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2014年初,春天似乎比往常來得更早了些,本該是隆冬的季節(jié),卻溫暖如春。身居南京東郊山野的我,似乎更容易感受到春的擁抱。正當人們享受著大自然的恩賜,感受著這一撲面而來的春的氣息時,我收到了錢激揚博士即將出版的《歷史·權力·主體:卡里爾·丘吉爾女性戲劇研究》書稿,在我的心頭更增添了一份濃濃的春意,陽光顯得格外明媚,空氣仿佛也清新了許多。
記得與錢激揚最早的結識,還是在1987年暑假后的新學期,那時我剛從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畢業(yè)分配到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工作,而錢激揚則是一個剛剛跨入大學校門、充滿青春活力的本科新生。由于工作的關系,我擔任了學院本科低年級的輔導員和院團總支書記的工作,而她是新生年級的“學生頭”。也許是工作關系,也許是她的青春朝氣和好學上進深深吸引了我,從此我也漸漸成為她學術成長的見證人和后來的博士研究生導師。在我的印象中,錢激揚博士的學術之旅就是一個堅持不懈、不斷尋找新挑戰(zhàn)的過程。人生可以有終點,而學術卻永無終極。
1994年夏,她從母校碩士畢業(yè)后進入了東南大學外國語學院任教,經過不懈的努力,她克服了重重困難,出色地完成了教學和科研工作,晉升為副教授,然而她并不滿足,又重返母校攻讀博士學位。當她的工作轉向東南大學在蘇州的研究生英語教學后,雖獨處一隅,卻依然刻苦鉆研,從未停止在外國文學研究道路上的攀巖,這種永不停息的精神,也時常讓我倍感年輕一代的執(zhí)著朝氣。
卡里爾·丘吉爾戲劇是錢激揚在博士期間研究的課題,她在論文撰寫期間體現(xiàn)出獨立思考、孜孜以求的精神,三年里認真完成教學工作的同時,也圓滿完成了博士論文的撰寫并獲得了博士學位。之后,她沒有間斷自己的研究工作,也沒有停止對卡里爾·丘吉爾以及英國戲劇的求索。2010年她申請到國家留學基金全額資助,來到戲劇王國——英國訪學一年,獲取了更多的第一手資料,并在此基礎之上又申請了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經過三年的努力,終于完成了她的著作《歷史·權力·主體:卡里爾·丘吉爾女性戲劇研究》,這里面凝聚著錢激揚博士多年的心血和付出。
序歷史·權力·主體:卡里爾·丘吉爾女性戲劇研究本書從選題到出版,經歷了前后六年的時間,在此期間,女性主義似乎已經不再是批評界關注的熱點,但女性劇作家在戲劇領域的邊緣地位并沒有改變。錢激揚博士既要面對當今社會的種種誘惑和生活的壓力,又要冒著被學界“冷落”的危險,沉浸在不為現(xiàn)實利益誘惑、自我陶醉的探索心境之中,致力于卡里爾·丘吉爾女性戲劇研究。這種精神實屬不易,也許正因為如此,文學才顯得那么“高貴”,文學研究才如此“奢侈”。
女劇作家是英國當代戲劇中一股重要的力量,而卡里爾·丘吉爾又是英國女劇作家中最突出的代表,且已躋身歐美一流劇作家行列,但國內對她的研究尚在起步階段。因此,這部專著的出版是對目前該領域研究十分有價值的補充。錢激揚博士在本書的后記中,深情地寫道:在與卡里爾·丘吉爾的“一部部戲劇相處的日子里,我深深為劇作家特有的藝術創(chuàng)新能力所折服,也為她對女性及所有弱勢群體的關懷所感動。在我嘗試用??碌暮蟋F(xiàn)代理論去解讀丘吉爾的作品時,更加感受到劇作家的創(chuàng)造力,也深切感受到作品中許許多多言而未盡的內涵,相信作家的創(chuàng)新精神將永遠鼓勵我在學術研究的道路上邁進。”顯然,她之所以鐘情于女劇作家卡里爾·丘吉爾,主要是緣于她的創(chuàng)作長青和對女性等弱勢群體的關懷。錢激揚博士與卡里爾·丘吉爾在心靈上的共鳴,使得她的研究真切、堅韌、深邃。
《歷史·權力·主體:卡里爾·丘吉爾女性戲劇研究》一書最為突出的觀點是,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政治與藝術并非總是對立的,有時作品的思想政治性反而會增進作品的藝術性。在解構主義和后現(xiàn)代去中心化思潮甚囂塵上的今天,作為一個年輕學者,錢激揚博士能夠不隨大流,提出這樣的觀點,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正是這種年輕人的勇氣,年輕人的探索,為我們的學界帶來了清新和陽光,也讓我們感受到學術春天的氣息。
春天已經降臨,燦爛的夏天已經不遠,學術的循環(huán)和攀登是永無止境的,青春永遠屬于年輕一代,永遠屬于不斷探索的人。我有理由期待能夠在不久的將來,看到錢激揚博士更豐碩、更優(yōu)秀的成果,她的學術生命也一定能夠永葆青春氣息!
張杰
2014年初春于南京東郊巴厘原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