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忿朝來鵲喜聲——李端《閨情》

萬丈紅塵一寸心:蕩漾在唐詩里的世態(tài)人情 作者:徐昌才


不忿朝來鵲喜聲——李端《閨情》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燈未滅夢難成。

披衣更向門前望,不忿朝來鵲喜聲。

人生萍聚,相逢如歌;人生萍散,離別如詩。離合聚散,悲歡喜憂,牽扯心懷,激動心弦。詩人多情善感,敏于捕捉,將視角深入人物內心深處,觀察心靈的波瀾起伏,將聽覺深入外界一聲一響,辨識情感的細微顫變,吟詠成詩,落墨成文,定格了一個個經典的鏡頭,濃縮了一幅幅永恒的風景。讀唐代詩人李端的詩歌《閨情》,我就深深震撼,行人遠走天涯,揚鞭躍馬,風塵仆仆,卻將孤寂和思念留給了留守家中的女子,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次肝腸寸斷,換不來男子的書信問候,換不來男子的策馬回家。相思如夜,籠罩天地,籠罩女子心頭。盼星星,盼月亮,漫漫長夜,一個孤苦伶仃的女子正在忍受煎熬,苦苦盼望黎明的到來,苦苦期盼行人的回歸??墒?,她的盼望有結果嗎?是喜是憂?是悲是恨?詩人沒有告訴我們,留下想象空間。詩歌就像一個心靈的密碼,吸引你我前去解讀、猜想。

對于詩人來講,游目花草蟲魚,走筆亭臺樓榭,這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一旦要深入人物內心世界,并與之同悲共喜,同歡共憂,那就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需要真誠和善意,需要悲憫和關懷,需要理解和體驗。從這個意義上看,李端在這首小詩《閨情》中就表現(xiàn)出一份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的共鳴和感應。詩歌的描寫從外在世界深入思婦內心,從漫漫長夜轉移到天明欲曙,從視覺所見轉換到聽覺所聞,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所念所想,無一不是遠方的行人,無一不是思念的洶涌。

夜深人靜,四野沉沉,不聞山村雞鳴狗吠,不聞山林萬籟有聲。一輪圓月慢慢西沉,時而隱沒云層,時而移動山巔,時而滑過樹梢,時而掠過水面,最后消失在天地相接的山嶺。天空變得暗淡,世界一片朦朧。沉沉烏云之下,稀稀落落幾顆星星,似乎更加耀眼,更加閃亮,可是,沒過多久,也一一隱去,躲藏在云層之后。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馬上到來。天地肅靜,天空漆黑,天色欲曙。對于那些長夜難眠,心事重重的人們來說,這是一個美好的時刻,開啟一段光明,迎來一份欣喜。對于李端筆下的女子來說,也許意味著一夜相思總會結束,一場祈盼總有結果。她在等待,她在祈禱,她在憧憬。她像任何一個懷想黎明、思念遠方的女子一樣,一個夜晚,相思不寧,或者徘徊院落,抬頭望月,心飛神馳;或者席地而坐,抱膝凝思,心事茫茫;或者端坐桌前,鋪展信箋,泣淚成書??傊木w繁雜如一團亂麻,心懷空茫如一片荒漠。她看過了多少次月圓月缺、月隱月現(xiàn),她聽過了多少回蟲鳴蟲寂、鳥啼鳥靜,她又計數(shù)過多少次花開花落、草榮草枯,斗轉星移,春秋代序,風雨滄桑,人事變遷,還是盼不來她的春天、她的遠方。

