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董必武二首

新古體詩三百首 作者:丁毅,范英梅 著


董必武二首

(1885—1975),湖北黃安(今紅安)人。中共一大代表,任國家副主席,代主席。著有《董必武詩選》。

連芝同志誕辰為小詩祝之[1]

貽我含笑花,

報(bào)以忘憂草。

莫憂兒女事,

常笑偕吾老。

【注釋】

[1]這首詩寫于1961年。連芝,即何連芝,作者夫人。

【說明】

董老在這里借花草互贈(zèng),表現(xiàn)出老年夫妻之間的互相體貼與安慰。用“含笑花”“忘憂草”比喻人的喜憂兩種情感,將情感物象化,形象美麗動(dòng)人。

詩兩現(xiàn)“笑”字,“忘憂”“莫憂”是從另一方面展示笑對(duì)人生態(tài)度,這首小詩可謂以“笑”字貫穿,極其成功,誰能說歡愉之詞難工呢?

紹新孫兩歲生日,時(shí)在廣州[1]

紹新小孫子,隨予來廣州。

今春兩周歲,記得父母不?

孫學(xué)咿呀語,答問清音吐

問良翮為誰?答曰墩的父[2]。

問蕓蕓是誰?答曰墩的母。

屢試不一爽,喜見天性厚。

父母在晉縣,農(nóng)忙事田畝。

望爾速長大,協(xié)作左右手。

吾意亦云然,世為農(nóng)人好。

孫身頗茁壯,無逸符大造[3]

【注釋】

[1]這首詩寫于1973年3月31日。

[2]墩:紹新乳名胖墩。

[3]無逸:不求安逸。造,作為;大造,即大的作為。

【說明】

人到老年對(duì)孫輩易產(chǎn)生特別憐愛之情,董老亦然。最可貴的是董老師希望小孫長大后也隨父母到農(nóng)村去發(fā)展,讓人感嘆!

寫祖孫對(duì)話場景歷歷在目,寫小孫憨態(tài)可掬,一幅樸素的人情畫。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