,并且搶奪了糧倉。緊接著,起義的洪水便席卷了六鎮(zhèn)。不幸的是,楊禎在與起義軍的對抗中丟掉了性命。而北魏政權(quán)也在起義軍的沖擊下?lián)u搖欲墜,新一輪的北方戰(zhàn)亂就要開始了。
這一年,楊禎的兒子楊忠十八歲。在混亂的時局中,楊忠離開了家鄉(xiāng)武川鎮(zhèn),只身南下,流落到了山東地區(qū)。
在顛沛的生涯中,他在泰山腳下結(jié)識了一呂姓人家的女子苦桃,并且對其一見鐘情,后來便向呂家求婚。
苦桃的父親見楊忠相貌端正,身材魁偉,性情沉穩(wěn)持重,又是出身于將門之家,有著絕倫的家傳武藝,便一口答應(yīng)了這門婚事。
在當(dāng)時,北魏的內(nèi)亂還沒有結(jié)束,梁朝想插手北魏的政權(quán)。在這個時候,北魏的皇帝去世,于是梁朝便派了一支大軍,來護送早年投降梁朝的一個北魏王子,讓其重返洛陽,去爭奪皇位,以此建立傀儡政權(quán)。因而,也使得原本來自北方的楊忠又被編入了這支北方軍隊。
可是,好景不長,梁朝扶植的這個傀儡皇帝還沒當(dāng)幾天,就被一支少數(shù)民族的軍隊給殺了,使得楊忠再度成了俘虜。
這個時候的北魏,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各種勢力都在拼命爭奪地盤的景象,楊忠也輾轉(zhuǎn)于各種軍事力量之間,好似水中的浮萍一般,動蕩不安。后來,楊忠投靠到了關(guān)隴貴族獨孤信將軍的帳下,深得獨孤信的賞識,終于安定下來。
永熙三年,東魏荊州刺史辛纂占據(jù)穰城,楊忠跟隨獨孤信前往征討,辛纂戰(zhàn)敗逃跑。于是,獨孤信命令楊忠與都督康洛兒、元長生擔(dān)任前鋒,驅(qū)馬直奔穰城。守門的士兵被嚇得四散奔逃。
楊忠等人乘機進入到城中,辛纂的衛(wèi)兵一百多人不敢抵擋,結(jié)果殺死辛纂示眾,城中之人全都畏懼降服。
楊忠等人在這里居住了半年。后來,由于東魏軍隊逼近,楊忠便與獨孤信一起投奔了南朝梁。梁武帝蕭衍認為楊忠是個難得的奇才,便讓他擔(dān)任了文德主帥,封關(guān)外侯。
由于北魏已經(jīng)分裂成了東魏和西魏,此時,出身于武川鎮(zhèn)的宇文泰在西魏掌握了大權(quán),使得流落在各地的武川人紛紛向西魏靠攏。后來,在宇文泰政策的吸引下,楊忠又跟隨著獨孤信來到了西魏。
這樣,楊忠和丞相宇文泰開始產(chǎn)生交集。有一次,楊忠跟隨宇文泰在龍門打獵,突然遇到了一只猛獸。當(dāng)時,人們都感到十分驚恐,只有楊忠泰然自若,他自告奮勇,只身前往。只見楊忠用左臂勒住了猛獸的腰部,又用右手順勢將猛獸的舌頭拔了出來,一副勇猛無敵的樣子。
由此,楊忠受到了宇文泰的賞識。后來,楊忠跟隨宇文泰作戰(zhàn),捉拿竇泰,大破沙苑的敵陣,他因功升任征西將軍、金紫光祿大夫,進封襄城縣公。
在河橋戰(zhàn)役時,楊忠與五位壯士奮力作戰(zhàn),守衛(wèi)橋梁,敵軍最終不敢前進。楊忠又以戰(zhàn)功授任左光祿大夫、云州刺史,兼任大都督。此后,楊忠又與李遠擊敗了黑水一帶的稽胡,并同怡峰解除了玉壁之圍,因功又改任了洛州刺史。
在邙山之戰(zhàn)時,楊忠率先沖鋒陷陣,因功授任大都督,升任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朝廷追封楊忠的母親蓋氏為北海郡君。不久,又授楊忠為都督朔、燕、顯、蔚四州諸軍事、朔州刺史,加任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在東魏包圍潁川時,蠻夷主帥田柱清憑借險要發(fā)動叛亂,楊忠率軍前往征討并平息叛亂。
