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輯 哲理散文

泰戈爾精品集·散文卷 作者:泰戈爾


第二輯 哲理散文

我在世上扮演怎樣的角色,

究竟有何建樹,

情感和創(chuàng)作中,

我性靈的行程有多長,

都無法預(yù)測,

人世間密布不可窺測的奧秘。

新雨

年輕時的世界無比廣闊,我不曾望見我青春的邊沿。我在世上扮演怎樣的角色,究竟有何建樹,情感和創(chuàng)作中,我性靈的行程有多長,都無法預(yù)測,人世間密布不可窺測的奧秘。如今,我已抵達(dá)才華的極限,世界也縮小了,化為我的辦公室、起居室和游廊。世界變得如此熟稔,教我?guī)缀跬鼌s類似的許多辦公室、起居室和游廊已從地球上消失,像一個個影子,未留下一絲痕跡。多少人曾經(jīng)背靠松軟的靠墊,把為打贏官司而進行密謀的內(nèi)室當(dāng)作世界永恒的中心,他們的姓氏連同骨灰隨風(fēng)飄逝,再也找不回來,地球則依舊圍繞太陽運行。

但是,雨云每年飽含著舊事、飽含著甜美的新穎來臨的時節(jié),我們從不對它產(chǎn)生誤解。因為它處于我們的使用范圍之外,它不會因我窘迫而蜷縮。在我受到朋友的欺騙、受到仇敵的凌辱,視線被障礙物切斷的時候,不僅我的額頭上又刻上一條皺紋,不僅我心頭又烙上痛苦的印記,我遭受的打擊也落到我周遭的世界身上,它的水土有我的傷痕,有我的憂悒。刀朝我砍來,我四周的世界不會退縮;利箭射穿我的胸膛,也必然刺入它的肢體。世界身上疊印著我的苦樂,因而它是我的。

雨云身上沒有我的任何痕跡。它是過客,飄然而來,飄然而去,片刻不停。我的衰老沒有接觸它的機會,它遠(yuǎn)離我的希望和失望。

因此,古代大詩人迦梨陀娑在優(yōu)禪尼城的波臘沙特山巔矚望的雨云,我此刻也看得見。人類歷史的衍變影響不了它。然而摩羅陀王國的奧潘梯城、毗迪娑城如今安在!長詩《云使》描寫的雨云以常舊而常新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國王格羅瑪?shù)疫_(dá)的京城優(yōu)禪尼比云團堅固得多,但像一個破碎的夢,縱有愿望也無從重建。

所以,望見雨云,幸福的人也感慨不已,雨云無求于人類,能把人帶出平日的生活圈子。雨云與我們每日的思考、奮斗、事業(yè)毫無干系,因而能賦予我們的心靈以閑暇。心靈于是不接受束縛,被主人詛咒而謫居的藥叉的離愁又在胸中騰涌。人際關(guān)系酷似主人與奴仆的關(guān)系,雨云使人忘懷人世間不可缺少的關(guān)系,心靈于是沖出重圍,奮力開辟自己的道路。

雨云以黝黑,以霹靂,以變幻的嶄新畫面,將恢宏混沌的未來的跡象投向熟悉的大地,攜來悠遠(yuǎn)年代古老邦國的濃蔭。這時,世界的記事本上羅列的不可能,剎那間讓人感到轉(zhuǎn)變成了可能。翹首遙望的思婦不再相信事務(wù)之繩綁住的夫君不會歸家,她懂得人世間嚴(yán)厲的法則,但不過是在理智上而已。天昏地暗的雨天,她心里不覺得法則強大得難以違抗。

我深思著——在我的視野里,享受壓小了永恒闊大的世界。我所知曉的它的大小,相同于我與之接觸的范圍。我沒有承認(rèn)在我享受之處的它的存在。生活受縛、僵化,同時也桎梏它不可缺少的那部分天地。我在我的中間、我的天地里,看不見任何奧秘,因而性情淡泊;我認(rèn)為我看透了自己,斷定也洞察我的活動天地。恰在此時,柔和的冥暗淹沒了東方的地平線,不知何處飄來了千百年前迦梨陀娑描繪的雨云,它不屬于我,不屬于我的世界。它把我引向青春不衰的去處,引向萬世的離愁別意、日日團聚的承諾,引向滿目永恒美的蓋拉莎圣山?jīng)]有足跡的宮闕。于是我平日認(rèn)識的世界顯得很微?。晃丛J(rèn)識的,變得宏大;未曾獲取的,比獲取的更加真切。憑借自身的力量,我只贏得了生活極少的一部分;巨大的部分,我尚未觸及。

