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
關(guān)雎
【題解】
這是一個(gè)青年熱戀采集荇菜女子的詩。詩中所說的“君子”,是當(dāng)時(shí)對貴族男子的稱呼;琴瑟、鐘鼓是當(dāng)時(shí)貴族用的樂器:可見詩的原作者可能是一位貴族青年。聞一多《風(fēng)詩類鈔》說:“關(guān)雎,女子采荇于河濱,君子見而悅之?!边@是正確的。全詩集中描寫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只能在想象中和她親近、結(jié)婚。
關(guān)關(guān)雎鳩〔1〕,
在河之洲〔2〕;
窈窕淑女〔3〕,
君子好逑〔4〕。
參差荇菜〔5〕,
左右流之〔6〕;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7〕。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8〕;
悠哉悠哉〔9〕,
輾轉(zhuǎn)反側(cè)〔10〕。
參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11〕。
參差荇菜,
左右芼之〔12〕;
窈窕淑女,
鐘鼓樂之。
雎鳩關(guān)關(guān)相對唱,
雙棲河里小島上;
純潔美麗好姑娘,
真是我的好對象。
長長短短鮮荇菜,
順著水流左右采;
純潔美麗好姑娘,
白天想她夢里愛。
追求姑娘難實(shí)現(xiàn),
醒來夢里意常牽;
相思深情無限長,
翻來覆去難成眠。
長長短短荇菜鮮,
采了左邊采右邊;
純潔美麗好姑娘,
彈琴奏瑟親無間。
長長短短鮮荇菜,
左采右采揀揀開;
純潔美麗好姑娘,
敲鐘打鼓娶過來。
【注釋】
〔1〕關(guān)關(guān):水鳥相和的叫聲?!队衿?、《廣韻》作,是后起字。雎(jū)鳩:水鳥?!稜栄拧め岠B》:“雎鳩,王
?!惫弊ⅲ骸暗耦悾窠瓥|呼之為鶚,好在江渚山邊食魚。”按鳩在國風(fēng)中見過四次,都是比喻女性的。相傳這種鳥雌雄情意專一,和常鳥不同?!痘茨献印ぬ┳逵?xùn)》:“《關(guān)雎》興于鳥,而君子美之,為其雌雄之不乖居也?!蓖跸戎t:“不乖居,言不亂耦。”《毛傳》:“雎鳩,王雎也。鳥摯而有別?!?/p>
〔2〕河:黃河。洲:水里的陸地?!墩f文》作州,洲是俗字。
〔3〕窈窕(yǎotiǎo):純潔美麗。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方言》:秦晉之間,美心為窈,美狀為窕?!笔邱厚灰辉~,古人兼指內(nèi)心與外貌兩方面而言。淑:善,好。
〔4〕君子:當(dāng)時(shí)貴族男子的通稱。好逑:好的配偶。逑,仇的假借字,配偶。
〔5〕參差(cēncī):長短不齊。荇(xìng)菜:生在水上的一種植物,形狀很像莼菜,可以吃。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葉徑一二寸,有一缺口而形圓如馬蹄者,莼也。葉似莼而稍銳長者,荇也?!?/p>
〔6〕流:順著水勢去采。朱熹:“流,順?biāo)鞫≈病!卑础睹珎鳌酚?xùn)流為“求”,《魯詩》訓(xùn)流為“擇”,亦可通。
〔7〕寤寐:寤,睡醒;寐,睡著。
