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是中國文學的源頭,是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文學經典。年代久遠、歷史變遷、文化轉型、語言隔閡等因素,造成了楚辭文本閱讀的障礙。為了切實幫助后人更好地去學習楚辭、欣賞楚辭、研究楚辭,前人已進行了艱辛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我們又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專門編寫了《楚辭精讀》。本教材是“十三五”江蘇省高等學校重點教材。選取了《楚辭》中的重要篇目,力圖通過對楚辭藝術魅力和屈原人格魅力的解讀,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提升學生的人格修養(yǎng),從而使其學識與靈魂的成長皆得裨益。同時,我們樹立科研為教學服務的理念,及時把楚辭研究的新成果融入其中,以新觀點、新方法解讀楚辭,糾正以往學界對楚辭的誤解,重新發(fā)掘楚辭的內涵和價值,從而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學術視野。此外,我們堅持“師生互動”的教學理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根據本教材上所提供的“前人點評”“思考討論”“文史鏈接”等板塊,帶著問題去廣泛閱讀,在廣泛閱讀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力、思維力、感悟力、創(chuàng)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