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
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生于永昌元年(六八九),卒于開元二十八年(七四〇)。早歲隱居鹿門山。年四十游長安,應(yīng)進(jìn)士試不第而歸。開元二十五年(七三七),張九齡鎮(zhèn)荊州,署為從事。旋患疽卒。與王維、祖詠、王昌齡、李白等友善。詩與王維齊名,世稱王孟。五古、五律削盡凡近,神韻超然。五絕清迥含蓄,耐人咀嚼。有《孟浩然集》,《全唐詩》編存其詩二卷。
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①!
① 知多少:猶云不知多少,極言其多。
【集評】
唐汝詢《唐詩解》:“昔人謂詩如參禪,如此等語,非妙悟者不能道?!?/p>
黃叔燦《唐詩箋注》:“詩到自然,無跡可尋?!洹浜瑤自S惜春意?!?/p>
李锳《詩法易簡錄》:“亦具一氣流轉(zhuǎn)之妙?!?/p>
劉永濟(jì)《唐人絕句精華》:“此古今傳誦之作,佳處在人人所常有,惟浩然能道出之。聞風(fēng)雨而惜落花,不但可見詩人清致,且有屈子‘哀眾芳之零落’之感也?!?/p>
【評解】
前半寫春緒方濃,后半寫春光將盡,意傷春逝,非惜落花,而措語婉曲,含蘊(yùn)無盡。(劉)
送朱大入秦①
游人五陵②去,寶劍直千金③。
分手脫相贈,平生一片心④。
① 此送朱大游長安之作。秦,指長安。按唐陶翰《送朱大出關(guān)》:“楚客西上書,十年不得意”,“長揖五侯門,拂衣謝中貴”,“拔劍因高歌,蕭蕭北風(fēng)至”。則朱大乃磊落慷慨之士,可參看。
② 五陵:長安附近有漢長陵(高帝墓)、安陵(惠帝墓)、陽陵(景帝墓)、茂陵(武帝墓)、平陵(昭帝墓),合稱五陵,為游俠少年馳逐之地。
③ 寶劍句:三國魏曹植《名都篇》:“寶劍直千金?!贝擞闷湔Z。直,與值同。
④ 分手二句:謂寶劍乃平生壯心之所寄,故贈劍不啻贈以肝膽相照之心也。脫,解也。按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稱其“救患釋紛,以立義表”,《新唐書》本傳稱其“少好節(jié)義,喜振人患難”,則浩然亦任俠之士,讀此詩可以想見。
【集評】
黃叔燦《唐詩箋注》:“不過任俠意,寫得有神?!?/p>
宋顧樂《唐人萬首絕句選》評:“從‘入秦’生出首句,字字有關(guān)會,一語不泛說。落句五字,斬絕中有深味?!?/p>
【評解】
襄陽集中難得有此激宕慷慨之作,殆如淵明之《詠荊軻》,皆豪情偶露也。(劉)
宿建德江①
移舟泊煙渚②,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① 建德江:即新安江,為錢塘江之上游,因在建德縣境,故名。
② 煙渚:煙霧籠罩之小洲。
【集評】
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孟浩然詩曰‘江清月近人’,杜陵云‘江月去人只數(shù)尺’,浩然之句渾涵,子美之句精工?!?/p>
唐汝詢《唐詩解》:“客愁因景而生,故下聯(lián)不復(fù)言情,而旅思自見?!?/p>
張謙宜《繭齋詩談》:“‘低’字、‘近’字,宋人所謂詩眼,卻無造作痕,此唐詩之妙也?!?/p>
黃叔燦《唐詩箋注》:“‘野曠’一聯(lián),人但賞其寫景之妙,不知其即景而言旅情,有詩外味。”
劉永濟(jì)《唐人絕句精華》:“詩家有情在景中之說,此詩是也?!?/p>
【評解】
野曠則極目遠(yuǎn)天,似低于樹;江清則月影映水,傍船近人。二句極其煅煉,而江邊獨泊與旅程孤寂之情,乃愈真切可味。(劉)
送杜十四之江南①
荊②吳相接水為鄉(xiāng),
君去春江正淼茫③。
日暮征帆何處泊,
天涯一望斷人腸。
① 一作《送杜晃進(jìn)士之東吳》。杜十四,即杜晃。
② 荊:今湖北一帶。
③ 淼茫:即渺茫,謂江流遼闊。晉郭璞《江賦》:“狀滔天以淼茫?!?/p>
【集評】
黃叔燦《唐詩箋注》:“真摯中卻極悱惻?!?/p>
宋顧樂《唐人萬首絕句選》評:“渺然思遠(yuǎn),不勝臨歧之感?!?/p>
【評解】
只就“春江淼?!蹦?,彌見水闊天遙,別情無盡。(富)
渡浙江①問舟中人
潮落江平未有風(fēng),
扁舟共濟(jì)與君同②。
時時引領(lǐng)③望天末,
何處青山是越中④?
① 浙江:即錢塘江。
② 扁舟句:謂與君同舟共濟(jì)。
③ 引領(lǐng):延頸望遠(yuǎn)。
④ 越中:今浙江紹興市一帶。
【評解】
越中乃天下名勝之地,為當(dāng)時詩人所向往。此詩寫初游將到未到時心情,頗為真切傳神。(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