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避風術(shù)

夢溪筆談選譯(修訂版) 作者:李文澤 譯注


避風術(shù)

沈括是一個留心觀測天象的人。他曾經(jīng)在一次大旱的時候,準確地預報了降雨的日期,從而受到朝廷的重視(見《筆談》卷7第134條)。在本則筆記中,他記錄了一條行之有效的避風術(shù):夏季在江湖間旅行,五更時分即起來觀望天象,必須星月皎潔、天無片云,才可啟程前行,到中午時又得停下。這樣做,就會避免遇到風暴。

從現(xiàn)代氣象學觀點來看,這一記載是有科學道理的。當風暴來臨之前,天空總會出現(xiàn)變化的預兆,例如聚集大量的卷積云、云層色彩灰暗、月光昏黃等。因此只要仔細觀察天象,就可以預測氣象。

江湖間唯畏大風。冬月風作有漸,船行可以為備;唯盛夏風起于顧盼間[1],往往罹難[2]。曾聞江國賈人有一術(shù),可免此患。大凡夏月風景[3],須作于午后。欲行船者,五鼓初起,視星月明潔,四際至地[4],皆無云氣,便可行,至于巳時即止[5]。如此,無復與暴風遇矣。國子博士李元規(guī)云[6]:“平生游江湖,未嘗遇風,用此術(shù)?!?/p>

【翻譯】

江湖間行船就怕大風。冬季大風是漸漸刮起來的,行船可以防備;只有盛夏大風轉(zhuǎn)眼間就刮起來了,行船往往遇難。曾經(jīng)聽說江湖上商人有一個方法,可以避免這種危險。大凡夏天的暴風總是在午后才興起。要行船的人,五更初就起來,看天空如果星月皎潔,天際四周直到地面都沒有云氣,就可以行船了。到巳時時分便停下來,這樣就不會與暴風遭遇了。國子博士李元規(guī)說:“我平生在江湖上游歷,從未遇過暴風,就是使用了這一方法。”

[1] 顧盼:向前后周圍看。這里指時間極為短暫。

[2] 罹(Ií離):遭遇。

[3] 風景:指刮風時的景象。

[4] 四際:這里指天空的四周。

[5] 巳(sì寺)時:古人用地支來記時,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巳時相當于午前9時至11時。

[6] 國子博士:古代國家最高學府國子監(jiān)的教官。李元規(guī):宋代人,生平事跡不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