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東山腳下建新校

葉劍英風采 作者:


東山腳下建新校

1913年,年僅十六歲的葉劍英參與創(chuàng)辦了東山中學,為他的青少年時代書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912年1月,葉劍英從三堡中學以“最優(yōu)等”成績畢業(yè),考入縣城的務本中學讀書。在務本中學,葉劍英勤奮好學,成績優(yōu)異,是學校的高才生。學校初辦時,沒有受到官方限制,風氣一度是開放、進步、自由的。師生們都接受外界的新鮮事物,關心時政,思想活躍,還時常有演講會供學生自由發(fā)表演講,評論時事,抒發(fā)志趣。然而好景不長,1913年春,廣東省教育司決定將務本中學與其他三所中學合并,改為省立,并派駐了官方的校長。此舉明顯剝奪了地方辦學的民主權利和自由,立刻遭到了進步師生、地方賢達和華僑界人士的強烈反對。

葉劍英題字的梅縣東山中學校門

梅縣東山中學舊址

葉劍英召集同學商量討論,當提到有華僑正在倡議籌資創(chuàng)辦私立中學時,大家一致決定也要另立門戶,離開學校。此后,葉劍英帶領了幾百名學生鬧起了反對省辦中學和官派校長的學潮。但廣東省教育司強行禁止,并派來了守舊派的新校長。葉劍英和學校的原校長葉則愚、教師葉菊年、鄧少樓等100多位進步師生忍無可忍,毅然離開學校,輾轉到葉家祠堂上課,開始了建校的艱難歷程。

葉家祠堂條件極為艱苦,連桌椅板凳都沒有,葉劍英動員同學們自己帶桌凳,才勉強開了課。之后,葉劍英和老師同學一起四處尋找新的校舍。大家日夜奔波,找了很多地方,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后來有老師想起東山書院,就讓葉劍英去實地考察。

當時的東山書院,年久失修,雜草叢生,荒無人煙。葉劍英等來到書院,里里外外仔細勘察了一番后回來向老師匯報說:“這里是黃(遵憲)老先生講學的圣地,遺風尚存,我們就搬到這里來吧!”

萬事開頭難,建校之初,困難重重。但是經(jīng)過老師和同學們的努力,私立東山中學終于獲批成立了。40多年后,葉劍英曾在母校校慶紀念日的賀詞中這樣記述這段經(jīng)歷:“我們?yōu)榱朔磳俜脚蓙淼男iL,毅然從北門外搬到葉家祠堂,不久,又搬到東山書院,新建起自己的書房,這就是母校的來歷,是老同學反對官方勢力,不怕艱苦的首創(chuàng)?!?/p>

葉劍英深知創(chuàng)校的不易,更是抓住一切機會來讀書學習。不僅閱讀了大量的文史典籍,還閱讀了孫中山的《革命方略》《中華革命黨宣言》等進步書刊。他還明確了讀書的目的,要為國家和民族的興旺,做出自己的貢獻。

葉劍英在東山中學門門功課優(yōu)良,社會活動能力也很強,深得學校校長和教師的器重、贊賞。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也深受同學們欽佩。大家評價他“學問好,身體健,交友廣”。他被選舉為學生自治會會長,經(jīng)與老師和部分同學商討,制訂了學生自治會章程,確立了自治會的宗旨:“昔人有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今日之學生,即將來之公民。學校所以養(yǎng)成有用人才,為將來利國富民。故學生在校,即當鍛煉其身心,增進其學識,以實利為歸。非從前之學究之熟讀書本,博取無謂之功名而已。學生自治可以適合以上要求,輔助學校之不逮。此本會成立之主旨也?!?/p>

在老師的指導下,葉劍英主持學生自治會逐步建立起國文、英文、數(shù)學、理化、科學、社會等研究社,設立了演說會、游藝會、新劇社等組織,籌辦圖書報社、衛(wèi)生部、營業(yè)部和球隊,并出版了《東山月刊》。葉劍英還時常在學校后山的油巖寺與同學一起議論時局。

1915年,葉劍英等第一屆東山中學的學生就要畢業(yè)了。然而,就在他要畢業(yè)的前兩個月,發(fā)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當時廣東省教育司通知梅縣各中學舉辦學生成績展覽會。葉劍英和許多老師、同學都主張這次展覽要大張旗鼓,好好舉辦,借此機會來反映學校的先進面貌。而校長卻擔心辦展覽會占據(jù)太多精力影響教學和畢業(yè)考試,還擔心這樣辦展覽會壓倒官辦學校,從而引來麻煩。

葉劍英等幾個學生代表去找校長談判,結果卻讓校長大發(fā)雷霆。葉劍英和幾個同學私下商量說:“他不敢辦,我們來辦?!庇谑潜闱那牡亻_始辦起展覽來。不料校長知道了此事,勃然大怒,認為葉劍英恃才自傲,違反校規(guī)。他召開了校長會議,以嚴格治校、整肅校紀為理由,做出了開除葉劍英等的決定。有許多老師出面說情,都被他逐一駁回。葉劍英得知后,覺得毫無道理,生氣地說:“你開除我?你要我留在這里,我都不留!”隨后收拾行李,離校乘船回到了家鄉(xiāng)。

葉劍英的父母親看到兒子歸來,起初還以為他是順利畢業(yè)了。當葉劍英原原本本將事情原委說過后,父母都大吃一驚。然而,父親還是諒解了他的行為。母親覺得花費了多年的心血培養(yǎng)孩子讀書,如今半途而廢,連畢業(yè)證都沒有拿到,還是于心不甘,一個勁地規(guī)勸葉劍英返校向校長道歉。葉劍英沒有答應,母親也只好作罷。

在學校,師生們也對此事議論紛紛,校長漸漸也有些后悔,就托人給葉劍英去了封信,勸他回校領取文憑,但信中字里行間還是希望葉劍英認錯。葉劍英讀罷來信,依然覺得自己沒有錯,何談認錯?當即給校長回信拒絕。信的末尾還寫道:“自古英雄多出自草莽,大丈夫何患乎文憑!”就這樣,為了堅持真理,葉劍英成了東山中學的肄業(yè)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