大統(tǒng)十五年,侯景渡過長江,梁武帝兵敗受到重創(chuàng),南朝梁義陽郡守馬伯符獻出下溠城并投降西魏。西魏朝廷趁此機會,準備籌劃謀取漢水、沔水一帶。于是,便任命楊忠為都督三荊、二襄、二廣、南雍、平、信、隨、江、二郢、淅十五州諸軍事,鎮(zhèn)守穰城。
西魏朝廷讓馬伯符作為向?qū)Вタ肆四铣旱凝R興郡和昌州。南朝梁雍州刺史、岳陽王蕭詧雖然向西魏稱藩,但仍然懷有二心。于是,楊忠從穰城出發(fā)到漢水邊,檢閱軍隊,大示兵威,并且命令將士變換旗幟,按照次序前進,其實他只有兩千兵馬而已??墒牵?dāng)蕭詧登上城樓觀望時,誤認為其有三萬兵馬,這才感到震驚并真心順服。
此后,由于在宇文泰執(zhí)掌國政和宇文覺建立北周的過程中,楊忠功勛卓著,因而被賜姓普六茹氏,這也意味著他已經(jīng)被這個政權(quán)視為自己人了。此外,他位至于柱國、大司空,受封為隨公。楊氏家族在楊忠一代,地位驟然顯赫起來。
貴族男兒的降生
小楊堅出生在六月暑天,天氣十分炎熱。這樣的天氣對于一個剛剛初生的小孩來說,十分不利。
這時,從河?xùn)|來了一個尼姑,俗家姓劉,法名智仙,在民間頗有名聲。她來到楊家對呂氏夫人說:“這個孩子的來歷非同一般,生得奇異,不能放在世俗養(yǎng)育?!庇谑牵窍杀闾岢鲇伤齺頁嵊顖?。
最后,楊忠決定將兒子交給這位見多識廣的女尼來撫養(yǎng),這主要是出于兩點考慮:一是希望兒子能夠成為佛家弟子,從而能夠得到佛的庇佑;二是希望智仙能夠教給兒子一些知識,從而讓作為武將后代的小楊堅也能夠識文斷字,而不只是一介武夫。
此后,智仙對小楊堅看護、照料得十分精心,也十分細致,她幾乎全身心地養(yǎng)育著小楊堅。
智仙為小楊堅取名為那羅延,這個名字來源于印度,意為金剛力士。她希望孩子身體強健,逢兇化吉,前途無量,同時還能夠受到佛祖的保佑,就像金剛力士一樣,健壯堅強,不受外界的損害。
智仙對小楊堅有著慈母般的關(guān)懷和寵愛,小楊堅也依戀地叫她“阿阇梨”,也就是“導(dǎo)師”,并且對她的養(yǎng)育之恩念念不忘。
除了女尼智仙,父親楊忠的言傳身教也對小楊堅產(chǎn)生著影響。因為西魏與東魏的對立,楊忠常年都在戰(zhàn)場上。而與強大的東魏比起來,西魏處于守勢,因而不得不時時小心謹慎,靠著關(guān)中險要的地勢勉強自保。
嚴峻的形勢,讓西魏君臣不敢麻痹大意,貪圖享樂。主事者宇文泰是一代明主,他勵精圖治,不但改革了兵制,加速了民族融合,還清醒地意識到了文化的重要性。
宇文泰知道西魏的貴族大多是武川鎮(zhèn)的后裔,十個有八個是大字不識一個的粗人,是只知道舞刀弄槍的武夫。而想要治理好國家,必須要有文化素質(zhì)過硬的大臣。
于是,宇文泰在長安興辦太學(xué),令貴族子弟進入官家學(xué)校讀書,為的是保證未來的西魏能夠有更多的人才,從而實現(xiàn)國富兵強、長治久安。
小楊堅在一座只有智仙和他居住的佛寺中長大,佛門是個清凈之地,暮鼓晨鐘、香火繚繞,伴隨著女尼的誦佛之聲。那聲音不疾不徐,不輕不重,單調(diào)而平和。
在佛廟里有一尊石佛,小楊堅和智仙一樣,每日都要虔誠禮佛:點香、跪拜、口中喃喃念著佛的名號。小楊堅成長的佛寺就建在自家的王府中,環(huán)境安寧、潔凈。
小楊堅也曾與家中的長輩、女眷去城中的其他佛寺進香,那些寺廟進香許愿者絡(luò)繹不絕,人們的信仰在生離死別中也顯得愈發(fā)堅定,人世的悲苦也讓高大寺廟中供奉的佛像顯得更加平和慈悲。
