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疑古問孔的唯物思想家
王充
王充是東漢時期杰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家。祖父、父親在錢塘“以賈販為事”。王充自幼聰明好學,青年時期曾到京師洛陽入太學,拜班彪為師。“家貧無書,常游洛陽市肆,閱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遂博通眾流百家之言?!?/p>
王充一生在政治上很不得志,相傳曾做過幾任州、縣的官吏,但都沒什么實權,多系幕僚性質(zhì)。因為他嫉恨俗惡的社會風氣,常常因為和權貴發(fā)生矛盾而自動辭官。因此,每次仕進都為期極短。他把畢生的精力投入著書立說,居貧賤而不倦。他一生撰寫了《論衡》、《政務》和《養(yǎng)性》等著作,其中《論衡》一書流傳至今。
王充的著述活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經(jīng)常遭到社會輿論的非難。以致他的學說一旦問世,便被視為異端學說,甚至遭到禁錮。王充沖破種種阻力,堅持著述。他在《論衡》一書中系統(tǒng)地清算和批判了神秘主義的思想體系,確立了唯物主義思想,難能可貴。
王充塑像
名人檔案
姓名 字仲任
生卒年 27~約97年
祖籍 東漢會稽上虞(今浙江上虞)
性格 好學沉思/勇敢無畏/具有懷疑與斗爭精神
身份 東漢著名思想家
漢代的唯心主義神學,鼓吹天是至高無上的神,像人一樣具有感情和意志,大肆宣傳君權神授和“天人相與”的天人感應說。宣揚“天子受命于天”,“承天意以從事”;天神能賞善懲惡;君主的喜怒,操行好壞和政治得失都會感動天神做出相應的報答,而自然界的變異和災害就是天神對君主的警告和懲罰。王充針鋒相對地指出:天是自然,而不是神。他說,天和地一樣,是客觀存在的平正無邊的物質(zhì)實體,它有自己的運行規(guī)律。日月星辰也都是自然物質(zhì),“系于天,隨天四時轉(zhuǎn)行”。天和人不一樣,沒有口眼,沒有欲望,沒有意識。
名人逸事
王充曾辛辣地諷刺漢高祖劉邦是其母與龍交配生出來的龍子的謊言。他說動物之間,只有同類的東西才能相互成為配偶。牡馬見雌牛,雄雀見牝雞,是決不會交配的,因為它們不同類。天地之間,異類之物相與交接,這是從未有過的事情?,F(xiàn)在龍和人不同類,怎能相感而生出后代來呢?如果漢高祖真是龍的兒子,那么,子性類父,龍會騰云駕霧,難道漢高祖也有這種本事嗎?作為龍的兒子,漢高祖的模樣也應該和龍一樣,但事情并不如此。
在王充生活的時代,各種鬼神迷信泛濫。王充在《論衡》中對各種迷信活動及其禁忌,尤其是對“人死為鬼”的謬論進行了深刻的批判。他很風趣地說,從古到今,死者億萬,大大超過了現(xiàn)在活著的人,如果人死為鬼,那么,道路之上豈不一步一鬼嗎?王充認為人是由陰陽之氣構成的,“陰氣主為骨肉,陽氣主為精神”,“精神本以血氣為主,血氣常附形體”,二者不可分離。他指出:“天下無獨燃之火,世間安得有無體獨知之精!”也就是說,精神不能離開人的形體而存在,世間根本不存在死人的靈魂。
王充在《論衡》一書中還否定了圣人“神而先知”,“圣賢所言皆無非”。為了適應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統(tǒng)治需要,漢代的唯心主義神學極力推崇古代的圣人,說圣人是天神生的,“能知天地鬼神”、“人事成敗”和“古往今來”。王充雖然也承認孔子是圣人,并且也不反對孔子所提倡的封建倫理道德。但他批判了圣人“前知千歲,后知萬歲”,有獨見之明,不學自知的唯心主義先驗論。他認為圣人只不過是比一般人聰明一些,而聰明又是來自于學習。
《論衡》極具戰(zhàn)斗性,涉及自然科學、哲學、倫理學、宗教和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闡明了以唯物主義為基本特征的世界觀。全書共85篇(現(xiàn)存84篇),分30卷,約30萬字?!墩摵狻肥峭醭鋸?3歲開始,前后用了30多年的時間,直到臨死前才寫成的,是他畢生心血的凝結(jié),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