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è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月”字是個象形字,甲骨文、金文里的“月”字,描繪了一彎月牙兒的樣子,之所以用月牙表示月亮,是因為月亮在多數(shù)時候就是這樣的緣故吧。
右圖是中國清代大畫家石濤根據(jù)唐代大詩人李白《靜夜思》詩意創(chuàng)作的畫。
“月”字的本義就是指月亮。月亮的圓與缺是周期變化的,兩次呈現(xiàn)相同的月相之間的時間間隔就是中國歷法中的一個月,也叫朔望月。與公歷中根據(jù)回歸年(地球繞日公轉一周的時間)派生出的12歷月不同,12個朔望月相加比一個回歸年要少將近11天,所以古人每三年要置一個閏月,以此來定四時而成歲。
中國人對月亮是有著很多的情感的,因為月亮缺多圓少,所以盼望月圓,心中寄托著對親人的思念,還有與愛人相聚相守的美好愿望。唐代大詩人李白的《靜夜思》是每一個中國人都熟悉的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