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八 艾卜·阿拉·邁阿里(上)

光與靜默 作者:(黎)紀伯倫 著,李唯中 譯


八 艾卜·阿拉·邁阿里(上)

艾卜·阿拉·邁阿里時代已過去一千年,然而艾卜·阿拉仍然伴著人類思想的生活而活著,依舊隨著絕對精神的存在而存在著。

艾卜·阿拉·邁阿里被遮在一千層面紗之后,本無需手握尺度的贊揚與尊崇。我們無論怎樣行事,在他擺脫了生活的虐待和肉體的昏暗十個世紀之后,我們也無法給他以榮譽。不過,我們卻能夠把他的大名作為凈化我們靈魂的中介,把他的高尚品格當作提高我們道德的學(xué)府,用他那不朽靈魂建造我們的精神殿堂。當我們?yōu)樗麘c賀節(jié)日時,我們會像一群饑餓的孩子,圍坐在美食佳釀的餐桌四周。當我們因想起他而受到鼓舞引吭高歌時,我們會像夜間受驚嚇的人們一樣,立即起身握住寶劍和長矛——東方能找到比艾卜·阿拉的名字更鋒利的寶劍,或比他的存在更堅韌的長矛嗎?在敘利亞出現(xiàn)過比艾卜·邁阿里的思想更聰慧的思想嗎?邁阿里的靈魂叛逆之前,在伊斯蘭教或基督教中出現(xiàn)過叛逆歷代幻夢和傳統(tǒng)的靈魂嗎?

無論我們的聲音多高,也無法傳到邁阿里靈魂居住的世界,而邁阿里那可怕感人聲音,卻可以穿越十個世紀,像洪流的咆哮一樣傳入我的耳中。那是一種巨大而柔和、柔和而可怕的聲音,帶著種種希冀高飛到絕對幻想的劇場,又帶著愿望種種降落到純粹現(xiàn)實的舞臺。那聲音里包涵著大海波濤的喧嘯、狂風(fēng)的怒吼和夜鶯的鳴唱,那是盲詩人的聲音。那是痛苦的叛逆者的呻吟。那是堅忍不拔者的聲音。那是思想王國國王的聲音。那是一個自立的敘利亞人的聲音;即使阿拉伯半島被海水淹沒,死神從大地上喚走最后一個阿拉伯人,那聲音也會隨世代而回蕩不息。

***

這就是艾卜·阿拉·邁阿里。

天命把邁阿里賜予我們,并使他的輝煌成了留給我們的遺產(chǎn),正需要有一個人能引以自豪的我們,應(yīng)該開發(fā)利用這種輝煌,并且教育后來人如何利用、開發(fā)它。我們應(yīng)該對我們的子孫后代盡初步的義務(wù),即在我們?yōu)樗麄兘ㄔ斓姆可崂?,為艾卜·阿拉·邁阿里豎立一座巨大塑像,供我們的子孫瞻仰、遮蔭、朝拜,以便日后與那些以莎士比亞、但丁、彌爾頓和瓊斯而自豪者的子孫相遇時,他們也一樣為自己的先人感到豪邁。

敘利亞人哪,因此,我要求你們和我一道分享執(zhí)行這一計劃的光榮。我要求你們每一個人,無論男女,我要求工人、文人、商人和記者,要求每一個自愛自重的人,幫助我償還這筆生命給我們帶來的不得不償還的債務(wù)。

假若你們當中有人不能出錢幫助我,那就請用心和愛進行幫助。但是,倘使你們當中有這樣的人:日月既沒有賜予他糊口之資,生活也沒有給他一顆心,安拉亦沒有賜予他以激情,那么,我要對他說:“你不是敘利亞人!敘利亞不需要像你這樣的人!”

哲理詩人艾卜·阿拉·邁阿里(973—1058)

  1. 艾卜·阿拉·邁阿里(973-1058),阿拉伯古代思想家、詩人。生于邁阿拉·努阿曼鎮(zhèn)(位于今敘利亞的霍姆斯與阿勒頗之間),四歲失明。著有《燧火》、《魯祖米亞特》、《寬恕書》、《天使》等,總數(shù)達七十部之多。他在歷史上具有重大影響。
  2. 《西方明鏡》中的《才智的一項獎》一文向我們談過這樣的問題,阿拉于一千年之前在邁阿拉·努阿曼豎立起的那座燈塔照亮了東方,東方的兒女們不應(yīng)忘記它,或佯裝忘記它。紀伯倫今日的話語足以表明一位偉大愛國文學(xué)家的責任感。我們希望看到他的箴言所產(chǎn)生的影響,期待他關(guān)于豎立塑像的主張得到響應(yīng)。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