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謝靈運鮑照詩文選評 作者:曹明綱 撰


五柳先生傳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靖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fēng)日。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極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酣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① 何許人:什么地方人。

② 閑靖:安閑平靜。

③ 不求甚解:指不穿鑿附會,刻意求深。

④ 造:到,去。輒:總。

⑤ 吝情:在意,顧及。

⑥ 環(huán)堵:指屋內(nèi)四壁。蕭然:空虛貌。

⑦ 褐:粗布衣。穿:破洞。結(jié):補丁。

⑧ 簞瓢二句:語本《論語·雍也》:“子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焙?,盛食竹器。瓢,舀水用具。晏如,安然自在。

⑨ 黔婁:春秋時魯人,不求仕進。死后妻子說他“不戚戚于貧賤,不忻忻于富貴”(《列女傳》)。

⑩ 戚戚:憂愁不解貌。汲汲:盡力以求貌。二句又見《漢書·揚雄傳》。

極:推究。其言:指黔婁妻之言。儔:類。

酣觴:猶暢飲。觴,酒杯,代指酒。

無懷氏:與下“葛天氏”同為傳說中民風(fēng)淳樸時的上古帝王。

據(jù)沈約《宋書·隱逸傳》及蕭統(tǒng)《陶淵明傳》等書記載,詩人“少有高趣,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時人謂之實錄”,且事在“起為州祭酒”之前,因知它是陶淵明出仕前的一篇早期作品。這篇傳記以自畫像的方式記事立言,真實而又傳神地反映了傳主年輕時貧寒的家境和處之泰然的情懷。你看他盡管家貧,“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fēng)日。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卻全然不以為懷。相反,讀書成癖,卻不求甚解,只求意會;嗜酒成性,而不能常得,逢招必醉;著文成習(xí),又自得其樂,以明心志——一種率真、任性而又豁達、灑脫的情懷,一個“不慕榮利”、“忘懷得失”的高士形象,就這樣通過寥寥數(shù)語,被栩栩如生地傳示了出來,讓人直覺面對的就是性情淳樸的上古遺民。詩人以后的人生道路,雖然曾因迫于生計而不得不違心出仕,但仕而復(fù)隱直至終結(jié)的總體軌跡,則完全實踐了他在這篇短文中所稱許的處世美德,那就是“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因此這篇早期之作,既是陶淵明為人性格特征的真實寫照,同時又是他一生處世的行為準(zhǔn)則。我們今天要走進詩人所處的那個時代和那種生活環(huán)境,要體驗他的感受、了解他的情懷,就不能不由此起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