〔8〕思服:二字同義,思念。胡承珙《毛詩后箋》:“《康誥》曰:‘要囚,服念五六日’。服念連文,服即念也,念即思也。”
〔9〕悠哉:形容思念深長的樣子。
〔10〕輾轉(zhuǎn)反側(cè):翻來覆去。指在床上不能安眠。
〔11〕琴瑟:古代弦樂器。琴有五弦或七弦,瑟有二十五弦。友:親愛?!稄V雅·釋詁》:“友,親也?!?/p>
〔12〕芼(mào):選擇。
葛覃
【題解】
這是一首描寫女子準(zhǔn)備回家探望爹娘的詩。詩人敘述在采葛制衣的時(shí)候,看見黃雀聚鳴,引起了她和父母團(tuán)聚的希望。她得到公婆、丈夫的應(yīng)允,就告訴了家里的保姆,開始洗衣,整理行裝,準(zhǔn)備回娘家。
葛之覃兮〔1〕,
施于中谷〔2〕;
維葉萋萋〔3〕。
黃鳥于飛〔4〕,
集于灌木;
其鳴喈喈〔5〕。
葛之覃兮,
施于中谷;
維葉莫莫〔6〕。
是刈是濩〔7〕,
為為绤〔8〕;
服之無斁〔9〕。
言告師氏〔10〕,
言告言歸〔11〕。
薄污我私〔12〕,
薄澣我衣〔13〕。
害澣害否〔14〕,
歸寧父母〔15〕。
葛藤枝兒長又長,
蔓延到,谷中央;
葉子青青盛又旺。
黃雀飛,來回忙,
歇在叢生小樹上;
叫喳喳,在歌唱。
葛藤枝兒長又長,
蔓延到,谷中央;
葉子青青密又旺。
割了煮,自家紡,
細(xì)布粗布制新裝;
穿不厭,舊衣裳。
告訴我的老保姆,
回娘家,去望望。
搓呀揉呀洗衣裳,
臟衣衫,洗清爽。
別把衣服全泡上,
要回家,看爹娘。
【注釋】
〔1〕葛:葛藤。是一種蔓生纖維科植物,其皮可以制成纖維織布,現(xiàn)在叫做夏布。覃:延長。兮:語氣詞,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的“啊”。
〔2〕施(yì):蔓延。中谷:就是谷中。
〔3〕維:句首語氣詞,含有“其”義。萋萋:茂盛的樣子。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詩以葛之生此而延彼,興女之自母家而適夫家?!?/p>
〔4〕黃鳥:黃雀。于:助詞,也有人認(rèn)為是動詞詞頭。有時(shí)含有“往”的意思。
〔5〕喈喈(jiē):黃鳥相和的叫聲。摹聲詞。
〔6〕莫莫:茂密的樣子。
〔7〕刈(yì):割。濩(huò):煮。將葛煮后取其纖維,用來織布。
〔8〕(chī):細(xì)夏布。绤(xì):粗夏布。
〔9〕斁(yì):厭棄。朱熹《詩集傳》:“蓋親執(zhí)其勞,而知其成之不易,所以心誠愛之,雖極垢弊而不忍厭棄也?!?/p>
〔10〕言:助詞,無義。下同。師氏:保姆。聞一多《詩經(jīng)通義》:“姆,即師氏?!撈湫再|(zhì),直今傭婦之事耳。”
〔11〕告:告訴公婆和丈夫。歸:回父母家。
〔12〕?。赫Z首助詞,有時(shí)含有勉力的意思。污:搓揉著洗。私:
內(nèi)衣?!夺屆罚骸八?,近身衣?!?/p>
〔13〕澣(huǎn):洗。衣:罩衫。姚際恒《詩經(jīng)通論》:“衣,蒙服。”
〔14〕害:音義同“曷”,何,哪些。否:不要。
〔15〕歸寧:古代稱女子回娘家探親叫做歸寧。這句是全詩的主旨。
卷耳
【題解】
這是一位婦女想念她遠(yuǎn)行的丈夫的詩。她想象他登山喝酒,馬疲仆病,思家憂傷的情景。
采采卷耳〔1〕,
不盈頃筐〔2〕。
嗟我懷人〔3〕,
寘彼周行〔4〕:
陟彼崔嵬〔5〕,
我馬虺〔6〕。
我姑酌彼金罍〔7〕,
維以不永懷〔8〕!