在那個年代,王侯將相風(fēng)光一時,卻可能在第二天成為他人砧板上的魚肉,亂世中的普通百姓更是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因此,他們會祈求神佛的力量來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保佑自己能夠吃一頓飽飯,保佑自己不在戰(zhàn)亂中枉死。
當(dāng)然,最重要的還是保佑自己能在下一世托生到一個和平喜樂的時代,即使沒有大富大貴,也要享受到合家團圓、豐衣足食這樣再普通不過的生活,這也許是他們最大的愿望了。
小楊堅目睹著信徒們虔誠的面容,聆聽著他們口中卑微的禱告。他看到了蕓蕓眾生的潦倒之像,看到了他們拮據(jù)的生活,看到了亂世對百姓極大的傷害,這些景象都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根。
以至于后來,當(dāng)楊堅高居殿堂之上,穿著金絲銀縷的龍袍,住著巍峨壯觀的宮殿時,心中卻有著難以名狀的罪惡感。
楊堅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兒時所接觸到的普通百姓,他們想求一頓飽飯而不可得的景象歷歷在目。所以,他總以極其苛刻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要求大臣們厲行節(jié)約,為的就是要真正地愛民惜民,讓百姓們能夠徹底地告別舊日的貧苦生活。
順利走上仕途
在智仙悉心教育下,小楊堅在佛寺中成長得很快,直到十三歲時才離開,這是他人生當(dāng)中重要的十三年。單調(diào)、清靜、安寧的童年使他養(yǎng)成了嚴肅老成的性格。
在和平年代的人看來,楊堅的童年似乎少了孩子們應(yīng)當(dāng)有的玩耍與喧鬧。但在當(dāng)時的戰(zhàn)亂年代,在這樣一成不變的環(huán)境中成長,已經(jīng)是極其難得的幸運了。
楊堅雖然生于貴族之家,但是他的母親是貧寒出身,缺少文化上的修養(yǎng)。因此,她不可能在這方面給予兒子良好的影響。作為關(guān)隴貴族家庭的子弟,習(xí)武是流行的風(fēng)尚。因此,楊堅在青少年時代便練就了一身騎射的本領(lǐng)。
同時,楊堅也因其貴族子弟的身份,得以入京城太學(xué)讀書。楊堅性格頗為內(nèi)向,他舉止莊重,加上相貌非凡,不茍言笑,同學(xué)們對他都十分尊重。
有些和楊堅比較親近的朋友,也不敢同他隨意地開玩笑。那個時候的楊堅只喜歡與他的姐夫竇定榮聊天,因為竇定榮這個人為人穩(wěn)重,從無輕薄無聊的言辭。
進入太學(xué),對楊堅來說無疑是一種考驗,他必須融入其他學(xué)生中去,與他們做朋友,為的是自己的家族未來的前途。在這一點上,楊堅做得很好,結(jié)識了許多伙伴,其中當(dāng)然也有日后對他很有幫助的人。
楊堅也有自己的愛好,他喜愛音樂,少年時期時常懷抱著琵琶自彈自唱,他還曾自編了兩首歌曲,名為《天高》、《地厚》。
楊堅的出生,給父親帶來了自信和福氣。自楊堅出生后,楊忠的官階與爵位不斷晉升。
大統(tǒng)九年,也就是楊堅三歲時,楊忠在邙山之戰(zhàn)中,因“先登陷陣”有功,被委任為大都督,晉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不久,楊忠又被委任為都督朔、燕、顯、蔚四州諸軍事,加侍中、騾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楊堅用整個童年見證了楊氏一門的崛起,憑借著父親楊忠的勢力,從小便接受了貴族的精英教育,使他早早地放下了自己的青澀與幼稚,取而代之的便是沉穩(wěn)與謹慎。
