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初露鋒芒

李鴻章傳 作者:王偉 著


初露鋒芒

李鴻章最初在曾府做事,得到曾國藩的賞識,還是因為一篇奏章。

初來乍到的李鴻章,寫了一篇區(qū)區(qū)六百多字的奏章,參倒了一個家世背景非常顯赫的官員。這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非議。也因為這件事情,才讓曾國藩開始對李鴻章另眼相看,覺得他這個學生李鴻章絕非等閑之輩。覺得他傲是傲,但是真有那么一點傲的資本。

事情的經(jīng)過是這樣。

同治元年,聲勢浩大的太平天國軍隊和清兵在安徽定遠、壽州等地相遇。當時,時任安徽巡撫的翁同書棄城而逃。太平天國軍隊等于是不戰(zhàn)而勝,輕而易舉地獲得了安徽當?shù)睾脦鬃浅亍?/p>

一時之間,輿論嘩然。這件事情很快成為朝廷關注的焦點和熱點話題。

安徽巡撫翁同書棄城遁逃,弄得人心惶惶。曾國藩想針對這件事情上奏朝廷,發(fā)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他對翁同書的所作所為十分鄙視,但又苦于翁家家世顯赫,不知道奏折該怎么寫。

當時,翁同書的父親翁心存正處高位。翁同書的弟弟翁同龢又是同治皇帝的老師,非常受人尊敬和愛戴。翁同書如此顯赫的家世背景,讓曾國藩很為難。他想?yún)⑽掏瑫槐荆峙乱驗檫@樣使他成為眾矢之的,于是靈機一動,把這個難題交給了他的門生。

曾國藩給他幕下的學生出了一道命題作文——《參翁同書篇》,讓他們各自獨立完成,分頭去做。

這些學生里面當然包括李鴻章。心知肚明的李鴻章當然不會錯過這個展露才華的機會。

拿到題目以后,李鴻章略作沉思,心里即刻就有了定論,也有了清晰的思路。李鴻章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作文。文章里,他還跟以前那樣,有點狂放,有點傲,侃侃而談,妙筆生花。

后來,曾國藩拿到這些學生作業(yè)逐一翻看,其中一篇,突然讓他眼前一亮。

這就是李鴻章所寫的《參翁同書篇》,這篇文章只有區(qū)區(qū)六百多字,但句句屬實,字字鏗鏘有力,力透紙背,對翁同書口誅筆伐,讀來似乎會讓人神共憤。

身為封疆大吏,當為朝廷存體制,兼為萬古留綱常。今日不為忠言,畢生所學何事?……軍興以來,督撫失守逃遁者皆獲重譴,翁同書于定遠、壽州兩次失守,又釀成苗逆之禍,豈宜逍遙法外?應請旨即將翁同書革職拿問,敕下王大臣九卿會同刑部議罪,以肅軍紀而昭炯戒。臣職分所在,例應糾參,不敢以翁同書之門第鼎盛瞻顧遷就。是否有當,伏訖皇上圣鑒訓示。

曾國藩看出了這份奏折的高明之處,不僅因為李鴻章痛陳翁同書的若干罪狀,言之鑿鑿,還因為結尾那句“不敢以翁同書之門第鼎盛瞻顧遷就”。一句話,讓朝廷斷了為翁同書開脫罪名的念想,委實是殺人不見血的絕妙招數(shù)。

讀畢奏章,曾國藩連連贊嘆,對李鴻章豎起了大拇指:“少荃,才可大用!才可大用!”

后來,這篇奏章被曾國藩呈送給了朝廷,沒有再做任何修改。

也是因為這篇奏章,曾國藩輕而易舉地參倒了棄城逃遁的安徽巡撫翁同書。翁同書被革職拿問,移交刑部議罪。這里面李鴻章的功勞居多。

當然,也是因為這件事,年紀輕輕鋒芒畢露的李鴻章就此與翁同書以及翁同書的弟弟翁同龢結下了很深的梁子。

等到后來李鴻章創(chuàng)建北洋艦隊時,翁同龢憑借手中權力,從中作梗,多次故意拖欠、克扣北洋艦隊的軍費,處處與李鴻章為難,跟李鴻章作對。

李鴻章善寫奏章,一方面是因為天賦使然,另一方面得益于他在曾府長時間的勤學和苦練。這項技能,成為他后來的一個核心競爭力。李鴻章撰寫的奏章,文辭通達,條理清晰,總是能夠切中要害。

因此,在翰林院任職的最初幾年,李鴻章獲得了好多人的賞識。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