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歲引
王安石
別館寒砧[1],
孤城畫角,
一派秋聲入寥廓[2]。
東歸燕從海上去,
南來雁向沙頭落。
楚臺風(fēng)[3],
庾樓月[4],
宛如昨。
無奈被些名利縛,
無奈被他情擔(dān)閣[5]。
可惜風(fēng)流總閑卻。
當(dāng)初漫留華表語,
而今誤我秦樓約。
夢闌時,酒醒后,
思量著。
寒冷的旅館敲響搗衣的石砧
悲鳴的畫角響徹孤聳的城郭
凄清的秋聲傳向寂遠(yuǎn)的長空
東歸的燕兒從海上飛了過去
南來的大雁在沙頭上面降落
古代楚王的蘭臺有快哉之風(fēng)
庾亮的南樓也有那皓然之月
眼前的景物仿佛是依然如故
無奈總是被名利束縛了手腳
無奈總是被瑣事耽擱了自由
可惜風(fēng)流快事總被閑棄一旁
當(dāng)初隨意在華表上書寫諫語
而今誤了我秦樓的誓約承諾
睡覺快醒的時候酒醉醒來后
總要深深地思考那些心頭事
【賞析】
這首詞寫秋景以抒愁情,是作者寒館客居傷懷之作。上片寫秋天寥廓,秋聲悲切,秋鳥分離,秋風(fēng)寒冷,秋月凄涼,一派悲秋景象,含蓄地透露出作者自身無所歸依的悵惘。下片自白為名利世情所束縛耽擱,而虛放過多少歡娛安樂,深感后悔,大有退隱追仙之想,實(shí)際上是作者政治上既不能如愿,無端被名利束縛,棄世學(xué)道也不成,又貽誤了愛情的盟約,這三種失落的表露。但全詞情感真摯、悱惻感人;語調(diào)凄哀清婉,手法空靈婉曲。
【注釋】
[1] 寒砧(zhēn):寒秋時的搗衣聲,詩詞中常用以形容寒秋景象的蕭索冷落。砧,搗衣石。
[2] 寥廓:遼闊。這里指天空。
[3] 楚臺風(fēng):泛指清爽的涼風(fēng)。
[4] 庾樓月:此處泛指秋月。
[5] 擔(dān)閣:耽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