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誼
賈誼(前201—前168),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西漢初思想家、文學(xué)家。據(jù)《史記》、《漢書》本傳記載,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為郡守賞識;年二十余,被漢文帝召為博士,超遷至太中大夫,以政績見著于時。后為朝中權(quán)臣貴幸周勃、灌嬰、張相如、馮敬等讒毀,疏調(diào)長沙王太傅。三年,召回長安,不久改任梁王太傅。因梁王騎馬不慎,墮馬死,賈誼自以為未盡太傅之職。自傷抑郁,歲余而卒。
賈誼的著述保留下來的主要是散文和辭賦。《漢書·藝文志》著錄賈賦7篇,今可見者有:《吊屈原賦》、《鳥賦》(載《史記》《漢書》本傳及《文選》)、《旱云賦》、《簴賦》殘文(載《古文苑》)、《惜誓》(載《楚辭》)。五賦之中,《惜誓》、《旱云賦》作者問題,歷來爭議甚多。從可確認(rèn)為賈誼作的《吊屈原賦》、《
鳥賦》來看,意承屈騷,以抒情言志為主,故劉熙載稱“屈子之賦,賈生得其質(zhì)”(《藝概·賦概》)。但從賈賦開漢初賦風(fēng)的特性而論,他的創(chuàng)作以短小結(jié)構(gòu)抒泄騷情(變騷之體)、體物明理,顯示出由楚辭向漢賦演渡的軌跡。
《吊屈原賦》系作者于文帝四年被貶長沙、渡湘水而作。賦中一則哀悼先賢,借以寄發(fā)蒙讒受謗,被謫遠(yuǎn)國的牢愁,一則又以屈原未能遠(yuǎn)害的抱怨,并以“自珍”“自藏”語自我寬解,顯現(xiàn)了創(chuàng)作中的矛盾心理。全賦以短促的句式、急迫的旋律、大量的設(shè)喻、強烈的對比,宣泄憤激的情緒,頗類屈原《涉江》、《懷沙》的藝術(shù)手法。劉勰《文心雕龍·哀吊》評云:“自賈誼浮湘,發(fā)憤吊屈,體同而事核,辭清而理哀,蓋首出之作也?!笨梢哉J(rèn)為,賈誼作賦吊屈,開啟了文學(xué)領(lǐng)域一個重要的“傷情”題材,成為千年賦史不絕如縷之“哀吊”式創(chuàng)作的效法藍(lán)本。
吊屈原賦【1】
恭承嘉惠兮,俟罪長沙;側(cè)聞屈原兮,自沉汨羅【2】。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3】:遭世罔極兮,乃殞厥身【4】。嗚呼哀哉!逢時不祥。鸞鳳伏竄兮,鴟梟翱翔【5】;阘茸尊顯兮,讒諛得志;賢圣逆曳兮,方正倒植【6】。世謂隨、夷為溷兮,謂跖、為廉【7】;莫邪為鈍兮,鉛刀為铦【8】。吁嗟默默,生之無故兮!斡棄周鼎,寶康瓠兮【9】;騰駕罷牛,驂蹇驢兮;驥垂兩耳,服鹽車兮【10】;章甫薦履,漸不可久兮【11】。嗟苦先生,獨離此咎兮【12】!
訊曰:“已矣!國其莫我知兮,獨壹郁其誰語【13】?”鳳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遠(yuǎn)去【14】。襲九淵之神龍兮,沕深潛以自珍;偭獺以隱處兮,夫豈從蝦至蛭螾【15】?所貴圣人之神德兮,遠(yuǎn)濁世而自藏;使騏驥可得系而羈兮,豈云異夫犬羊【16】?般紛紛其離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17】。歷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懷此都也【18】?鳳凰翔于千仞兮,覽德輝而下之;見細(xì)德之險征兮,遙曾擊而去之【19】。彼尋常之汙瀆兮,豈能容夫吞舟之巨魚?橫江湖之鳣鯨兮,固將制于螻蟻【20】!