大統(tǒng)十五年,也就是楊堅九歲時。楊忠被委任都督三荊、二襄、二廣、南雍、平信、隨江、二郢、浙十五州軍事,鎮(zhèn)守穰城。
冬十一月,楊忠受命率兵與行臺仆射長孫儉討伐柳仲禮叛亂,并俘虜了其全部兵眾,晉爵為陳留郡公。
大統(tǒng)十七年,也就是楊堅十一歲時,西魏文帝崩,皇太子嗣位,是為魏廢帝。宇文泰以“冢宰”總攬朝政。梁朝邵陵王蕭綸入侵安陸,宇文泰派大將軍楊忠前往討伐。楊忠凌晨攻城,下午攻克,生擒了蕭綸,漢水以東盡為西魏占有。
魏恭帝元年,楊堅十四歲。朝廷賜楊忠姓普六茹氏,行同州事。十一月,楊忠和柱國于謹、中山公宇文護、韋孝寬等人率步騎兵五萬討伐江陵。同月,大軍渡過漢水,中山公宇文護與楊忠為前鋒,率銳騎抵達并扎營在江陵城下。
丙申日,于謹率大軍到達江陵,列營圍城。辛亥日,魏軍攻城,當(dāng)日攻克,生擒梁元帝蕭繹,并殺之。同時,還俘虜了百官及士民北歸,沒為奴婢者十余萬人,免者僅二百余家。立梁元帝第九子蕭方智為帝,也就是梁敬帝。
在攻克江陵的戰(zhàn)役中,楊忠駐守江津,負責(zé)斷絕梁軍的退路。梁軍把利刃束縛在大象的鼻子上,用其沖鋒陷陣,楊忠以箭射之。江陵攻克之后,楊忠又受命鎮(zhèn)守穰城。
魏恭帝三年十月,宇文泰死了。魏恭帝被迫禪位,宇文覺登上寶座,并改國號為周,也就是孝閔帝,史稱北周。這一年,楊堅十六歲。
楊堅的貴族世家背景和父親楊忠的加官晉爵,為他在以后的仕途中能夠平步青云提供了優(yōu)越的政治條件。
十四歲那年,楊堅從太學(xué)畢業(yè)后,被任命為京兆功曹。這個官職雖然只是長官征召,而不是政府任命,不算是正式的官員,但是,從這個崗位上,楊堅畢竟邁出了他仕途的第一步,成為他不平凡一生中的起始點。
十五歲時,楊堅由于父親楊忠的功勛,被授予散騎常侍、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封成紀縣公。
十六歲時,楊堅又被晉升為驃騎大將軍,加開府。楊堅在剛剛步入仕途的青少年時代,便依靠父親的功勛獲得了如此之高的官爵,這既是宇文泰籠絡(luò)關(guān)隴軍人的一種方法,同時也表現(xiàn)出了宇文泰對楊堅的極大賞識。
楊堅全身上下都散發(fā)出了一種威懾力,年紀不大,性格卻是非常沉穩(wěn),做事也是非常有條理,其言談舉止大氣、得體,已經(jīng)完全超出了他的年齡,為人處世也自有威儀和高貴,隱隱有一種領(lǐng)袖的風(fēng)范,就連宇文泰看到楊堅時,都不禁對楊忠說:“你的兒子,可一點都不像是從武川鎮(zhèn)出來的人?!睏钪乙矠橛羞@樣一個兒子而感到非常自豪。
楊堅十七歲時,晉國公宇文護以大冢宰的身份專斷國家大權(quán)。后來,孝閔帝在密謀誅殺宇文護時因事情泄露而大敗,并被逼遜位,過了不久便被殺害。此后,宇文泰長子宇文毓被立為帝,也就是周明帝。
周明帝即位后,楊堅被晉封為大興郡公??墒?,楊堅的舉止以及宇文泰對楊堅的評價,使明帝產(chǎn)生了極大的戒心。于是,周明帝便委派善于相面的趙昭為楊堅看相。
當(dāng)趙昭看到楊堅的相貌時,大為驚訝,認為是真龍?zhí)熳拥墓窍?。趙昭對于自己看相,是深信不疑的,這就使他有些為難了,他深知明帝令他給楊堅看相的用意,如果如實回稟的話,楊堅必將招致明帝的迫害,而真龍?zhí)熳佑质遣豢梢云群Φ摹?/p>
為了應(yīng)付眼前的情況,又有一個好的未來,善于明哲保身的趙昭當(dāng)即作出了抉擇。首先,他向周明帝匯報說:“臣觀看楊堅的相貌,不過是做個柱國而已?!币源讼嗣鞯蹖顖缘慕湫?。
隨后,趙昭又在私下對楊堅說:“以相公的骨相,當(dāng)做天下的君主,必定在大誅殺之后始能安定。請您留心記住鄙人的這句話?!?/p>