陟彼高岡,
我馬玄黃〔9〕。
我姑酌彼兕觥〔10〕,
維以不永傷!
陟彼砠矣〔11〕,
我馬瘏矣〔12〕,
我仆痡矣〔13〕,
云何吁矣〔14〕!
采呀采呀卷耳菜,
不滿小小一淺筐。
心中想念我丈夫,
淺筐丟在大道旁:
登上高高土石山,
我馬跑得腿發(fā)軟。
且把金杯斟滿酒,
好澆心中長思戀!
登上高高山脊梁,
我馬病得眼玄黃。
且把大杯斟滿酒,
不讓心里老悲傷!
登上那個(gè)亂石岡,
馬兒病倒躺一旁,
仆人累得走不動,
怎么解脫這憂傷!
【注釋】
〔1〕采采:采了又采。卷耳:植物名,今名蒼耳,嫩苗可吃,也可作藥用。
〔2〕盈:滿。頃筐:淺的筐子,前低后高,猶今之畚箕。
〔3〕嗟:語助詞,不是嘆詞。馬瑞辰:“嗟,為語詞。嗟我懷人,猶言我懷人?!?/p>
〔4〕寘:同置,放下。彼:指示代詞,那。周行(háng):大道。
〔5〕陟(zhì):登。崔嵬:高而不平的土石山。
〔6〕虺(huītuí):腿軟的病。虺,瘣的假借字。《說文》:“瘣,病也?!?img alt="" src="https://img.dushu.com/2022/09/09/17024948993338.png" />與頹通,蔡邕《述行賦》:“我馬虺頹以玄黃?!?/p>
〔7〕姑:姑且、只好。酌:斟酒喝。金罍:當(dāng)時(shí)貴族用的酒器。金,指青銅。
〔8〕維:發(fā)語詞。以:藉此。永:長。懷:思念。
〔9〕玄黃:馬病的樣子。
〔10〕兕觥(sìgōng):用犀牛角制的大型酒杯。
〔11〕砠(qū):多石的山。
〔12〕瘏(tú):《孔疏》引孫炎曰:“瘏,馬疲不能前進(jìn)之病?!?/p>
〔13〕痡(pū):人疲病不能前進(jìn)。
〔14〕云:語助詞,無義。何:多么。吁:的假借字,憂愁。
樛木
【題解】
這是一首祝賀新郎的詩。詩中以葛藟附樛木,比喻女子嫁給“君子”。
南有樛木〔1〕,
葛藟累之〔2〕。
樂只君子〔3〕,
福履綏之〔4〕!
南有樛木,
葛藟荒之〔5〕。
樂只君子,
福履將之〔6〕!
南有樛木,
葛藟縈之〔7〕。
樂只君子,
福履成之〔8〕!
南邊彎彎樹枝椏,
野葡萄藤攀緣它。
先生結(jié)婚真快樂,
上天降福賜給他!
南邊彎彎樹枝椏,
野葡萄藤掩蓋它。
先生結(jié)婚真快樂,
上天降福保佑他!
南邊彎彎樹枝椏,
野葡萄藤旋繞它。
先生結(jié)婚真快樂,
上天降福成全他!
