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神鬼狐妖的魅力

康熙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679年,《聊齋志異》初步成書,蒲松齡寫了《聊齋自志》,他說:“才非干寶,雅愛搜神?!彼焉袷侵竟中≌f的主要特點?!安欧歉蓪殻艕鬯焉瘛卑藗€字,恰好說明志怪小說從雛形走向成熟和頂峰的歷史過程。
干寶是東晉歷史學(xué)家,他的《搜神記》是志怪小說,因此干寶被叫作“鬼之董狐”,給鬼寫歷史的人。干寶的《搜神記》和據(jù)說陶淵明所作的《搜神后記》,張華的《博物志》,劉義慶的《幽明錄》,王嘉的《拾遺記》,這些六朝小說,還有早于它們的魏文帝曹丕的《列異傳》等三十多部小說,是志怪小說童年期的作品。經(jīng)過唐傳奇的發(fā)展繁盛,到了魯迅先生稱為“擬晉唐小說”的《聊齋志異》,就是按照魏晉小說和唐傳奇的路子創(chuàng)作的《聊齋志異》,志怪小說達(dá)到頂峰。所謂“志異”,包括志怪和傳奇,更有魯迅先生所說的“用傳奇法而以志怪”。《聊齋志異》給古代小說人物畫廊增添了數(shù)以百計的成功的人物形象,成為包括白話小說在內(nèi)的古代短篇小說的藝術(shù)高峰,是最有思想內(nèi)涵和藝術(shù)創(chuàng)新特點的小說經(jīng)典,又雅俗共賞,為海內(nèi)外廣大讀者喜聞樂見。
“志怪”最早見于《莊子·齊物論》:“齊諧者,志怪者也?!饼R諧這個人,是記錄怪異故事的人。所謂“志怪”,就是寫非常之人,非常之物,非常之事。用現(xiàn)代文藝?yán)碚撔g(shù)語來說,就是創(chuàng)造超現(xiàn)實的他界,而且把它們當(dāng)作現(xiàn)實世界來描寫。這超現(xiàn)實的他界有三:神界和神仙形象、幽冥界和鬼魂形象、妖界和妖魔形象。三界模式是早期志怪家創(chuàng)造的,蒲松齡發(fā)揮到了極致。
紫氣仙人和凡人俗事
在古代小說家筆下,仙界存在于天界,存在于海底龍宮,存在于深山洞府,是不老不死的樂園。那里有奇樹珍果,香花瑤草,美人仙樂,玉液瓊漿,有永遠(yuǎn)的享樂和永恒的生命。《漢武故事》寫西王母和漢武帝相會,漢武帝向西王母求不死之藥,西王母說:不死之藥是有的,中華紫蜜、玉液金漿都是,但漢武帝欲念尚存,不能給,給他幾個好吃的桃子,漢武帝吃完留下桃核,西王母問:做什么?漢武帝說:留下自己種。西王母說:這桃三千年一熟,你種不了。仙界一瞬間,人間若干年。六朝小說創(chuàng)造一個著名的“爛柯”典故。一個叫王質(zhì)的進(jìn)深山砍柴,看到兩人下棋,停下觀看,過了一會兒,他驚訝地發(fā)現(xiàn),自己的斧頭柄像經(jīng)過幾百年風(fēng)霜的朽木,完全腐爛。等他回到山下,已經(jīng)見不到自己同時代的人。另一個六朝小說寫劉晨和阮肇在天臺山遇到美麗的仙女,跟仙女共同生活半年,因為思鄉(xiāng)回到人間,發(fā)現(xiàn)家里已經(jīng)是自己的七世孫。

西王母
