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釋前嫌
話說胡林翼、郭嵩燾聽聞曾、李之間的矛盾后,非常吃驚,出于好意,于是通過各種渠道極力從中勸解和斡旋。
胡林翼,湖南人,時任湖北布政使,系道光十六年的進士出身,跟曾國藩是老鄉(xiāng),又是李鴻章的朋友。郭嵩燾呢,當(dāng)時在曾國藩處做幕僚,是和李鴻章同一年中的進士。胡、郭二人私交甚篤。那么,作為曾、李兩人親近而信任的胡、郭二人又能否使兩人冰釋前嫌,再續(xù)師生緣呢?
細思當(dāng)初當(dāng)日,曾、李撕破了臉皮,曾國藩曾氣憤不已地對下屬說:“不明大義!不達事理!此君難于共患難。”
李鴻章也曾氣憤對他幾個要好的朋友說:“我原以為曾國藩是個正人君子,沒想到他氣量這么小。單是氣量小就算了,卻又忘恩負義。李元度曾經(jīng)救過他的命,是他的救命恩人,如今只是犯了點小錯誤,曾國藩就要彈劾他,要置他于死地。這種人實在不能與之共事。”
再后來,李鴻章出走以后不久,曾國藩將湘軍大營遷往安徽祁門駐扎。果然遇到了太平軍的侵擾和突襲,搞得他狼狽不堪,幾次又想投水自盡、懸梁上吊。這時候,他才又憶起李鴻章的種種好處來,覺得當(dāng)初不應(yīng)該那么沖動,說了那些狠話,失去了李鴻章如同失去了左膀右臂。
而李鴻章離開曾府之后的生活與仕途又如何呢?
李鴻章離開了湖南,回到了安徽老家。此時的安徽,廬州府下轄的區(qū)域,已是人心惶惶。而這一年,李鴻章的父親李文安,也已垂垂老矣。李文安是在兒子之前回到老家安徽督辦團練的,后來也以失敗告終。暮年老人,整日為太平軍的侵擾和肆虐而憂心忡忡,悶在家里喝酒。一次醉酒之后,不幸跌倒,竟不治而氣絕身亡。
時值兄長李翰章從南昌回來吊喪,繼又奉曾國藩之命去南昌總核糧臺報銷,走投無路的李鴻章便和母親、妻子等人跟隨李翰章一同前往南昌生活。
這是李鴻章一生中一段特殊的時光。南昌是個小地方,這里也沒有人再來打擾他。他聽不到太平軍與綠營兵的刺刀對抗和廝殺,聽不到湘軍訓(xùn)練營的吼喊聲,也再收不到北京政府方面那些看來根本毫無道理可言的詔令。
日子清幽自在,山靜恰似太古,無聲無響。每天好吃好喝。
早晨起來,出去散步。驟雨初晴的南昌,空氣自然清新。他走一段路,看樹,看風(fēng)景,看大街上來往穿梭的行人步履匆忙。不知道是因為以前的工作和生活太忙,還是因為他太閑了,在能夠極目遠眺的世界里仿佛只有他一個閑人。回家,坐在臨窗的桌子前讀書習(xí)字,在最紛亂復(fù)雜的環(huán)境里,李鴻章強迫自己做著這些最是怡心靜氣的事情。
母親健在,妻子通情達理,子女承歡膝下。這樣的一副美好景致,委實是不可多得的幸福。
短暫的停留過后,日子一久,內(nèi)心就變成了徹底的虛空。
李鴻章依然沒有忘記當(dāng)初的追求。他隱隱覺得自己不能在兄長的庇護下過一輩子。那根本不是他的初衷。度了一段閑散安逸的時日,似乎記憶中那個爭強好勝的熱血青年,又逐漸復(fù)活。
國難當(dāng)頭,翻來覆去地想過,他不能只是一味地逃避。逃避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也不能剿殺太平軍一兵一卒,這樣反倒會助長他的消極情緒,助長敵人的囂張氣焰,讓他不停地失望,墮入暗地,自我懷疑,甚至于自暴自棄。
掐指一算,賦閑在家,似乎已有一年之久。
于是,李鴻章在心里盤算著自己可能的去處,就給身在福建的朋友沈葆楨去了一封信。聽說閩地官場新近有了空缺,他透漏自己想去福建補缺的意思。沈葆楨回信說,福建政局糜爛腐朽,并沒有多少發(fā)展前途。
再次走投無路的李鴻章,又想到了湘軍大營,想到了他的老師曾國藩。
他想回去。只有回到湘軍幕,在那里待著,學(xué)著,熬著,到一定時間,才能有出頭之日??墒且幌肫甬?dāng)日之事,李鴻章還是不由得心悸。他后悔當(dāng)初意氣用事,跟老師曾國藩翻臉,彼此不再信任。怎么才能回去?他能回得去嗎?李鴻章懊惱不已。
時值胡林翼、郭嵩燾從中斡旋,有意讓師徒二人和解,正是愁苦的李鴻章覺得時機來了,找了個臺階,就去了一封信給曾國藩。信寫得誠懇端正,表達悔意,他盡量把姿態(tài)放得很低,字字句句,好像一個做錯了事的孩子被老師要求寫出來的檢討。
學(xué)生已經(jīng)低頭認錯,當(dāng)老師的當(dāng)然也應(yīng)該大度一點。
曾國藩回信,信中也流露出了歉意:“當(dāng)日之事,我乾坤獨斷,沒有聽從少荃你的意見,導(dǎo)致湘軍大營接連被敵軍突襲。太平天國的忠王李秀成率兵直逼祁門,湘軍遭遇重創(chuàng),實在是我的過錯?!?/p>
收到回信,李鴻章無比感動,念及以往曾國藩對他的知遇之恩,于是不再計較什么,打包好了行李,匆忙跟家人告別,然后馬不停蹄地從南昌回到了湖南湘軍大營。
1861年,李鴻章再次回到曾府,二人不計前嫌,又開始了親密的合作。
在這以后,李鴻章盡量壓制自己的個性,虛心求教,變得更加成熟和理性。在曾府,他得到了系統(tǒng)的培訓(xùn)和歷練,為日后的輝煌奠定了扎實的基礎(chǔ)。
除了自己的本行不放,起草書牘,學(xué)習(xí)傳統(tǒng)知識,親歷軍事指揮,擔(dān)任軍事指導(dǎo)外,李鴻章還偷偷學(xué)到了些許曾國藩的為人處世之道。
比如,曾國藩常說:“成大事者,必先勇于任事,挺身入局。”
比如:“謙懷相待,是人際的破門之術(shù)。”
比如:“先靠自己,別人才靠得住?!?/p>
比如:“勤字是護官之符,立命之根?!?/p>
……
李鴻章默默銘記,默默實踐,在后半生的仕途生涯中,曾國藩于平日實踐中總結(jié)出的這些寶貴經(jīng)驗、金玉良言讓他少走了許多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