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悟生活(代序)

人海觀潮 作者:莊建民 著


感悟生活(代序)

胡國華

看了二十五年前的老同事莊建民通過郵箱傳來的書稿,真有些感慨和感動,我追憶起了往事,想起了他豐富而又有些曲折的經歷,覺得為他的這本書,真該寫點什么。

建民是南開大學中文系77級學生。進南開前,他在天津工藝美術設計院工作,在人才濟濟的77級學生中,算得上是基礎較好的一個。1982年,他畢業(yè)分配到了新華社《瞭望》周刊政治編輯室,與我成為同事。我們共事了六年多,相處得很和諧。他性格爽直、待人誠懇,工作認真,業(yè)務精湛,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1988年夏,我調到福建工作,過了兩年多,又轉到廣東任職。自我離開北京,我們見得少了,但一直保持著聯(lián)系。一度,我還想動員他到廣東工作。他因家庭與別的原因,沒有成行。后來,他到新華社香港分社工作了一段時間。再后來,得知他擔任了《中國名牌》雜志的副總編輯。正為他高興時,又傳來了他到深圳一家財經資訊公司當副總經理的消息。聞訊我有些擔憂,他這次轉行轉得太突然也太離軌了,我擔心他適應不了。好在還有一個老朋友和他在一起。

這件事也使我對他有了新的認識,說明他是勇于探索,敢于闖蕩的人,并不滿足于按常規(guī)生活,這正是市場經濟條件下,許多人缺乏的素質。此后,我到深圳,只要有時間,都會和他見個面,詢問一下他的近況。近幾年,因為忙,我們見得少了。此刻,讀了他的書稿,真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對他也有更深了解。

這本名為《人海觀潮》的書,分為“觀時勢風云”、“數(shù)風流人物”、“品人生濃酒”三輯。三十多篇文章,除第二輯中的人物,是他當記者時所寫的外,多數(shù)文章,均系他近年所作??吹贸?,轉行后,他當記者時養(yǎng)成的習慣,并未丟棄,而且因工作生活更加豐富曲折,他對人生有了更深的認識與感悟。

第一輯中的十幾篇文章,多數(shù)是近作,屬雜文和散文。其中的觀察與思考,應該是他轉行后的感悟。他從記者轉變?yōu)槠髽I(yè)經營者后,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百姓,觀察問題的視角,體驗生活的感受,思索人生的方位,已與總自詡為目擊者、觀察家的記者,有很大不同。在《東西方文明價值觀的思考》一文中,他對比東西方文明價值觀的差異,看到近些年由于西方價值觀的影響,我們自己文化中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已經失落了很多。對西方文明中好的一面,學到的不多,而西方早期資本主義的“原罪”部分,卻復制了不少,以至于物欲橫流,人變成了“獸”,精神、信仰長期缺位。他主張,面對中國社會的現(xiàn)狀,面向世界的未來,我們需要以辯證的觀點重新審視東西方文化和價值觀,重新評價兩種文明各自的優(yōu)劣短長,在批判繼承的基礎上,形成信息化時代新的文明、新的價值觀,并使之成為人類共同的目標和行為準則。

這幾年,他對人性的善惡也有較深入的觀察與思考。在《羊性人與狼性人》一文中,他表達了自己的善惡觀。他認為,人性是千差萬別的,如同大千世界動物都有不同的天性一樣。人類社會同動物世界一樣,基本可以分為“食草”和“食肉”兩大類,前者屬防守性人格,后者屬進攻性人格。他這種分類也許并不十分確切,但從字里行間可以看出,他想譴責的是,在物欲橫流的當下,存在的弱肉強食的現(xiàn)象;他想表達的,是對社會弱勢群體的同情。這篇文章與他在深圳期間的經歷肯定有一定關系。

建民文字富有自己的特色,讀來如同聽他在你面前娓娓談天,他生活的體驗,工作的甘苦,人生的感悟,思索的心得,都一一流諸筆端,化為生動的敘述與描寫,引人遐想,發(fā)人深省。相信本書出版后,讀者應和我有同樣的體會。

2013年9月18日

(序作者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高級記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曾任新華社廣東分社社長、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局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