古人求仙是感嘆人生短暫,企望解脫塵世苦難。早在漢代以前的《山海經(jīng)》《穆天子傳》中,小說家就寫神和人的交往。到了六朝小說里,神仙多而全,可以跟奧林匹亞山上的古希臘眾神媲美,比如有掌管不死之藥的西王母;有長著長長的手指甲,三次見滄海變桑田的麻姑;有吹著玉笛、駕著鳳凰飛向茫茫天空的弄玉。張華《博物志·八月浮槎》寫有人坐著木排到天河游歷,遇到在天河飲牛的牛郎,這個人回到人間,星相學(xué)家說:某年某月某日客星犯牽牛星,正是這個人到天河的日子,雜文家鄧拓把這個故事叫作“中國最早的航天傳說”?!妒斑z記》寫秦始皇好神仙,宛渠國民駕螺舟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像現(xiàn)代的核潛艇。在人神交往中,神和人戀愛漸漸成為主唱,出現(xiàn)了“天仙配”的故事,《搜神記》的《董永妻》和《搜神后記》的《白水素女》,都是著名的仙女和凡人戀愛的故事。大文學(xué)家吳均的《續(xù)齊諧記》里的《清溪廟神》,寫神仙和凡人的愛情,創(chuàng)造出“愿作鴛鴦不羨仙”的模式,仙女向往塵世愛情,跟凡夫俗子結(jié)合,成為仙凡戀愛的模式,歷代作家樂于做這樣的文章。
到了《聊齋志異》里,仙界除了天界、龍宮、深山洞府之外,還經(jīng)常出現(xiàn)“點化”的仙境,人們不需要尋仙,塵世就是樂土,仙鄉(xiāng)就在現(xiàn)實中?!鹅栂伞穼懸粚ο鄲勰信挥绣X有勢者拆散,道士的寬袍大袖變成光明洞徹的房屋,他們在里邊幽會并生兒子,蒲松齡詼諧地說,在道士袖子里既凍不著也餓不著,還沒人催稅,“老于是鄉(xiāng)可耳”;《蕙芳》里的仙女嫁給青州城里貧窮的、貨面為業(yè)的馬二混為妻,把馬家的茅草房點化成雕梁畫棟的宮殿,把馬二混身上的粗布衣服點化成華美的貂皮裘衣,吃飯時,仙女的侍女拿出從天上帶來的皮口袋一搖,一盤一盤珍饈佳肴,熱氣騰騰地拿出來,好像皇帝老兒的御廚房在此。

翩翩
聊齋仙女有平民色彩,她們跟凡人成親,養(yǎng)兒育女,為夫君恪盡職守,追求道德完善、追求真正幸福,《翩翩》是代表。男主角羅子浮本是個浮浪子弟,他在金陵嫖娼染上一身惡瘡,被妓女趕出來,沿街乞討,渾身惡臭,誰見誰就像躲避瘟疫一樣跑開。他沒臉回家鄉(xiāng),眼看要變成他鄉(xiāng)餓殍時,在一個山寺遇到個容貌若仙的女子,名叫翩翩。翩翩收留他,讓他住進(jìn)自己的山洞,用山上的溪水洗浴,羅子浮洗浴后,惡瘡很快結(jié)痂脫落。山溪洗惡瘡,這是個很有象征意味的細(xì)節(jié)。翩翩剪下芭蕉葉給羅子浮做衣服,羅子浮懷疑,芭蕉葉還能穿?結(jié)果,穿到身上變成了綿軟的綢緞。翩翩又把芭蕉葉剪成餅的樣子,說它是餅,果然就是餅;剪成雞和魚的樣子,說它是雞和魚,真是美味的雞和魚。山澗里的溪水倒到甕里,變成總也喝不盡的美酒。羅子浮在白云悠悠的山洞安頓下來,惡瘡剛好,他就向翩翩求愛,翩翩并不嫌棄他,兩人感情很和美。但是羅子浮好了瘡疤忘了疼。翩翩的女友花城來祝賀新婚,羅子浮見花城長得漂亮,產(chǎn)生邪念,三個人一起喝酒時,他假裝到地上撿東西,捏花城的腳,花城和翩翩都是仙女,對羅子浮的鬼花樣洞若觀火,但都不動聲色,花城像沒事人一樣笑笑,一點兒也不大驚小怪,翩翩更是置若罔聞。羅子浮做賊心虛,心神不定。突然,他發(fā)現(xiàn)身上冷颼颼的,原來他的衣服都變成了秋葉,他趕緊收斂邪念,秋葉又恢復(fù)成綿軟的錦衣。