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學究
回到東京汴梁之后,趙匡胤因功再升為殿前都指揮使,領義成軍節(jié)度使,還加了個檢校太保的頭銜。趙匡胤上表為趙普請功,趙普也因此當上了節(jié)度推官。不久,趙匡胤從忠武軍節(jié)度使改歸德軍節(jié)度使,鎮(zhèn)守宋州,上表奏請,讓趙普掌管趙匡胤軍中的文書之類的事情,官名叫書記。后來稱趙普為趙書記,來歷就在這里。但是這個“書記”,可不是我們今天的書記,那就是個秘書;我們現(xiàn)在的書記,人家可都是長官。這些書記長官還另外配有秘書,書寫文件之類的活兒計,大多數(shù)都是秘書的事情,不是書記的本分。
趙普是何許人也?怎么忽然出現(xiàn)在了趙匡胤的軍中,而且還跟著升了個小官?
趙普,字則平,比宋太祖趙匡胤大六歲。趙普的祖籍,本在幽州薊縣。晚唐以后,為躲避戰(zhàn)亂,舉家搬遷,先到河北常山,后來到河南洛陽附近一個農莊里。大約從小在洛陽附近長大,年輕時粗識幾個字,就當了私塾老師,教孩子們認字。就這么著,得了個“村學究”的光榮稱號。那時農村人文化水平低,對付著也能教,不算糊弄人。趙普其人,雖然書讀得不多,但卻富有智謀,而且目光也非常敏銳。乍一開始,在一個叫劉詞的節(jié)度使手下當幕府。劉詞察覺趙普精通吏治,是個有用的人才,臨死的時候,就把趙普推薦給了后周朝廷。經過宰相范質的考核,覺得確實可用,就讓他暫時擔任了渭州軍事判官。趙匡胤攻取滁州之后,他被派來軍中幫助謀劃,就這樣來到趙匡胤身邊,后來當上了節(jié)度使的掌書記(秘書)。
趙匡胤在六合擊退南唐齊王李景達的兩萬大軍,趙弘殷卻在城外苦熬了一夜。本來年紀就大,而且身上還帶著病,加上一夜折騰,第二天進城時,病情又加重了。趙普悉心照顧,不煩不厭,一路陪護趙弘殷,直到趙弘殷過世,從沒有過一絲一毫的懈怠。這件事情,使趙匡胤一家感動不已,趙普也因此與趙家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無論是趙匡胤,還是他的母親杜氏和弟弟趙匡義,都不再把趙普當成一般朋友看待,而是把他當成了自家人。
就在回到東京的路上,趙匡胤的手下抓獲了一百余名盜寇,按法應當全部處斬,趙普感覺其中有受冤枉的,于是建議趙匡胤親自審理。經過審理,確實有六七十位不是盜賊,趙匡胤就把他們釋放了。就因為這件事,趙匡胤才保舉他做了自己的節(jié)度推官。
顯德四年十一月,周世宗第三次親征南唐,一直打到次年三月。趙匡胤攻占南唐楚州,生擒節(jié)度使陳承昭。然后又繼續(xù)進軍,占領迎鸞口,一直打到長江北岸的瓜州。趙匡胤還指揮士兵,面對江南,高唱“戰(zhàn)地新歌”:“巍巍大周就是牛,氣死南唐小獼猴;巍巍大周亮堂堂,小小南唐暗無光……”
周世宗三次親征南唐,趙匡胤的名字都快把李璟的耳朵磨出繭子了。“此人將來必是南唐大患!”為了除去這塊心頭之病,李璟暗地派人送給趙匡胤三千兩白金,還附上了一封要保持聯(lián)系的密信。同時另外派人到后周軍中散布謠言,說是趙匡胤暗通南唐,想要借助周世宗之手,殺死趙匡胤。
趙匡胤心明眼亮,識破南唐奸計,連信封都沒拆,就把使者、白金和密信一同押送到了世宗面前。李璟的計謀落空了。
后周軍隊英勇拼殺,除了湖北武漢附近的四個州以外,南唐在長江以北的全部州縣,都已落入周世宗的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