【注釋】
〔1〕樛(jiū)木:彎曲的樹枝。
〔2〕葛藟(lěi):野葡萄,蔓生植物,枝形似葛,故稱葛藟(從馬瑞辰《通釋》說)。有人說,葛和藟是兩種草名,亦通。 累:攀緣。
〔3〕只:語助詞。
〔4〕福履:福祿、幸福?!稜栄拧め屧b》:“履,福也?!苯棧号c妥通,下降的意思?!抖Y記·曲禮》:“大夫則綏之。”《疏》:“綏,下也?!薄睹珎鳌罚骸敖?,安也?!币嗤ā?/p>
〔5〕荒:掩蓋。《說文》:“荒,草掩地也?!?/p>
〔6〕將:扶助?!多嵐{》:“將,猶扶助也。”
〔7〕縈,旋繞。
〔8〕成:成就。陳奐:“《爾雅》:‘就,成也。’成、就二字互訓(xùn)?!?/p>
螽斯
【題解】
這是一首祝人多子多孫的詩。詩人用蝗蟲多子,比人的多子,表示對多子者的祝賀。
螽斯羽〔1〕,
詵詵兮〔2〕。
宜爾子孫〔3〕,
振振兮〔4〕。
螽斯羽,
薨薨兮〔5〕。
宜爾子孫,
繩繩兮〔6〕。
螽斯羽,
揖揖兮〔7〕。
宜爾子孫,
蟄蟄兮〔8〕。
蝗蟲展翅膀,
群集在一方。
你們多子又多孫,
繁茂興盛聚一堂。
蝗蟲展翅膀,
嗡嗡飛得忙。
你們多子又多孫,
謹(jǐn)慎群處在一堂。
蝗蟲展翅膀,
緊聚在一方。
你們多子又多孫,
安靜和睦在一堂。
【注釋】
〔1〕螽(zhōng)斯:蝗一類的蟲。亦名蚣蝑、斯螽,是多子的蟲。有人說,“斯”為語詞,亦通。羽:指翼。
〔2〕詵詵(xīn):形容眾多群集的樣子。
〔3〕宜:多。馬瑞辰《通釋》:“古文宜作,宜從多聲,即有多義。宜爾子孫,猶云多爾子孫也?!睜枺褐冈娙怂5娜?。有人以為指蝗蟲,恐非詩意。
〔4〕振振:繁盛振奮的樣子?!睹珎鳌酚?xùn)為“仁厚”或“信厚”,恐非詩意。
〔5〕薨薨(hōng):昆蟲群飛的聲音。
〔6〕繩繩:多而謹(jǐn)慎的樣子。
〔7〕揖揖:音義同“集”,《魯詩》、《韓詩》均作“集”,群聚的樣子。
〔8〕蟄蟄(zhé):和集安靜的樣子。
桃夭
【題解】
這是一首賀新娘的詩。詩人看見農(nóng)村春天柔嫩的桃枝和鮮艷的桃花,聯(lián)想到新娘的年青貌美。詩反映了當(dāng)時(shí)人民生活的片斷。
桃之夭夭〔1〕,
灼灼其華〔2〕。
之子于歸〔3〕,
宜其室家〔4〕。
桃之夭夭,
有其實(shí)〔5〕。
之子于歸,
宜其家室〔6〕。
桃之夭夭,
其葉蓁蓁〔7〕。
之子于歸,
宜其家人。
茂盛桃樹嫩枝丫,
開著鮮艷粉紅花。
這位姑娘要出嫁,
和順對待您夫家。
茂盛桃樹嫩枝丫,
桃子結(jié)得肥又大。
這位姑娘要出嫁,
和順對待您夫家。
茂盛桃樹嫩枝丫,
葉子濃密有光華。
這位姑娘要出嫁,
和順對待您全家。
【注釋】
〔1〕夭夭:茂盛的樣子。
〔2〕灼灼:花鮮艷盛開的樣子。華:同花。
〔3〕之子:這位姑娘。于歸:古代稱女子出嫁叫“于歸”,或單稱“歸”,是往歸夫家的意思?!睹珎鳌罚骸坝冢?。”有人認(rèn)為“于”和“曰”、“聿”通,是語助詞。亦通。
〔4〕宜:善。馬瑞辰《通釋》:“宜與儀通?!稜栄拧罚骸畠x,善也?!苍娧砸似涫壹遥似浼胰苏?,皆謂善處其室家與家人耳。”朱熹《詩集傳》:“宜者,和順之意?!?/p>
〔5〕(fén):肥大。有:用于形容詞之前的語助詞,和疊詞的作用相似。有
:即
。實(shí):果實(shí),指桃子。
