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ì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日”是個象形字,最早的“日”字就描繪了太陽的樣子,圓圈中間的小黑點,可能就是先民觀察到的太陽黑子。后來為了便于書寫,“日”圓圓的輪廓變?yōu)榉叫?,中間的一點改作了一橫。
在中國古代神話里,太陽神羲和駕著六條龍拉的車子,載著太陽由東向西地周天行走。太陽的升起和落下是古人最常觀察到的天象,人們就把晝夜交替的周期稱為一日。
這是中國河南大河村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彩陶片,上面繪著先民們想要表現(xiàn)的太陽的形象。
古代中國人是觀測日影來紀年和確定時間的,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時候是正午時刻,一年中日影最短的時刻出現(xiàn)在夏至,一年中日影最長的時刻出現(xiàn)在冬至。而兩次日影最短時刻之間的時間間隔,就是一天或者一年。
相傳上古時候天上曾經(jīng)突然同時出現(xiàn)了十個太陽要齊顯神通,結(jié)果大地成為焦土,各種生靈瀕于滅亡。神射手后羿射掉了其中的九個太陽,只剩下一個太陽每天值日。“后羿射日”的故事反映出遠古人民渴望戰(zhàn)勝自然災害的愿望。如今我們在談到征服自然時更加強調(diào)與大自然相生相養(yǎng),和諧相處,這樣人類才能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