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韋左丞,即韋濟。左丞,又稱尚書左丞。尚書省設左右丞各一人,掌管省內諸司糾駁。左丞總吏、戶、禮三部。據(jù)韋述《大唐故正議大夫行儀王傅上柱國奉明縣開國子賜紫金魚袋京兆韋府君(濟)墓志銘》載:“天寶七載,轉河南尹,兼水陸運使”,“九載,遷尚書左丞,累加正議大夫,封奉明縣子。十一載,出為馮翊太守”。則此詩當作于天寶九載至十一載(750—752)間。杜甫此前已有《奉寄河南韋尹丈人》《贈韋左丞丈濟》等詩,請求推薦。由于無結果,于是又寫了這首詩。詩直抒個人抱負,自負才學,而困守長安,故多壯志難酬之郁憤。對韋濟之推獎,表示深切感激之意,而對自己終因不得志而欲去,又表現(xiàn)出去而不忍之矛盾心情。王嗣奭評曰:“此篇非排律,亦非古風,直抒胸臆,如寫尺牘;而縱橫轉折,感憤悲壯,繾綣躊躇,曲盡其妙。”(《杜臆》卷一)
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1]。
丈人試靜聽[2],賤子請具陳[3]。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4]。
讀書破萬卷[5],下筆如有神[6]。
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7]。
李邕求識面[8],王翰愿卜鄰[9]。
自謂頗挺出[10],立登要路津[11]。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12]。
此意竟蕭條[13],行歌非隱淪[14]。
騎驢三十載,旅食京華春[15]。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
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16]。
主上頃見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17]。
甚愧丈人厚[18],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誦佳句新[19]。
竊效貢公喜[20],難甘原憲貧[21]。
焉能心怏怏[22],只是走踆踆[23]。
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24]。
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25]。
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26]。
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27]。
[1]紈:細絹。袴:同“褲”。紈袴,華美衣著,借指富貴子弟。儒冠:古時讀書人戴的帽子,這里指讀書人,杜甫自謂。“儒冠多誤身”為一篇之綱。
[2]丈人:對年長者的尊稱。此指韋濟。試:與下句“請”為互文,皆有“聊且”義。
[3]賤子:年少位卑者自謙之辭,這里是杜甫自稱。具陳:細說。
[4]觀國賓:語出《易·觀卦》:“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倍渲搁_元二十四年(736)杜甫以鄉(xiāng)貢的資格在洛陽參加進士考試的事。那時他才二十五歲,就已是“觀國之光”(參觀王都)的王賓了,所以說“少年”“早充”。
[5]破:其義有三,一是讀書過萬卷,言其多;一是萬卷書讀得爛熟,猶“韋編三絕”意;一是識破萬卷之理,透徹領會。這句是說讀書既多且透。
[6]如有神:形容才思敏捷,運筆自如,若有神助。
[7]料:差不多,估量之意。揚雄:字子云,西漢著名辭賦家。敵:匹敵??矗罕?,比擬。與“料”意相近。子建:曹植的字,三國時著名詩人。親:接近。二句謂自己作賦可與揚雄相匹敵,寫詩可與曹植相比肩。
[8]李邕:唐代文豪、著名書法家。杜甫少年在洛陽時,李邕奇其才,曾主動去結識他,所以說“求識面”。
[9]王翰:當時著名詩人。卜鄰:作鄰居。相傳古代卜地而居。
[10]自謂:自以為。挺出:特出。
[11]要路津:比喻顯要的地位。語出《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何不策高足,先據(jù)要路津?!焙笕怂熘^居要職者為要津。津,渡口。
[12]致:引而至也,使……至也。君:皇帝。這里指唐玄宗。堯舜: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兩個圣明君主。上:超過。淳:淳樸、淳厚。二句是說自己的理想抱負。自“甫昔少年日”至“再使風俗淳”十二句,說儒冠事業(yè),自抒懷抱。
[13]此意:指上述詩人的政治抱負。蕭條:冷落。這里有落空意。
[14]行歌:且行且歌。隱淪:隱逸之士。這句是說自己因窮困而行歌,并非隱淪之流。
[15]驢:賤者所乘,與乘馬的達官貴人對比,正應“蕭條”之意。三十載:清初盧元昌《杜詩闡》改作“十三載”,后仇兆鰲、浦起龍等人皆從之。按杜甫自敘云:“往者十四五,出游翰墨場?!保ā秹延巍罚┲翆懘嗽娨讯嗄?,大概言之,亦可曰“三十載”;且諸宋本杜集皆作“三十載”,似不宜輕改。又,陶淵明《歸園田居五首》其一:“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倍旁娬闷湟?。旅食:寄食。京華春:形容國都長安的繁華,正與自己的“蕭條”形成鮮明對比。二句是說自己窮困潦倒,流寓長安。
[16]富兒:對達官貴人的鄙稱。殘杯、冷炙:指富兒殘剩的酒食。潛:隱藏。四句寫自己在長安干謁奔波的苦況。
[17]主上:指玄宗。見征:被征召。欻(xū)然:忽然。欲求伸:意指希望表現(xiàn)自己的才能,實現(xiàn)致君堯舜的志愿。青冥:青天,高空。垂翅:飛鳥折翅,不能高飛。蹭蹬(cèng dèng):失意貌。無縱鱗:本指魚不能縱身遠游。這里比喻理想不得實現(xiàn)。四句所指史實是:天寶六載(747),唐玄宗下詔征求有一藝之長者赴京應試,杜甫也參加了這次制舉,宰相李林甫嫉賢妒能,使全部應試者都落選,還上表稱賀“野無遺賢”。這對當時急欲施展抱負的杜甫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使他“致君堯舜上”的理想化為泡影。自“此意竟蕭條”至“蹭蹬無縱鱗”十二句,說儒冠誤身,滿含悲酸。
[18]厚:厚望,厚待。
[19]猥:承蒙,表示客氣。
[20]竊:私下。效:效法。貢公:指西漢人貢禹。他與王吉為友,聞吉貴顯,高興得彈冠相慶,以為自己也有出頭之日。這里杜甫自比貢禹,以王吉比韋濟,希望他能薦拔自己。
[21]原憲:孔子的弟子,以貧窮出名,卻能安于貧困。
[22]怏怏:氣憤不平貌。
[23]踆(cūn)踆:且進且退貌。
[24]二句意謂即將離秦而東入海?!敖裼迸c“即將”意同?!敖瘛豹q“即”。東入海:指避世隱居??鬃釉f過“道不行,乘桴浮于?!保ā墩撜Z·公冶長》)。去:離開。秦:指長安。
[25]憐:留戀,戀戀不舍。終南山:山名,在長安南。渭:指渭水,流經(jīng)長安北。離京東去,故曰“回首”。二句是說不忍離開長安。
[26]擬:打算,想要。報一飯:報答一飯之恩?!逗鬂h書·李固傳》:“竊感古人一飯之報?!贝蟪迹褐疙f濟。二句謂:一飯之恩,尚不忘報,何況遠離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大臣,哪能不告而別呢?說明贈詩的原因。
[27]白鷗:一種水鳥。此杜甫自比。浩蕩:廣遠貌,指無邊波濤。沒浩蕩,滅沒于浩蕩的煙波之間。承上“東入?!?。馴:馴服,引申為約束。二句顯示了杜甫桀驁不馴的性格。全篇陳情,而無乞憐之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