〔6〕家室:即室家;倒文協(xié)韻。
〔7〕蓁蓁(zhēn):葉子茂盛的樣子。
兔罝
【題解】
這是贊美獵人的詩。詩人在路上看見英姿威武的獵人,正在打樁張網(wǎng)捕兔,聯(lián)想這些獵人的才力,是可以選拔為保衛(wèi)國家的武士的。
肅肅兔罝〔1〕,
椓之丁丁〔2〕。
赳赳武夫〔3〕,
公侯干城〔4〕。
肅肅兔罝,
施于中逵〔5〕。
赳赳武夫,
公侯好仇〔6〕。
肅肅兔罝,
施于中林〔7〕。
赳赳武夫,
公侯腹心〔8〕。
繁密整齊大兔網(wǎng),
丁丁打樁張地上。
武士英姿雄赳赳,
公侯衛(wèi)國好屏障。
繁密整齊大兔網(wǎng),
四通八達(dá)道上放。
武士英姿雄赳赳,
公侯助手真好樣。
繁密整齊大兔網(wǎng),
郊野林中多布放。
武士英姿雄赳赳,
公侯心腹保國防。
【注釋】
〔1〕肅肅:兔網(wǎng)繁密整齊的樣子。兔罝(jiē):兔網(wǎng)。有人說“兔”同“”,是捕老虎的網(wǎng),亦通。
〔2〕椓(zhuó):打。《說文》:“椓,擊也?!倍《。▃hēng):伐木聲。
〔3〕赳赳:威武有才力的樣子?!墩f文》:“赳,輕勁有才力也。赳赳,武也。”
〔4〕公侯:周代統(tǒng)治階級的爵位,周天子下面,有公、侯、伯、子、男(子、男同等)四等爵位。干城:干,盾;盾和城都作防衛(wèi)用。這里借喻能御外衛(wèi)內(nèi)的人才。
〔5〕中逵(kuí):即逵中,多叉路口。逵同“馗”,《韓詩》作“中馗”?!墩f文》:“馗,九達(dá)道也。”
〔6〕好仇:好助手。仇,同“逑”,匹偶的意思。
〔7〕中林:即林中。馬瑞辰《通釋》:“林,猶野也?!?/p>
〔8〕腹心:即心腹,能盡忠的親信。
芣苢
【題解】
這是一群婦女采集車前子時(shí)隨口唱的短歌。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說:“讀者試平心靜氣,涵詠此詩?;新犔锛覌D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繡野、風(fēng)和日麗中,群歌互答,余音裊裊,若遠(yuǎn)若近,忽斷忽續(xù),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曠,則此詩可不必細(xì)繹而自得其妙焉?!袷滥戏綃D女登山采茶,結(jié)伴謳歌,猶有此遺風(fēng)焉?!?/p>
采采芣苢〔1〕,
薄言采之〔2〕。
采采芣苢,
薄言有之〔3〕。
采采芣苢,
薄言掇之〔4〕。
采采芣苢,
薄言捋之〔5〕。
采采芣苢,
薄言袺之〔6〕。
采采芣苢,
薄言之〔7〕。
車前子喲采呀采,
快點(diǎn)把它采些來。
車前子喲采呀采,
快點(diǎn)把它采得來。
車前子喲采呀采,
快點(diǎn)把它拾起來。
車前子喲采呀采,
快點(diǎn)把它抹下來。
車前子喲采呀采,
快點(diǎn)把它揣起來。
車前子喲采呀采,
快點(diǎn)把它兜回來。
【注釋】
〔1〕芣苢(fúyǐ):車前草,藥名。所結(jié)之子古人以為可治婦人不孕和難產(chǎn)。
〔2〕薄:發(fā)語詞,亦有勉力之意。
〔3〕有:采得。朱熹《詩集傳》:“采,始求之也。有,既得之也。”
