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宋犖 撰
蔣文仙 校點
校點說明
《筠廊偶筆》二卷,《筠廊二筆》二卷,清宋犖撰。
宋犖(1634—1713),字牧仲,號漫堂,又號綿津山人、西陂。河南商丘人,大學士宋權之子。少年時從賈靜子、侯朝宗游,立學園六子社。年十四應詔以大臣子列侍衛(wèi),后授為黃州通判,歷任江西、江蘇巡撫,政績頗佳,得到康熙稱贊。官至吏部尚書。卒于康熙五十二年,享年八十。宋犖擅長詩文,詩與王士禎齊名,也精于鑒賞。除《筠廊偶筆》、《筠廊二筆》外,還著有《西陂類稿》、《綿津山人詩集》、《滄浪小志》、《漫堂墨品》等。
據(jù)宋犖自撰年譜記載,他從小跟隨父親宦游各地,喜好搜集奇聞逸事。后出判黃州,虛己向學,與四方賢士大夫相交結,日肆游江湖山谷之間,增長了不少見識,這些經(jīng)歷都成為他日后撰寫《筠廊偶筆》的材料。書中雜記宋犖平日耳目見聞之事,內容豐富,鬼怪奇聞,鄉(xiāng)野趣事,野史考證,無不涉及。由于所記大多為身邊之事,所以關涉宋犖朋友的事情較多,如卷下《賈靜子傳》,對于考證這些人的生平不失為很好的補充資料?!扼蘩榷P》是宋犖晚年之作,體例與《偶筆》相類,內容上少了靈怪之事,多記晚明與前清賢哲之遺文軼事,尤富于史料價值。
《筠廊偶筆》成于康熙十一年(1672),《筠廊二筆》成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有單刻本行世?,F(xiàn)存宋犖《西陂類稿》、《綿津山人詩集》均收錄《偶筆》和《二筆》。又有民國六年重刻本。此次校點,以《四庫存目叢書》所收內府藏康熙間刻本為底本,校以《西陂類稿》本、《綿津山人詩集》本及民國六年重刻本。遇有異文,擇善而從?!段髭轭惛濉繁尽杜脊P》卷上“周櫟園先生好墨”條所附《墨品》,各本俱無,茲據(jù)以補入。不當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