這是個帶有哲理性的細(xì)節(jié),邪念產(chǎn)生,錦衣變成秋葉;邪念消失,秋葉變成錦衣,真是善惡一念間,苦樂自不同。接著兩個仙女對羅子浮來了番善意嘲笑,花城說他行為很不端正,如果遇到個醋壺娘子,早就氣得跳八丈高了;翩翩說他是薄倖兒,應(yīng)該讓他凍死。翩翩說完也就算了,并沒有為難羅子浮。羅子浮在山洞住的時間長了,天冷了,翩翩收下天上的白云給羅子浮絮成溫暖的棉衣。他們有了兒子,兒子長大后,跟花城的女兒結(jié)婚。羅子浮這個浮浪子弟在仙女翩翩的影響下,成了一個有家庭責(zé)任心的人。當(dāng)他歸鄉(xiāng)給叔父養(yǎng)老時,翩翩扣釵而歌給他送行:“我有佳兒,不羨貴官;我有佳婦,不羨綺紈?!濒骠媲甯叩吹纳顟B(tài)度教育了羅子浮,成全了羅子浮。
云蘿公主下凡嫁給書生安大用,她回天宮三天,安大用在人間三年,參加科舉考試得了功名,向回家來的云蘿報喜,云蘿很不高興地說:“搞這些無用無聊的事情做什么?”“無足榮辱,止折人壽數(shù)。三日不見,入俗幛又深一層矣。”
自詡“中原才子”的王勉目中無人。他來到仙人島,少女芳云和綠云對王勉嬉笑嘲謔,每當(dāng)王勉夸耀自己的文才時,她們都巧妙地加以嘲弄,王勉跟芳云結(jié)婚后,發(fā)現(xiàn)芳云知識淵博,他終于知道山外有山,明白自己是井底之蛙。
前人小說里的觀世音總是手執(zhí)柳枝,點灑幾點救命水,到了蒲松齡的《菱角》里邊,觀世音變成了凡人的母親,在人間吃苦耐勞,親手給兒子做衣服和鞋子,真正成了跟黎民大眾共甘苦的平民觀音。
前輩作家創(chuàng)造了星漢燦爛的神仙世界,蒲松齡讓紫氣仙人向人間回歸,更切近現(xiàn)實生活,成為人間男子的道德教化者。
奇幻異彩的鬼魂世界
先秦典籍《左傳》《莊子》《墨子》《呂氏春秋》早就寫到鬼,前人認(rèn)為,人死為鬼,鬼形成另一個世界——幽冥界。人死為“歸”,魂歸泰山,泰山神下邊有若干管理機構(gòu)。等到佛教傳入中國,佛教化地獄概念和中國傳統(tǒng)鬼故事結(jié)合,陰世有了更完整的結(jié)構(gòu),有形形色色的鬼,有各種各樣的鬼故事。
莊子認(rèn)為死亡是人生苦難的解脫,是快樂,死了妻子鼓盆而歌。隨著時間推移,莊子式的對死的達(dá)觀逐漸被對死的恐懼代替,人們想象:死是陰冷的,鬼盼望返回人世。早期志怪作品寫男鬼,后來漸漸被女鬼取代?!端焉裼洝峭跣∨穼憛峭醴虿钆畠鹤嫌窀矫褡拥茼n重相戀,夫差不同意,紫玉郁悶而死。韓重祭墓,紫玉出來邀請韓重進(jìn)墓,結(jié)為夫妻。韓重拿著紫玉送的明珠見吳王,夫差認(rèn)為韓重是盜墓者而且誣蔑他的女兒,要治罪,紫玉出現(xiàn)在吳王面前,說明前因后果。吳王夫人聽說,出來擁抱女兒,紫玉像煙似的消失了。從漢魏小說開始,愛情有使死人復(fù)活,枯骨再生的力量,成了小說家、戲劇家最常采用的模式。
聊齋女鬼美麗動人,演出了一幕幕纏綿的愛情故事。

伍秋月
喜愛詩歌的少女連瑣十七歲夭折,連續(xù)二十年深夜荒郊苦吟“玄夜凄風(fēng)卻倒吹,流螢惹草復(fù)沾幃”,楊于畏給她續(xù)上“幽情苦緒何人見,翠袖單寒月上時”,兩人相愛,連瑣復(fù)活。