〔4〕掇(duó):拾?!墩f文》:掇,“拾取也。拾,掇也”。胡承珙《毛詩后箋》:“掇是拾其子之既落者。捋是捋其子之未落者?!?/p>
〔5〕捋(luō):從莖上成把的抹下來?!墩f文》:“捋,取易也。寽,五指捋也。”
〔6〕袺(jié):用手捏著衣襟?!墩f文》:“執(zhí)衽謂之袺?!瘪偶匆陆?。
〔7〕(xié):用衣襟兜起來。朱駿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兜而扱于帶間曰
,手執(zhí)之曰袺。”
漢廣
【題解】
這是一位男子愛慕女子不能如愿以償?shù)拿耖g情歌。
南有喬木〔1〕,
不可休思〔2〕。
漢有游女〔3〕,
不可求思。
漢之廣矣,
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4〕,
不可方思〔5〕。
翹翹錯(cuò)薪〔6〕,
言刈其楚〔7〕。
之子于歸,
言秣其馬〔8〕。
漢之廣矣,
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
不可方思。
翹翹錯(cuò)薪,
言刈其蔞〔9〕。
之子于歸,
言秣其駒〔10〕。
漢之廣矣,
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
不可方思。
南方有樹高又長,
不可歇息少蔭涼。
漢水有位游泳女,
我要追求沒希望。
好比漢水寬又寬,
不能游過登那方。
好比江水長又長,
劃著筏子難來往。
雜柴亂草長得高,
砍下荊條當(dāng)燭燒。
有朝這人要嫁我,
接她把馬喂喂飽。
好比漢水寬又寬,
不能游過登那方。
好比江水長又長,
劃著筏子難來往。
雜柴亂草長得高,
割下蔞蒿當(dāng)燭燒。
有朝這人要嫁我,
先把駿馬喂喂飽。
好比漢水寬又寬,
不能游過登那方。
好比江水長又長,
劃著筏子難來往。
【注釋】
〔1〕喬木:高聳的樹?!睹珎鳌罚骸澳戏街久?,喬,上竦也?!鄙像祫t下少枝葉。所以《淮南子·原道訓(xùn)》說:“喬木上竦,少陰之木?!?/p>
〔2〕休思:《毛詩》作“休息”,據(jù)《韓詩》改。思,語助詞。下同。
〔3〕漢:水名。源出陜西省西南寧羌縣,東流至湖北省漢陽入長江。游女:潛行水中的女子。魯、韓二家釋游女,都說是指漢水的女神(見劉向《列女傳》及昭明太子《文選·嵇康〈琴賦〉》注引薛君說)。
〔4〕江:長江。永:亦作羕或漾,長。
〔5〕方:同“舫”,用竹或木編成的筏子,這里作動詞用。
〔6〕翹翹:高高的樣子。錯(cuò)薪:雜亂的柴草。錯(cuò),雜亂。
〔7〕刈:割。楚:植物名,又名荊。魏源《詩古微》說:“《三百篇》言取妻者,皆以析薪取興。蓋古者嫁娶必以燎炬為燭,故《南山》之析薪,《車舝》之析柞,《綢繆》之束薪,《豳風(fēng)》之《伐柯》,皆與此錯(cuò)薪、刈楚同興?!?/p>
〔8〕秣馬:喂馬。
〔9〕蔞:生在水中的草,葉像艾,青白色,今名蔞蒿。
〔10〕駒:少壯的駿馬。
汝墳
【題解】
這是一首思婦的詩。她在汝水旁邊砍柴的時(shí)候,思念她遠(yuǎn)役的丈夫。她想象已經(jīng)見到他,預(yù)想相見后的愉快和對丈夫親昵的埋怨。這是反映當(dāng)時(shí)人們亂離的詩。
