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三則

圍爐夜話 作者:[清] 王永彬 著


第一三則

伍子胥報父兄之仇而郢都滅[1],申包胥救君上之難而楚國存[2],可知人心之恃也[3];秦始皇滅東周之歲而劉季生[4],梁武帝滅南齊之年而侯景降[5],可知天道好還也[6]。

【注釋】

[1]伍子胥(?—前522):春秋時期軍事家,楚國人,名員。父兄被楚平王殺害,他投奔吳國,吳國封以申地,因此被稱為申胥。他發(fā)誓滅楚,和孫武共同輔佐吳王闔閭伐楚,五戰(zhàn)之后攻破楚國都城,掘楚平王之墓,鞭尸三百以復(fù)仇。后來吳王夫差打敗越國,越國求和,伍子胥進諫,夫差不從,聽信讒言,逼迫伍子胥自殺。

[2]申包胥:春秋時期楚國大夫,又名棼冒勃蘇,與伍子胥友好。伍子胥因為父兄被害,逃奔吳國,對申包胥說自己一定要滅掉楚國,申包胥表示自己一定能興復(fù)楚國。后來伍子胥伐楚攻入郢都,申包胥到秦國求救,于秦廷痛哭七個晝夜,秦國最終出兵救楚,打敗吳軍,楚昭王要賞賜,申包胥逃走不接受。

[3]恃:依靠,憑借。

[4]滅東周者為秦昭襄王,不是秦始皇,作者記載有誤。劉季,即漢高祖劉邦,字季。

[5]梁武帝,蕭衍(464—549),南蘭陵郡武進縣東城里(今江蘇丹陽)人。漢相國蕭何第二十五世孫。在位初期頗有政績,晚年奢靡而佞佛,后在“侯景之亂”中被困死在臺城。侯景(503—552),南朝梁懷朔鎮(zhèn)(今內(nèi)蒙古固陽東北)人,字萬景。初為北朝爾朱榮手下將領(lǐng),后來歸高歡。高歡死后,依附梁,被梁封為河南王。后來起兵叛亂,攻破建康,將梁武帝蕭衍在臺城困死。侯景自立,稱漢帝。他率軍到處燒殺搶掠,長江下游地區(qū)深受其害,史稱“侯景之亂”。后來被梁朝大將陳霸先、王僧辯擊敗,逃亡時被部下所殺。

[6]天道好還:指天理循環(huán),報應(yīng)不爽,天可以主持公道,善惡終有報應(yīng)。

【譯文】

伍子胥發(fā)誓為父兄報仇并最終攻破楚國都城郢都,申包胥救楚國君王于危難并最終保全了楚國,由此可以知道人的內(nèi)心力量之大是足以憑依的;秦始皇滅掉東周之際劉邦出生,梁武帝滅掉南齊之時侯景降世,由此可以知道天理循環(huán),報應(yīng)不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