伍秋月的父親懂陰陽,在伍秋月夭折時,立塊石頭寫著:“女秋月,葬無冢,三十年,嫁王鼎?!蔽榍镌略陉幚涞牡叵碌却凶⒍ǖ那槿?,等了三十年,王鼎來到,伍秋月重返人間。
小謝和秋容,一對小鬼女,像人世間沒讀過多少書的頑皮少女,先是跟耿生嬉鬧搗蛋,后來在跟惡勢力的搏斗中建立了深厚情誼,終成眷屬。
聶小倩擺脫惡鬼的控制,跟剛直的書生寧采臣結(jié)為連理,回到人間。
除了演繹人鬼戀之外,聊齋女鬼有比六朝小說更豐富的社會背景和思想內(nèi)涵。有的外國留學(xué)生納悶:都說中國古代封建,可聊齋不少男女見面就上床。我對留學(xué)生說,這類故事都有它特別的緣故,《梅女》這個人鬼戀的故事卻寫相愛男女堅決不上床,就是因為它涉及更深刻的社會問題,吏治黑暗的問題。
《梅女》寫一個叫封云亭的人,外出時住到一個房子里,看到墻上有女人的影子,皺著眉頭,伸著舌頭,脖子上套著繩索,是吊死鬼。這吊死鬼大白天從墻上走下來,請求封云亭把房梁燒掉,那樣她就可以在泉下得到安寧。封云亭把看到的情況告訴主人,主人對他說,十年前這房子是梅家故宅,夜里進(jìn)來小偷,被梅家的人抓住送到官府,官府審案的典史收了小偷三百銅錢,就說,這個深夜逾墻入室的人不是小偷,是梅女的情人。梅女受到極大污辱,氣憤地吊死了,梅家夫婦也相繼死去。封云亭出錢燒了房梁,梅女來感謝她。封云亭想跟她諧魚水之歡,被拒絕。梅女說,我如果這樣做,生前被誣陷的罪名就洗不掉了。梅女給封云亭介紹個鬼妓。后來地方上的典史也來找封云亭,說他的老婆死了,他很想念她,能不能幫忙在陰世找找她?封云亭把鬼妓叫來,想讓鬼妓給問一下。鬼妓一到,原來正是典史的妻子!典史拿巨碗砸過去,鬼妓消失,來了陰間妓院的老鴇,對典史破口大罵:你本是浙江一個無賴,拿錢買了個典史小官,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你做官有什么清白?哪個人袖筒有三百銅錢,你就當(dāng)他是你親爹了。你貪贓枉法搞得神怒人怨,你死了的爹娘哀求閻王,情愿把媳婦送到陰司的青樓代你還債!梅女出來,用長簪刺典史,典史狼狽而逃,回到寓所一命嗚呼。梅女自殺后已經(jīng)托生到一個孝廉家做女兒,因為前世冤情沒得到申雪,梅女的魂靈留在陰世尋找報仇的機會,再世為人的孝廉女是個整天伸著舌頭的傻子。梅女報仇后,封云亭娶傻女為妻,梅女靈魂回歸,傻女成了聰明的美女。

梅女
梅女這個愛情故事里蘊含深刻的社會內(nèi)容,三百銅錢一條人命,貪官污吏之惡劣,真到了令人發(fā)指的程度?,F(xiàn)實生活中受冤的平頭百姓只能冤沉海底,不可能向贓官復(fù)仇,現(xiàn)實中人不能做的事,鬼做了,痛快淋漓,大快人心。
聊齋鬼故事奇想奔馳,現(xiàn)實生活中異想天開的事,幽冥世界唾手可得。讀書人朱爾旦跟朋友打賭,深夜到十王殿把面目猙獰的判官背出來,而且開玩笑地說:請判官有空時到家里來玩。判官果然來了,跟朱爾旦成了好朋友。朱爾旦寫文章總寫不好,判官斷定,這是因為朱爾旦“心之毛竅塞耳”,趁朱爾旦熟睡的時候剖開他的肚子,拿出腸胃一條一條整理,再從陰世千萬顆心中挑了顆聰明的心給他換上,朱爾旦從此下筆千言。他得隴望蜀,要求判官給自己不夠美麗的妻子換個頭,判官果然找來個美人頭,趁著朱妻酣睡的工夫,切瓜一樣切下她的腦袋換上。朱爾旦妻子第二天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變成了畫中人,只不過脖子上有條淡淡的紅線,臉面跟頸部膚色略有不同。頭顱移植,現(xiàn)代醫(yī)學(xué)至今不能解決的難題,三百年前在聊齋先生筆下易如反掌。
