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出版說明

隨園詩話 作者:[清] 袁枚 著


出版說明

《隨園詩話》正文共十六卷,補遺十卷,為清代袁枚所撰。袁枚(1716—1798),字子才,號簡齋,自號倉山居士、隨園老人,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年輕時就很有才名。乾隆初年舉博學鴻詞科不第,不久中進士,授庶吉士。后出知溧水、江浦、沭陽、江寧等縣,有政績。年方四十即辭官告歸,筑園于江寧小倉山下,號隨園,放情聲色,以吟詠著作為樂。為人放達,不拘小節(jié),能文工詩。詩主抒寫性情,倡“性靈說”,不滿于儒家的“詩教”,對儒家經(jīng)典和程朱理學也頗多微詞,其詩作和詩論在當時的詩壇上有較大的影響。著作有《小倉山房集》《隨園隨筆》《隨園詩話》《子不語》等。

《隨園詩話》是袁枚論詩的主要著作,集中體現(xiàn)了袁枚作詩尚性靈的主張?!靶造`”一說,本為明代公安派所創(chuàng),袁枚吸取其主張并加以發(fā)展,從而在當時王士禛的“神韻說”、沈德潛的“格調(diào)說”和翁方綱的“肌理說”充斥的詩壇上獨樹一幟,自成一派。他所主張的“性靈”,就是認為作詩應(yīng)抒寫胸臆,辭貴自然,而不必過于講究境界的大小和格調(diào)的高下。在本書中,他一再強調(diào)作詩要有獨創(chuàng),反對“宗盛唐”、“學七子”、“分唐宋”、“講家教”,抨擊了擬古傾向和儒家倡導的溫柔敦厚的“詩教”。書中所稱譽的,多是閑情逸致之作,也有一些不滿封建禮教和程朱理學的作品,這種取向集中體現(xiàn)了袁枚的思想和文學主張。

本次點校,以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隨園自刻本為底本,參校清同治五年(1866)三讓睦記刊《隨園三十種》本、1934年上海廣益書局本等,擇善而從,不出校記。舛誤不當之處,祈望讀者批評指正。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6年6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