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目標引他一步步前進

愛國科學家的故事 作者:李晉華 編


2.目標引他一步步前進

2005年4月19日,南部縣大橋區(qū)石泉鄉(xiāng)的一個偏僻山村里,爆竹連龍,人潮涌動。在鄉(xiāng)親們的翹首期盼之中,美國波士頓學院納米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美國全美終身教授任志鋒偕同其夫人何瑞萍回到他們魂牽夢繞的故土。

任志峰的歸來不僅打破了山村一直以來的寧靜,還為母校大橋中學注入新的活力與希望。一時間,他當年刻苦求學的故事再度被人們憶起……

一路努力,被聘為美國終身教授

“只有笨蛋才會去做超導研究?!?/p>

“若搞超導研究,要想在美國拿到教授職位永遠不可能?!?/p>

在1980年的高考中,17歲的任志峰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四川工業(yè)學院機械系。接到錄取通知書那天,得知自己的專業(yè)是機械鑄造,他一度心灰意冷到極點,心里暗暗地想:機械鑄造與小鎮(zhèn)上的鐵匠打鐵有何區(qū)別呢?這與自己當初要當科學家的夢想簡直是天壤之別。猛然間,他想到放棄這次機會,再復習一年,爭取來年考取名牌大學,然而,一想到自己的家庭經濟狀況,他又猶豫不定,若要父母再操勞一年,實在于心不忍……正在這時,何國安老師來到他家,得知他的想法后卻鼓勵他去讀大學,并對其說道:“只要自己努力,不管在那里都能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p>

昔日老師的鼓勵使他在無形中再次看到希望,然而,當他滿懷豪情地跨入大學校園的門檻后,卻發(fā)現(xiàn)校園環(huán)境與自己所想象的“象牙塔”相差甚遠,許多同學并不像自己所想象的那樣努力學習,而他卻仿佛成為同學心目中的“農村呆子”。一時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并在不經意間產生一種“得過且過”的想法。雖然沒有認真學習,但在第一學期期末考試中,他的成績居然排在全班第三名,“不勞而獲”的結局使他擁有些許的飄飄然。

一天,任志峰偶然地從報紙上得到一則消息——一個身世與他大同小異的農村孩子卻如愿以償?shù)乜忌厦拼髮W的研究生。為此,他感到十分震撼,并暗暗地想:別人的條件也是與自己一樣差,卻從不放棄追求,為何自己卻不能那樣做呢……就這樣,那天晚上,他徹底難眠。在輾轉反側中,他竟然發(fā)現(xiàn)宿舍里還有朋友在悄悄讀書,感到甚為驚訝,假意下床上廁所,才得知那個朋友是在為考研做準備。于是,第二天,他便帶著自己省吃儉用的零花錢,買回一些考研的書籍。

1984年大學畢業(yè)后,任志峰順利地考入華中工學院攻讀鑄造專業(yè)的碩士研究生,并把科研方向定位在出于科研前沿的金屬凝固理論。從四川工業(yè)學院到華中工學院,他不僅開闊了自己的眼界,還迅速形成一些新的理念。此時的他深知自己距離科學家的奮斗目標并不遙遠,只要始終不渝地堅持下去,就能到達成功的彼岸。于是,他又把自己的目光鎖定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中科院。

1987年,他如愿以償?shù)乜既胫锌圃何锢硌芯克氖鲁瑢锪ρ芯俊榱嗽缛杖〉每蒲谐晒?,在不斷從事研究的同時,他還積極與國外的一些大學寫信聯(lián)系,并在信中表明自己留學深造的愿望。他先后三次寄出的上百封信均如同泥牛入海,機遇總是垂青于有準備的人們,努力的人總會為自己贏得幸運的寶石。最終,遠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國紐約大學為其伸來熱情的雙手。

1990年,任志峰取得超導物理研究方面的博士學位,同年5月,他又前往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博士后流動站從事研究工作。初到美國,當他表明自己從事超導研究的愿望后,一位高鼻子藍眼睛的美國教授冷冷地對他說道:“只有笨蛋才會去做超導研究?!辈斨娙说拿娓嬖V任志峰:“若搞超導研究,要想在美國拿到教授職位永遠不可能?!?/p>