幽冥世界的社會組織、倫理道德、人和人之間的關(guān)系,經(jīng)常是對現(xiàn)實社會的模仿。人到陰世受審,受罰,打官司,因果報應(yīng)是陰間律法的中心。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陸判
蒲松齡還天才地把仙鄉(xiāng)和鬼域組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了著名的聊齋故事《羅剎海市》。美男子馬驥棄儒從商,泛海來到“大羅剎國”。“羅剎”是梵語的“惡鬼”,成了國名,意味深長。羅剎國以貌取人,以丑為美,越丑官越大,宰相長著三個鼻孔,兩個耳朵都像牲口一樣背生。官位低一點就丑得差一點,長得多少像個人樣的人,窮得吃不上飯??∶赖鸟R驥在羅剎國成了最丑的人,人們看到他就嚇跑了。當(dāng)馬驥以煤涂面作張飛時,羅剎國的人驚嘆:你原來那么丑現(xiàn)在這么漂亮,“何前媸而今妍也”,推薦他做官。馬驥不愿意易面目求榮顯,退隱回山村,跟村民一起去海市,遇到龍宮太子,帶他到龍宮,馬驥大展雄才,一首賦使他文名遍四海,飛黃騰達(dá),做了龍宮駙馬,經(jīng)常跟美麗賢惠的龍女在龍宮玉樹下詩詞唱和。羅剎國黑石為墻,以丑為美,龍宮晶明耀眼,唯才是舉,兩個截然不同的所在,由馬驥相得益彰地連綴起來,通過同一個人物在不同國度天差地別的遭遇,蒲松齡對黑白顛倒的現(xiàn)實社會發(fā)出鋒利的檄文,篇末異史氏曰:“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舉世一轍?!逼阉升g說:社會上的人都用假面迎合世人,世情像鬼域一般的陰冷。人們都喜歡壞的東西,一個人如果公然以正人君子的面貌在社會出現(xiàn),不被你嚇得逃走的人,大概就很少見了。你就是連城美玉,也找不到鑒賞你的人,榮華富貴只能從海市蜃樓里邊尋找?!读_剎海市》以丑為美的大羅剎國和海底龍宮,顯然是馳想天外的異域,但它們又影射封建社會黑白顛倒,美丑不分的活生生的現(xiàn)實,惡鬼當(dāng)?shù)?,有才能的,品德高尚的人總是要受壞人左右!蒲松齡把深刻的社會現(xiàn)實巧妙地隱化在荒誕的神鬼狐妖形式之中,產(chǎn)生了強烈的藝術(shù)魅力。法國漢學(xué)家克羅德·羅阿說:“《聊齋志異》是世界上最美的寓言?!?/p>

羅剎海市
千姿百態(tài)的聊齋精靈
凡是人類之外的動物、植物、器物能變化成人,或者雖然沒變化成人卻能像人一樣說話,跟人交往,就叫妖精。這是妖精的寬泛定義。孫悟空常說:捉個妖精耍子。其實孫悟空也是妖精,猴妖。妖和人的交往是《聊齋志異》的重頭戲。
