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樂
蘇軾
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
明月如霜,
好風(fēng)如水,
清景無限。
曲港跳魚,
圓荷瀉露,
寂寞無人見。
如三鼓,鏗然一葉[1],
黯黯夢云驚斷。
夜茫茫、重尋無處,
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
山中歸路,
望斷故園心眼。
燕子樓空,佳人何在?
空鎖樓中燕。
古今如夢,何曾夢覺,
但有舊歡新怨。
異時對、黃樓夜景,
為余浩嘆。
月光皎潔像給大地鋪上輕霜
秋風(fēng)送爽猶如流水一般清涼
這清秋的夜色令人如此沉醉
環(huán)曲的港灣魚兒跳出了水面
圓圓的荷葉露珠兒晶瑩流轉(zhuǎn)
天地如此的寂寞卻是無人見
三更鼓響砰然飄零一葉鏗然
黯沉沉夢里倩影突然驚散了
夜色茫茫無處重尋夢里悲歡
醒來后走遍小園心中多惆悵
客游天涯已經(jīng)感到十分厭倦
我一心想著歸隱到山林之中
但是故園遙遙令人望眼欲穿
燕子樓空佳人今日又在何處
空鎖了樓中梁上的那些燕子
古往今來如夢何人曾夢中醒
只因?yàn)橛信f歡新怨纏綿不斷
他人后人面對這黃樓的夜景
為我發(fā)出人事變遷的長嘆息
【賞析】
本篇為作者夜宿燕子樓感夢抒懷之作。這首詞,上片描寫明月清風(fēng)、魚翻露瀉的清冷夜景。此時人從夢中醒來,獨(dú)自徘徊小園中,更顯寂寞。下片聯(lián)想佳人已去,眼前樓空,因而感嘆人生如夢,轉(zhuǎn)眼皆為虛無,反映了作者失意時思念故鄉(xiāng)的傷感心情。詞追懷名妓而不寫紅粉艷情,格調(diào)高遠(yuǎn),懷古而不拘泥于古,借古傷今,探究人生;遣詞用字精煉,意境清麗優(yōu)美,很有藝術(shù)魅力?!把嘧訕强铡比?,尤為人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