【點評】
《吊屈原賦》的思想主旨,自古迄今有兩種互為補充的意見:一是“吊屈自喻”:《史》《漢》本傳及《文選》文前小序皆為此解,今人龔克昌《漢賦研究》從之;一是“吊屈言志”:蘇軾《賈誼論》倡此說,今人畢萬忱《中國歷代賦選》、馬積高《賦史》從之。
注釋
【1】此賦并載《史記》《漢書》本傳,王逸收入《楚辭章句》;昭明收入《文選》。唯《文選》稱《吊屈原文》,文前有小序,乃據(jù)《史記》和《漢書》本傳內(nèi)容而作,對寫作時間、地點及主旨有簡明記述。
【2】恭:敬。承:接受。嘉惠:恩惠。俟罪:待罪。長沙:漢初所封異姓王國名,在今湖南省境內(nèi)。側(cè)聞:從旁聽說。汨羅:水名,即汨羅江,在湖南省東北部,西流注入湘水。
【3】造:到。托:寄托。先生:對屈原的尊稱。《文選》李善注:“言至湘水,托流而吊?!?/p>
【4】罔極:猶言無道?!稘h書·賈誼傳》顏師古注:“罔,無也。極,中也。無中正之道?!庇?,極:已、止?!对娊?jīng)·小雅·青蠅》:“讒人罔極,交亂四國?!泵珎鳎骸皹O,猶已也?!眱烧f皆通。殞:歿。厥:其。
【5】鸞鳳:鸞鳥鳳凰,為祥瑞之禽。鴟梟(chī xiāo):貓頭鷹類惡禽?!盾髯印べx篇·佹詩》:“螭龍為蝘蜓,鴟梟為鳳皇?!卑矗嘿Z賦承《詩》《騷》“引類譬喻”筆法,多用騏驥、鸞鳳、鳣鯨比喻善士賢人,鴟梟、獺、螻蟻比喻讒臣佞人。
【6】阘茸(tà róng):《漢書》本傳顏師古注:“阘茸,下材不肖之人。”《文選》李善注:“《字林》曰:阘茸,不肖也?!弊痫@:尊崇顯貴。逆曳:倒拖。倒植:倒置、倒立。
【7】隨:卞隨,古隱士。顏師古注引應(yīng)劭說:“卞隨,湯時廉士,湯以天下讓而不受。”夷:伯夷,商末周初人。史載伯夷與弟叔齊因互讓君位而出走,隱居首陽山,后諫阻周武王伐紂,拒食周粟餓死。溷(hùn):污濁;此指品格卑下。跖(zhí):一作“蹠”,史稱“盜跖”,春秋時魯人。(jué):莊
,戰(zhàn)國時楚人。跖、
被古人視為大盜之典型。
【8】莫邪(yé):古代寶劍名。據(jù)《吳越春秋》卷四《闔閭內(nèi)傳》:名匠干將與其妻莫邪合鑄劍兩枚,分別用二人名命之。又,顏師古注引應(yīng)劭說:“莫邪,吳大夫也,作寶劍,因以冠名?!便U刀:鈍刀。铦(xiān):鋒利。
【9】斡(wò):旋轉(zhuǎn)、移轉(zhuǎn);此指拋棄。周鼎:周朝的九鼎,象征王朝權(quán)威,被奉為傳國寶器。康瓠:破瓦壺。一說空葫蘆;一說瓦盆底。
【10】騰駕:駕馭,駕車。罷:同“?!?。驂(cān):駕在車轅旁邊。古代駕車之馬,居中稱服,兩旁稱驂。蹇驢:跛腳驢。驥:駿馬。垂兩耳:疲倦乏力的樣子。服:駕。驥服鹽車,語出《戰(zhàn)國策·楚策四》:“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汗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fù)轅不能上。伯樂遭之,下車攀而哭之,解衣以冪之?!焙笠源诵稳葙t才被糟蹋的通行比喻。
【11】章甫:殷時冠名,即緇布冠。薦:墊。履:鞋。漸:虧蝕,變質(zhì)。此指用帽墊鞋,上下移位,本末倒置,喻賢者屈居下位,令人難以長久地容忍,反襯出屈原遭受的不幸。
【12】離:同“罹”,遭受。咎:災(zāi)禍。
【13】訊:問。《漢書》作“誶”,義同?!墩f文》:“訊,問也?!薄耙岩印本涑幸蚯峨x騷》“已矣哉,國無人莫我知兮”語。壹郁:同“抑郁”,憂悶。
【14】漂漂:《漢書》作“縹縹”,同“飄飄”。高逝:猶言高飛遠(yuǎn)去。固:必將。自引:自動隱退。
【15】襲:深藏?!稘h書補注》:“襲,深藏也?!币徽f,因襲、效法。九淵:深潭?!肚f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睕^(mì):潛藏。偭:背。獺(xiāo tǎ):兩種水中動物,以魚為食。 蛭螾(zhì yǐn):螞蟥和蚯蚓。螾,同“蚓”。
【16】神德:高貴品質(zhì)。騏驥:駿馬。系:捆綁,束縛。羈:羈絆,牽制?!妒酚浾x》:“使騏驥可得系縛羈絆,則與犬羊無異?!?/p>
【17】般:同“斑”,亂。一說,同“盤”,盤桓。離此尤:遭此禍患。夫子:指屈原,意謂其未能高飛遠(yuǎn)引而遭此災(zāi)難。
【18】歷:走遍?!妒酚洝繁緜髯鳌安l”,司馬貞《索隱》:“瞝,謂歷觀也?!本胖荩悍褐父髦T侯國。相:輔佐。一說,觀察。此用《離騷》“思九州之博大兮,豈惟是其有女?”“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語意。此都:指楚國的郢都。
【19】仞:古代長度單位,七尺(一說八尺)為一仞。德輝:道德的光輝。細(xì)德:卑微的品性。險征:危險的征兆。遙曾:遠(yuǎn)而高。擊:指鳳鳥雙翅搏擊飛動。
【20】尋常:長度單位,八尺為尋,兩尋為常;此形容淺窄。汙瀆:泥塘與水溝。鳣(zhān):一種大魚,即鱘鰉魚。制:制服,受欺。螻蟻:螻蛄和螞蟻?!肚f子·庚桑楚》:“吞舟之魚,碭而失水,則蟻能苦之。”這幾句以魚作比,惋嘆屈原未能如鳳鳥鳣鯨,高飛遠(yuǎn)游,因而身陷窘境,受制于群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