面對艱難的挑戰(zhàn),任志峰咬緊牙關,以其中學時代的拼勁而整日扎在實驗室努力工作。在此期間,他所撰寫的超導論文被發(fā)表在美國權威的學術期刊上。論文一經發(fā)表,便立刻引起紐約大學布法羅分校王瑞駿教授的極大關注。為了幫助任志峰繼續(xù)研究,王教授特意建立了一個超導研究實驗室并聘請任志峰為研究教授。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一年之后,任志峰所研究的碳納米管技術、納米凈水技術曾在美國引起巨大轟動:雖然在600℃高溫下培植而成的碳納米管,細到僅有一根頭發(fā)直徑的萬分之一,但它的硬度卻超過鋼鐵的硬度,其應用前景不可估量。直到這時,曾經預言他不可能成功的那位美國教授也為此頗為驚訝,他不僅改口稱其為奇才,還覺得他所研究出的這一切簡直不可思議。

1999年6月,任志峰以其波士頓學院納米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的身份,被聘為美國終身教授。

“我心依然是中國心”

“我回報母校與家鄉(xiāng)所做的努力只能算作一點小小的心意,猶如杯水車薪,但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帶動更多的人關心農村,支持農村的教育事業(yè),從而回報社會……”

1996年,任志峰擁有了美國國籍。雖然他定居美國,國籍有所改變,但其對祖國、對家鄉(xiāng)的那份情誼卻始終未變。他不僅時時刻刻關注著祖國的變化,還常常為兩個孩子講述中國歷史,教他們學習中文,以便他們能夠在有朝一日的明天為祖國做出應有的貢獻。每逢春節(jié)、中秋或國慶等重大節(jié)日,任志峰夫婦總會給國內師友打電話問好,并為其寄來明信片或節(jié)日禮物。

在工作之余,任志峰喜歡與夫人何瑞萍在自家的后院里種植蔬菜,且最愛種的蔬菜則是黃瓜。畢竟黃瓜是其幼小時期充饑的美食,曾在旱災的時候,他的父親任宗純就是依靠賣黃瓜掙來的錢為他拼湊學費的。正是由于擁有那些黃瓜,他才一次又一次地避開失學的危險。在美國工作與生活多年,任志峰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農民的兒子,生活一直十分儉樸。

2001年,任志峰的母校四川南部縣大橋中學舉行校慶,當時的他由于正在攻克納米研究中的一項難題而沒有時間回校,于是,就親自為母校發(fā)去賀電并寄出2000美元。2003年7月,闊別家鄉(xiāng)多年的任志峰由于探望父親的病情而趕回老家,望到家鄉(xiāng)翻天覆地的變化,他禁不住喜極而泣。然而,在走訪一些師友之后,任志峰發(fā)現(xiàn)母校大橋中學的外語師資力量尤為薄弱,母校學子的英語口語水平不盡如人意。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開闊故鄉(xiāng)學子的眼界,他返回美國后,極力說服一些美國朋友前往大橋中學進行支教。在任志峰的一番努力之下,2004年3月19日,四名美國教師在其夫人何瑞萍的帶領下越洋來到大橋中學,每天,他們不僅要為大橋學子上好七節(jié)課,還要利用晚上的時間為學校的老師補習英語。2005年4月19日,又有幾位美國教師、加拿大教師隨同任志峰夫婦從美國來到四川,準備為大橋中學義務開展支教活動。

任志峰尤為關心家鄉(xiāng)的建設。2004年7月,當他得知石泉鄉(xiāng)的那條碎石路由于資金不到位而久未修好時,便毫不猶豫地捐出16萬元人民幣,將此條道路修成平整寬闊的水泥路。任志峰時常這樣說道:“我回報母校與家鄉(xiāng)所做的努力只能算作一點小小的心意,猶如杯水車薪,但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帶動更多的人關心農村,支持農村的教育事業(yè),從而回報社會……”

從表面看來,雖然任志峰十分平常,且在美國拼搏了15年,但他鄉(xiāng)音未改,并依然保持著當年的那種樸素,樸素的讓人察覺不出。任志峰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在一個社會中,雖然并不能使每個人均成為教授與科學家,但一個人若確定了適合自己的奮斗目標,就要想方設法地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奮斗,否則,其人生的精彩就會由于歲月的流逝而逐漸湮沒。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