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近體詩的對仗

走進古典詩詞寫作(修訂版) 作者:解村,王強,昌盛


近體詩的對仗

對仗的基本規(guī)則

對仗是近體詩的精華所在。在一首律詩之中,首聯(lián)蓄勢,尾聯(lián)收束,中間對仗的頷聯(lián)、頸聯(lián)則是全詩的主體。在絕句中,雖然沒有硬性要求,但是恰到好處的對仗往往能使全篇增色。大家是否注意到,我們熟悉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全篇都對得很工整,卻渾然天成,使人不易察覺。

近體詩的對仗

律詩的首聯(lián)和尾聯(lián)也可對仗。在首聯(lián)較常見,如“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王維《漢江臨眺》)。在尾聯(lián)(首聯(lián)不對仗)則少見些,如“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也有全篇對仗之作,如被稱為“古今七律第一”的杜甫的《登高》。

登高

杜甫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另有三種變體:偷春格、藏春格、蜂腰格。

偷春格,即頷聯(lián)對仗改為首聯(lián)對仗,好像春天還未到來卻先偷來幾分春色,獨自綻放。如以下這首。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王維

寒山轉(zhuǎn)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fēng)聽暮蟬。

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fù)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藏春格則是把頷聯(lián)的對仗挪到尾聯(lián),好像要把春光收藏,留到最后欣賞。典型的例子有下面這首。

早花

杜甫

西京安穩(wěn)未?不見一人來。

臘日巴江曲,山花已自開。

盈盈當(dāng)雪杏,艷艷待春梅。

直苦風(fēng)塵暗,誰憂容鬢催。

蜂腰格通常見于五律,指的是全詩只有頸聯(lián)對仗,如蜂腰般“若斷復(fù)續(xù)”。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wù)哿?,春色未曾看?/p>

曉戰(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以上三種變體供讀者們了解,也不妨偶爾嘗試。但學(xué)詩入門的時候,最好還是熟練掌握正體。

前人給對仗做過許多不同的分類,而對仗的奧妙恐怕更是需要幾本專著才能說盡。然而,過于細(xì)節(jié)的知識也可能成為創(chuàng)作的累贅,這里我們化繁為簡,擇其大端,將種種對仗類型納入“工對”和“寬對”兩類之中。

“工對”指的是不僅詞性相對,而且相對的詞語都出自同一門類,或有詞義上的密切關(guān)聯(lián)(相似或相反)。比如許渾《九日登樟亭驛樓》中的這句:

潮回孤島晚,云斂眾山晴。

《聲律啟蒙》節(jié)選:

一東

云對雨,雪對風(fēng),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三尺劍,六鈞弓,嶺北對江東。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兩岸曉煙楊柳綠,一園春雨杏花紅。兩鬢風(fēng)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

“潮”和“云”都是氣象名詞,“回”和“斂”是意思相近的動詞,“孤”和“眾”則恰好是反義詞,“島”和“山”都是地理名詞,“晚”和“晴”都與天氣時令有關(guān)。

古人學(xué)對子,也是從工對入手,讀者們可以找一些古代的蒙學(xué)讀物如《聲律啟蒙》《笠翁對韻》,背下幾則,在作詩的聲韻和對仗方面定會受益無窮。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