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致梁思順[1911年11月9日]

梁啟超家書:南長街54號梁氏函札 作者:湯志鈞,湯仁澤 著


致梁思順[1]
[1911年11月9日]

再閱二時,抵大連矣。盡日所思太多,欲征一詩擬杜老《北征》,竟不能成也。此二日不見報紙,不知復(fù)有何變象,但使此一旬中,北京秩序不破,則吾事大可為也。擬今夕即乘車往奉,小住半月,先到灤州一宿,可告南佛。乃入京,或挾百數(shù)十軍士往,亦未可知,可將□連住址即寄來,凡書皆寄瓊生可也。

頃抵大連,住太和旅館,本欲今晚八時半往奉,秉三已派李彬士來接,且云秉明晨即至,屬在此小待,大約須與彼同行也。秉入都,昨夕始返奉。所發(fā)奉電,第一次不明,幸有第二次來。據(jù)言報紙所傳都中事,大半謠言,不足信。惟冢骨始終觀望,迄今未到。據(jù)云二十到。都中純?yōu)闊o政府之狀態(tài),斯最可憂耳。今所希望者,都中能于旬日內(nèi)維持秩序,待吾到后事必可定,若此數(shù)日間無端生變,則未知如之何也已。

吾首涂后一日,大連、奉天報紙即已遍登,不知何人所泄,想中東報館久已播揚(yáng),內(nèi)地亦舉國咸知矣。此間官吏相待極殷,民政長官派代理人到船迎接,且云沿路派警察護(hù)從,言辭甚恭。吾已謝卻之。吾明日見秉丈后,當(dāng)即行,惟不知京奉路有梗否?張敬如紹曾已入都,茲事不甚妙。藍(lán)少豪天蔚。在奉,聞吾來,額手相慶云。吾無論如何險難,必入都。都中若忽有他變,無論何國使館皆可暫住,決無他慮,可極放心。入都后若冢骨尚有人心,當(dāng)與共戡大難,否則取而代之,取否惟我所欲耳。若天子已下堂,則又別論也。此書呈太夫子一閱后,即寄家中可也。

注釋:

[1]此函《梁啟超未刊書信手跡》無,錄自《梁任公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宣統(tǒng)三年辛亥,三十九歲”,末署“九月十九日”,當(dāng)1911年11月9日。武昌起義爆發(fā),梁氏由日本乘輪返國,11月9日,抵大連,寫此家書。秉三,熊希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