遵彼汝墳〔1〕,
伐其條枚〔2〕。
未見君子〔3〕,
惄如調(diào)饑〔4〕。
遵彼汝墳,
伐其條肄〔5〕。
既見君子,
不我遐棄〔6〕。
魴魚赪尾〔7〕,
王室如毀〔8〕。
雖則如毀,
父母孔邇〔9〕。
沿著汝堤走一遭,
砍下樹枝當(dāng)柴燒。
好久沒見我丈夫,
就像早饑心里焦。
沿著汝堤走一遭,
砍下嫩枝當(dāng)柴燒。
好像已見我丈夫,
幸而沒有把我拋。
鳊魚紅尾為疲勞,
官家虐政像火燒。
雖然虐政像火燒,
爹娘很近莫忘掉。
【注釋】
〔1〕遵:沿著。汝:汝水,源出河南天息山,東南流入淮河。墳:的假借字,堤岸。《說文》:“
,水厓也?!薄睹珎鳌罚骸皦灒蠓酪??!?/p>
〔2〕條:樹枝。枚:樹干?!睹珎鳌罚骸爸υ粭l,干曰枚。”
〔3〕君子:這里指婦女對丈夫的尊稱。
〔4〕惄(nì):《韓詩》作“愵”,思念發(fā)愁。《說文》:“愵,憂貌。”《鄭箋》:“惄,思也。未見君子之時(shí),如朝饑之思食?!闭{(diào)饑:早上饑餓。調(diào),同“朝”,《魯詩》作“朝”。
〔5〕肄(yì):砍而又生的小樹枝。
〔6〕遐棄:疏遠(yuǎn)遺棄。這句是倒文,即“不遐棄我”。《孔疏》:“不我遐棄,猶云不遐棄我。古之人語多倒,詩之此類眾矣?!边@二句是詩人設(shè)想相見后的愉快。
〔7〕魴(fáng):鳊魚。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魴一名,江東呼為鳊?!壁W(chēng):紅?!犊资琛罚骸棒欞~之尾不赤,故知?jiǎng)趧t尾赤?!庇敏欞~勞則尾赤,形容服役者的勞累。
〔8〕毀:亦作,烈火。形容王政暴虐。
〔9〕孔:甚、很。邇:近。馬瑞辰《通釋》:“言雖畏王室而遠(yuǎn)從行役,獨(dú)不念父母之甚邇乎?”
麟之趾
【題解】
這是一首阿諛統(tǒng)治者子孫繁盛多賢的詩。
麟之趾〔1〕。
振振公子〔2〕,
于嗟麟兮〔3〕!
麟之定〔4〕。
振振公姓〔5〕,
于嗟麟兮!
麟之角。
振振公族〔6〕,
于嗟麟兮!
麒麟的蹄兒不踢人。
振奮有為的公子,
哎呀你們是麒麟?。?/p>
麒麟的額頭不撞人。
振奮有為的公孫,
哎呀你們是麒麟?。?/p>
麒麟的角兒不觸人。
振奮有為的公族,
哎呀你們是麒麟啊!
【注釋】
〔1〕麟:麒麟,我國古代傳說中的動物,被描寫為鹿身、牛尾、馬蹄、頭上一角,古人認(rèn)為是一種仁獸。后人或以為即長頸鹿。所謂“仁獸”,即嚴(yán)粲《詩緝》所說:“有足者宜踶(踢),唯麟之足,可以踶而不踶。有額者宜抵,唯麟之額,可以抵而不抵。有角者宜觸,唯麟之角,可以觸而不觸?!?/p>
〔2〕振振:振奮的樣子。
〔3〕于嗟:感嘆詞,有時(shí)用作傷嘆,這里是贊美的嘆詞。
〔4〕定:頂?shù)募俳枳?,額。
〔5〕公姓:指諸侯的孫子?!秲x禮·特牲饋食禮》“子姓兄弟”鄭玄注:“所祭者之子孫。言子姓者,子之所生?!辟Z公彥疏:“姓之言生也,云子之所生,則孫是也。”
〔6〕公族:諸侯曾孫以下稱公族。公孫之子,支系旁生,各自成族,總括名之公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