《山海經(jīng)》已寫到妖,到晉代張華的《博物志》、干寶的《搜神記》和劉義慶的《幽明錄》,各種各樣的妖出現(xiàn):《博物志》寫到蜀山猴玃,也就是猴精搶走民間婦人而且生了孩子,再把孩子送回民間;《玄中記》寫到樹精,蝙蝠精,蛤蟆精。姑獲鳥即鳥精的故事比較有名:姑獲鳥衣毛為鳥,脫毛為女人,有個男人在田間看到幾個美女,把她們的一件毛衣藏起來,其他美女都披上毛衣變鳥飛走了,沒毛衣的女人只好跟他回家做妻子。生了三個女兒后,母親讓女兒去問毛衣藏在什么地方,這位母親找到毛衣,披上變成鳥兒飛走了,然后拿了三件毛衣給女兒披上,也飛走了;《搜神記》寫張福在湖上遇到一個駕小船的美女,跟這位美女住到一起,把美女的小船系到自己船后邊,半夜醒來,發(fā)現(xiàn)懷中美女原來是一只揚子鱷,美女的小船是段爛木頭;《幽明錄》有“三魅惑新娘”的故事:蛇傳話,龜做媒人,揚子鱷來做民間少女的新郎。
到了《聊齋志異》,千姿百態(tài)的精靈,讓人目不暇接。她們常是生活中美麗多情的女性,又總在緊要關(guān)頭幻化或揭示出,她們原是大自然某類精靈。
于生深山夜讀,一位綠衣長裙、婉妙無比的少女來了,原來她是小綠蜂所變;
甘玨路遇嬌婉善言的少女阿英,婚后才知道,她原來是自家那只小鸚鵡;
跟安生戀愛的花姑子香氣滿身,原來,花姑子之父是當(dāng)年被安生放生的香獐;
素秋晶瑩如玉,知書達(dá)理,原來,她是書中蠹蟲所化;
書生常大用和宮妝艷絕的少女葛巾相愛,常大用感受到葛巾無處不香。原來葛巾就是國色天香的牡丹花!
……
天才就是從別人看過一百遍的東西,看出全然不同的含義。大自然一些并不美妙的獸類也被蒲松齡幻化成美好的人物:勤勞能干的阿纖是田鼠成精,《西湖主》里嬌貴的公主原來是豬婆龍,威猛的班氏兄弟是獸中王大老虎……飛禽走獸,香花瑤草,大自然有什么生靈,聊齋就有什么相應(yīng)人物。他們是現(xiàn)實生活中真實的人物,又在某個方面隱隱約約地彰顯原型。魯迅先生說她們是“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親,忘為異類”,“偶見鶻突,知復(fù)非人”。蒲松齡寫人和大自然的諧和,寫人和包括狼蟲虎豹在內(nèi)的生物和睦相處,可以算中國最精彩的“綠色環(huán)保”小說。
在前輩作家的妖精體系里,狐漸漸成為最顯赫的角色。在神話傳說里,大禹的夫人涂山氏就是九尾白狐。聊齋《青鳳》里的狐叟自稱是“涂山氏后裔”?!缎杏洝氛f狐五十歲,能變化為婦人;《搜神記》則說千歲之狐,變成美女。六朝小說里的狐仙跟學(xué)者討論深奧的學(xué)術(shù)問題,唐傳奇比如《任氏傳》的狐仙已經(jīng)跟常人無異。蒲松齡寫得最多、最精彩的“妖精”,是狐妖。這些可愛的精靈,每位都有動人故事,每位都有獨特個性:青鳳溫婉可愛,小翠調(diào)皮活潑,嬌娜聰慧美麗,辛十四娘臨危不亂,鴉頭忠貞不屈,還有助夫成才的鳳仙,玩弄男人于股掌之中的恒娘,在關(guān)鍵時刻救情人于水火之中的紅玉、舜華……真是萬紫千紅,而狐女嬰寧是最成功的狐仙形象。
在古代小說里,哭得最美的是誰?紅樓千金小姐林黛玉,什么情況下都能哭,哭得花瓣為她落地,小鳥飛走不忍聽。笑得最美的是誰?聊齋狐女嬰寧。