詩人的視線轉入屋內,聚焦那盞古老的油燈,孤燈未滅,閃閃爍爍,照亮一夜的凄寒,溫暖一屋的落寞。沒有親朋好友相伴,沒有知心戀人相依,女子一個人,孤孤單單,可憐兮兮,忍受無眠的長夜,忍受相思的折磨。陪伴她的只有一盞銹跡斑斑的油燈,如豆燈火,暗影幢幢。是害怕寒冷而顫抖,還是不忍孤獨而戰(zhàn)栗?是微弱無力的掙扎,還是沉默無語的凝視?一點一點,將光散布屋子,將熱溫暖心靈。女子也會神思恍惚,回到過去,回味甜蜜。那個時候,行人尚未離開自己,兩人紅燭羅帳,相擁相依,耳鬢廝磨,說綿綿不盡的情話,道甘美如泉的愛情。多么幸福,多么甜蜜??墒?,今夜,今后,不知行人遠在何方,心意如何。女子渴盼相見,渴盼團圓。或許只有進入夢鄉(xiāng),才能實現(xiàn)這個微小的希望。躺在床上,和衣而臥,心情卻是久久不能平靜。因為孤寂,因為愁怨,因為相思煎熬。翻過來,轉過去,坐也不是,睡也不寧。多么想進入夢鄉(xiāng),魂飛關山,夢度千里,追尋遠方的行人,陪伴他的左右。就像李白仰慕天姥山,“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就像武元衡思念故鄉(xiāng),“春風一夜吹鄉(xiāng)夢,又逐春風到洛城”;就像岑參思念美人,“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shù)千里”。李端筆下這位可憐的女子也想夢入關山,魂繞行人??墒?,美夢難成,相思成灰。有什么辦法呢?

就在天色將明、愁思不眠的時候,突然窗外傳來幾聲鳥叫,打破了屋子的沉寂和空落。女子大吃一驚,起身披衣,下床動步,匆匆忙忙走向門邊,循聲望去,雙眸閃爍淚花,不知道是喜極而泣,喜出外望,還是愁煎胸懷,暗自傷心?可以理解,換作你我,相思入骨,心海翻騰,經過一夜折騰,此時此刻,哪怕聽到一絲一毫的響動,都會神情專注,驚訝不已。女子希望奇跡發(fā)生,女子期盼行人出現(xiàn)在門前。一個“望”字,包含多少辛酸、多少無奈、多少殷殷期盼啊。一個“更”字,遞進一步,長夜久坐,美夢難成,卻不放棄,不氣餒,還是等待,還是盼望??梢姡有闹?,愛如潮水,源源不絕;愛如高山,忠貞不移。我們感動,感動穿越晝夜的堅持,感動穿越山水的思念,感動泣淚滴血的煎熬。祝福女子,好人好運,美夢成真。走筆至此,突然想起臺灣詩人鄭愁予的詩歌《錯誤》:“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答答的馬蹄聲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不能擔保李端詩中的女子也會遭此錯誤。滿懷希望,滿心歡喜,卻是打馬而過,嗒嗒遠去。不是歸人,而是過客!

果不其然,女子推門而望,看到幾只喜鵲,嘰嘰喳喳,吵鬧不停。屋子外面,空空蕩蕩,不見人影。什么也沒有,什么也不曾來過,和以前的許多個早晨一樣。女子滿心失望,惱怒不已。責怪喜鵲七嘴八舌,胡言亂語;責怪喜鵲不解離情,添愁惹恨;責怪喜鵲無頭無腦,亂鳴亂放??墒牵铲o不管人間事,一江相思無限長。責怪又有何用?如果責怪能夠改變現(xiàn)實,能夠迎來歸人,那就只管責怪好了。當然,話又說回來,期盼也罷,責怪也罷,生氣也罷,惱怒也罷,全是因為遠方的他,全是歸人不歸的緣故。女子深情、專情,動人肺腑,催人淚下。

想起了家鄉(xiāng)流傳至今的古老習俗。一大清早,聽到屋子外面,喜鵲鳴叫,預示著喜事臨門,貴人到來;若是烏鴉啼叫,則可能是霉運連連,主人總要跑出屋外,揮舞掃帚或棍棒,大聲斥罵,嚇跑烏鴉,嚇跑不祥??上?,李端筆下的女子聽到喜鵲鳴叫,卻不能給她叫來好運,叫來吉祥。難怪她會憤憤不平,牢騷滿腹。相比而言,杜甫的妻子則比她幸運得多。杜甫詩歌《羌村三首》有這樣的描寫:“柴門鳥雀噪,歸客千里至?!薄叭弘u正亂叫,客至雞斗爭。”不管是喜鵲鳴叫還是群雞爭斗,無一不渲染出老杜久別而歸,重見家人的激動和喜悅。妻子則是聞鳥叫而歡喜,看雞斗而寬心。遠比李端筆下的女子幸運。

憤怒歸憤怒,鳥鳴歸鳥鳴,一切沒有改變,生活還將繼續(xù),不知道,這位女子等來了什么?更不知道她的未來是不是一場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