豐滿輕盈的新雨,遮蓋了我的工作場所和熟悉的世界,讓我獨自立在一切法則之外不可言喻的情感的境地;攫奪了我在世的年華,置我于無量年壽的廣渺之中;催我攀登羅摩山修道院內(nèi)杳無蹤跡的秀峰。我不由得記起岑寂的山脈、我曾常住的寓所、心馳神往的財神的天宮之間一個幽遠(yuǎn)奇妙的世界。那兒層巒疊嶂,林泉淙淙,花苑里綠蔭婆娑,飄浮著新雨潤澤的素馨花的清香。心靈在芳林、村落、山崖、河畔間徜徉,領(lǐng)略著新奇的幽美,渴望進入消釋千古離恨的所在,如同鴻雁急切地飛往瑪納斯圣湖。

除了《云使》,沒有第二部描寫新雨的杰作?!对剖埂酚秒h永的語言狀寫雨天蘊含的愁思。自然界一年一度雨云的節(jié)日中無可言傳的詩美,在人的語言里沉淀了下來。

《前云》在我們的想象面前展示廣闊的世界。雨季的第一天,我們這些家道殷實的人待在家里,愜意地半閉著雙目,迦梨陀娑筆下的雨云驟然降臨,引誘我們出屋。遠(yuǎn)離我們的牛廄、倉廩,那旋渦迭出、令人蹙眉的納爾馬達(dá)河、羅摩山麓金色花競相開放的叢林、鄉(xiāng)村老翁家門前榕樹上鳥雀的啼鳴,遮蔽我們熟識的窄小天地,以奇異的“美”的真實形態(tài)鮮明地呈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

詩人迦梨陀娑不曾因離人心情急迫而縮短行程。他循著他的思路,逾越雨季淺藍(lán)的云影遮翳的山川城鎮(zhèn),緩緩而行。他不能回絕對他驚喜的眼睛的召喚和迎迓。他以離情的熾烈誘出讀者的心,使之在路途的美景中流連忘返。伸向魂牽夢縈的目的地的道路雖說漫長,但兩旁迷人的景色不容忽視。

細(xì)雨霏霏的日子,我們的心靈欲拋卻過膩了的世俗生活。詩人迦梨陀娑在《前云》中唱起被他激活的這種欲望的贊歌,把我們變作行云的良伴,進入新奇的情境。那兒的鮮花未被聞過,未被我們的世俗生活污染,想象未被關(guān)押在俗氣的城堡里。我的交織著甘苦、困倦的生活也不曾侵?jǐn)_那雨云般的境界,中年的惰性不曾將它限制在自己的花園里。

《前云》詳述陌生的境界。新云所做的另一件事,是在我們四周營造極為幽靜的氛圍,讓人體味苦戀的內(nèi)涵,鼓勵心靈在至美的王國里尋覓萬世忠貞不渝的情侶。

《前云》中,千姿百態(tài)的奇景全力襯托至美?!逗笤啤防?,歡愉回歸于“純真”。人間幸福的旅程是從繁復(fù)的勢態(tài)中間開始的,團圓的結(jié)局通過天國的純真得以體現(xiàn)。

新雨紛紛揚揚的日子,誰不說世事的狹窄地域是謫居之處!受到天帝的詛咒,我們羈留凡世,行云呼喚我們踏上旅程,于是有了《前云》里的歌。行云許諾:旅程的終點是恒久的歡聚。這消息從《后云》里傳播出來。

其實,每個詩人的作品的深處,都飄蕩著《前云》和《后云》。每一部鴻篇巨制呼喚我們向往壯闊的天地,對我們昭示靜謐的去處。首先斫斷羈勒,然后讓我們擁抱博大;早晨送我們上路,黃昏迎我們歸家;以裊裊樂音導(dǎo)引我們上天入地地遨游,末了讓我們置身于充滿歡樂的和聲之中。

詩人如果只有樂音,而無和聲,只有熱情,而無承諾,他的詩作不可能躋身于名作的行列。最后應(yīng)該到達(dá)某地,懷著這樣的希冀,我們離開熟識的環(huán)境,與詩人一道出發(fā)。他若帶我們走過鮮花怒放的大道,冷不丁把我們撇在幽深的洞口,這是一種背叛。所以我們閱讀詩人作品的時候,往往提出兩個問題:一、他的《前云》引我們前往何處?二、他的《后云》送我們抵達(dá)哪座宮殿?

  1. 《云使》,迦梨陀娑的名作,分為《前云》《后云》兩卷。描寫因失職而謫居羅摩山的小神仙藥叉懇請一片雨云傳遞對他妻子的思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