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 西湖
◎盧摯
湖山佳處那些兒①,恰到輕寒微雨時。東風懶倦催春事。嗔垂楊裊綠絲,海棠花偷抹胭脂。任吳岫眉尖恨②,厭錢塘江上詞③。是個妒色的西施。
【注釋】
①佳處那些兒:即“那些兒佳處”。②吳岫(xiù):指吳山,在西湖東南。岫,峰巒。③錢塘江上詞:《春渚紀聞》《夷堅志》等宋人筆記中記載說,進士司馬槱曾夢遇一美人獻唱《蝶戀花》,上片為:“妾本錢塘江上住,花落花開,不管流年度。燕子銜將春色去,紗窗一陣黃昏雨?!彼抉R槱任職杭州后,美人夢中必來,方知她是南齊名妓蘇小小的鬼魂。錢塘江,浙江在錢塘(今浙江杭州)區(qū)段的別稱。

【譯文】
西湖的湖山那幾分好處,恰好在微雨釀出輕寒時方能顯露出來。東風慵懶地吹拂著,似在催促著百花綻放。嗔怪垂楊頻頻搖舞著翠綠的長條,海棠花也只得偷偷地涂抹著胭脂。任吳山群峰似美人的眉尖那般緊蹙,卻不愿讓錢塘江上的歌女傾吐情愫。若把西湖比成西施,那么她真是個喜歡嫉妒的姑娘啊。
【賞析】
根據(jù)元代另一散曲名家劉時中的說法。元初,歌樓酒肆間本有《水仙子》西湖四時詞流傳,該詞以“西施”二字為斷章,但寫的卻不盡如人意。因此,盧摯便重作了四首,還定下了體例:“首句韻以‘兒’字,‘時’字為之次?!魇譃榫浣^,然后一洗而空之?!?/p>
盧摯此曲寫的是西湖的春天,他將西湖說成“妒色”的西施,顯然是從蘇東坡的“欲把西湖比西子”中得到的靈感。全曲即圍繞“妒色”二字展開,將初春時節(jié)西湖的清雅淺淡描摹得恰到好處?!皯芯搿睂懗隽孙L的溫和,“嗔”字描繪出柳枝輕搖的樣貌,“偷摸胭脂”既突出了海棠的嬌柔可愛,又表現(xiàn)出其花朵之小、花色之淡。而“任吳岫眉尖恨”則說明山乃遠處風光,此句一出,人們便仿佛看到作者迎著細雨極目遠眺、欣賞美景的樣子。
作者用擬人化、擬情化的手法來表現(xiàn)出西湖的春日風光,構(gòu)思十分巧妙?!岸省彪m是貶義詞,但經(jīng)過作者之筆,卻變成了西湖的可愛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