楊堅二十一歲時,被調(diào)任左小宮伯,進位大將軍。后來,他又被征召回長安。在母親呂氏得病之時,楊堅晝夜守護,不離左右,在母親身邊侍候了三年,被世人稱為“純孝之人”。
這時,掌握北周大權(quán)的宇文護對楊堅也是十分猜忌,他認為楊堅是北周政權(quán)的一大威脅,所以多次要加害楊堅。后來,由于大將軍侯伏、侯壽等人的保護,楊堅才免于禍難。
楊堅的非凡相貌以及入仕以來極佳的表現(xiàn),得到了鮮卑族大貴族、柱國大將軍、衛(wèi)國公獨孤信的賞識,對他贊不絕口。獨孤信認為楊堅前途無量,于是將自己最愛的女兒獨孤伽羅嫁給楊堅為妻。
獨孤信不僅在關(guān)隴軍人集團很早就享有了顯赫的地位,而且還是西魏、北周朝廷的重臣,他的長女又是周明帝的皇后,可見,他的地位是非同一般的。
獨孤家的地位遠遠高過楊家,娶了這樣一位兒媳,楊忠喜出望外。楊堅也聽過獨孤小姐的芳名,因此對這樁婚事也十分滿意。
西魏的貴族們都知道,獨孤信家的女兒各個貌美優(yōu)秀。獨孤信本人就是個美男子,他優(yōu)良的基因傳到了女兒身上,她們不但容貌姣好,更在父親的教育下頗有智慧,加上西北女性的獨立剛強,實在是難得的優(yōu)秀女性。
宇文泰為他的兒子宇文毓娶了獨孤家的一個女兒,獨孤家的另一個女兒嫁給了李淵的父親李昞,加上楊堅娶到的獨孤伽羅,獨孤家有三個女兒后來成了皇后。
由于獨孤信在北周政權(quán)中所享有的特殊地位,因而這門姻親的締結(jié),對于楊堅日后的顯赫有著重要的作用。
楊堅的妻子獨孤伽羅是一位聰穎的女性,她不但貌美,還有著由父親獨孤信培養(yǎng)出來的非凡的政治眼光。
當(dāng)初,父親將自己嫁給楊堅時,獨孤伽羅便對這個不茍言笑的丈夫傾心以待。獨孤家的地位大大超過楊家,因此,獨孤伽羅嫁給楊堅也算是下嫁,但是,獨孤伽羅相信父親的眼光,也相信自己的丈夫肯定是人中之龍。
新婚之夜,面對貌美如花的妻子,楊堅很是欣喜。喝過了交杯酒后,獨孤伽羅對他說:“你我今日結(jié)為夫妻,從此,我會一心一意地對待你,不論你是高官厚祿,還是仕途坎坷,或者是落魄貧窮,我都不會離開你。我將我唯一的心意付給你,希望你也能和我一樣,不然,這一生真是毫無滋味可言。”
楊堅沒有想到妻子會提出這樣的要求。在古代,男子以多子為貴,良妻美妾也是不能少的。但是,楊堅一來不能得罪有權(quán)勢的獨孤家,二來對如此有個性的獨孤伽羅也是心生愛慕,于是答應(yīng)了她的要求,并且發(fā)誓只與伽羅生兒育女。
獨孤伽羅大膽的要求,使她成了那個時代的異類。楊堅說到做到,一輩子只讓獨孤伽羅生育了他的孩子,他對這位夫人又愛又敬。
獨孤伽羅的確不是一般的婦人,她不但為楊堅料理家事,還是楊堅在政事上的左右手。即使后來楊堅被“雪藏”多年,她也沒有因此數(shù)落丈夫,反而會時時幫助丈夫開解心結(jié),鼓勵丈夫要沉住氣。
楊堅有了這樣一位賢內(nèi)助,使得他在最低谷的歲月里依然可以保持著心境上的平和。等到自己的女兒、兒子相繼誕生后,他覺得人生有了新的歡樂、新的希望。雖然外面依然還是風(fēng)風(fēng)雨雨,可是,在楊堅的小家庭中卻是和和美美。
楊堅娶妻后的第二年,父親楊忠病死,楊堅襲爵隨國公,時年二十八歲。楊堅借著父親楊忠的功勛,平步青云,在父親死后承襲隨國公爵位,在周武帝時又因軍功進封柱國,出任定州總管、亳州總管。
楊堅所處地位的驟然上升,曾引起周武帝、周宣帝的一度猜忌。由于楊堅善于韜晦,遇事懂得謹慎小心,因此得以多次渡過危機,從而保全了自己的地位和權(quán)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