嬰寧愛笑,無拘無束地笑,無法無天地笑,連結(jié)婚拜堂她都笑得不能行禮。嬰寧是古代小說里笑得最開心的姑娘。她把封建時代少女不能笑,不敢笑,不愿笑,甚至于不會笑的條條框框都打破了。那時的女人只能“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只能笑不露齒,笑不出聲,否則就是有悖綱常,有失檢點,不正經(jīng)。而嬰寧,她面對陌生男子,毫無羞怯地笑,自由自在地笑,任何場合都可以笑,真是任性而為,一切封建禮教對她都不過是春風(fēng)吹馬耳。嬰寧生活在“亂山合沓,空翠爽肌,寂無人行,止有鳥道”的深山,她沒受過封建禮教的毒害,沒受過世俗社會的污染,她像野花一樣爛漫,山泉一樣清澄,山鳥一樣靈秀。

嬰寧
嬰寧愛花。人們常說,馬上看將軍,花間看美人。古代文人愛用花寫女性。崔護(hù)寫“人面桃花相映紅”,李白寫“荷花羞玉顏”。蒲松齡讓花自始至終左右著狐女嬰寧,甚至花決定她的命運。嬰寧一露面,拈梅花一枝,容華絕代,笑容可掬。她看到王子服對自己一個勁地盯著看,笑吟吟地說了句:“個兒郎,目灼灼似賊。”大大方方地把花丟到地上,跟丫鬟有說有笑地走了。嬰寧似乎無意的丟花,其實丟的是愛情信物。王子服撿起花,害了相思病,懷里揣著花,千方百計尋找拈花人。嬰寧再露面,執(zhí)杏花一朵,她爬到樹上摘花,看到王子服,哈哈大笑,差點兒從樹下掉下來。王子服拿出珍藏的花給嬰寧看,嬰寧說:“枯矣,何留之?”王子服說,他保存花是為“相愛不忘”。嬰寧說:“這好辦啊,等你走的時候,讓老奴把園中花折一巨捆負(fù)送之?!蓖踝臃f:“我非愛花,愛拈花之人。”并進(jìn)一步表白,這種愛不是親戚間的愛,而是夫妻間的愛。嬰寧問:“有以異乎?”夫妻之愛和親戚之愛有什么區(qū)別呀?王子服回答:“夜共枕席耳?!眿雽幍皖^尋思許久,回答:“我不慣與生人睡?!眿雽幘谷徽f出這樣的話,表面看,她憨極了,簡直是個傻大姐,實際上她狡黠得很,“憨”是聰慧的隱身衣,嬰寧假裝不懂王子服的愛情表白,是為了讓他把愛情表達(dá)得更熱烈,更赤誠。她說折一巨捆負(fù)送之,就是讓王子服進(jìn)一步把愛拈花之人的話說出來,嬰寧還把“大哥欲我共寢”這句話,當(dāng)著王子服的面說給母親聽,嚇得王子服魂飛天外。其實,她說“大哥欲我共寢”的話時,丫鬟出去了,而她母親是個聾子!聽到這個話而且著急得不得了的,只不過是王子服。嬰寧是在跟王子服做妙趣橫生的愛情逗樂。
古代小說愛情描寫從沒像嬰寧這樣別致的樣式,古代小說人物畫廊從未有過嬰寧這樣的脫俗少女。嬰寧是古代文學(xué)女性形象笑得最爛漫、最恣肆、最優(yōu)美的一個。嬰寧天真爛漫,是真性情的化身,在三從四德肆虐的社會,能允許嬰寧這類人存在嗎?不可能,小說結(jié)尾,因為嬰寧懲罰了輕薄的西鄰子,縣官都放過了這似乎過分的行為,婆母卻狠狠教訓(xùn)了她,說她一個勁兒笑,大失體統(tǒng),差點兒要讓王家媳婦到公堂上丟臉。于是,嬰寧表示:我再也不笑啦。笑姑娘從此永不再笑!即便特地逗她笑,她也決不再笑。一個如此純潔的少女來到如此骯臟的社會,哭還來不及,哪兒笑得出?嬰寧是蒲松齡最喜歡的人物,稱為“我嬰寧”,“笑矣乎我嬰寧”,是聊齋神鬼狐妖藝術(shù)形象的杰出代表。
蒲松齡神鬼狐妖畫蒼生,畫盡人間風(fēng)云圖,聊齋馳想天外的志怪,是滄海桑田的人生,人神交往,人鬼交替,人妖轉(zhuǎn)換,花妖狐魅異化為蕓蕓眾生,構(gòu)成聊齋最和諧的美?!读凝S志異》成為集志怪、神話、寓言于一體的小說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