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提高課程質量 踐行育人使命

立德樹人:清華大學教書育人研討會30周年紀念文集 作者:韓景陽 李淑紅 主編


提高課程質量 踐行育人使命

李俊峰

教學既是科學,又是技術,也是藝術!洞察科學規(guī)律,需要長期潛心鉆研;掌握技術,需要長期經驗積累;藝術創(chuàng)作需要激情,充滿激情的人在不知不覺中投入大量精力。因此,作好教學工作,一定需要教師長期不懈地、全身心地投入。我承擔過9門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累計講課2000多學時,平均每學年授課100多學時,其中60%的課時是講授大學二年級的基礎課。學生在評教中寫道: “李老師講課時感覺像和朋友交談,極富睿智和人格的魅力,講課生動而又不失難度,非常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苦澀難懂的理論力學在他的講解之下變得生動、有趣、易懂?!?/p>

當然,保證投入足夠的精力只是作好教學工作的必要條件。教好一門課還需要認真處理好一系列問題。

第一,要處理好教學與科研的關系,使教學科研相長。教師從事科研工作,是提高教學水平的基礎,是充實更新教學內容的源泉。優(yōu)秀教師傳授的是課程的精華和進一步獲取知識、創(chuàng)造知識的能力,優(yōu)秀學生追求的是對課程的融會貫通、靈活運用、創(chuàng)新探索。教師親身參與科研實踐,就會在教學中自然地流露自己的研究心得,講課更加得心應手。我的科研是從事航天動力學與控制研究,主持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863”課題、總裝預研等30多個項目,成果應用于通信衛(wèi)星、“神舟”飛船交會、航天員出艙等,因此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軍隊科技進步獎。這可以為課堂教學提供一些鮮活的工程實例,比如以大型衛(wèi)星為例,介紹質點模型、剛體模型、撓性體模型、充液體模型的適用條件,將衛(wèi)星編隊飛行動力學建模轉化為理論力學習題。

教學對教師提高科研能力具有正反饋。講課訓練了教師邏輯嚴謹、重點突出的科學思維能力,使其在科研中善于理清思路、抓住關鍵。備課訓練了教師深入剖析復雜問題,把復雜問題轉化為簡單問題的能力,使其在科研中善于突破難關。教學訓練了教師的表達能力,使其在學術交流、撰寫論文和申請項目時受益匪淺。我本人曾多次體會過“講問題清晰”對申請項目的好處。

第二,對于量大面廣的基礎課,要處理好教學隊伍的穩(wěn)定與提高的問題。研究型大學要求教師教學與科研并重,教學團隊中已經沒有專職教學的成員,教師要同時承擔基礎課、專業(yè)課和科研工作。十幾年前我剛接任理論力學課程負責人時,面臨最大的問題是教學隊伍的經驗不足,老教師集中退休,所有在崗教師講授這門課的時間都不超過2年,平均每人承擔180名學生的教學工作。十幾年來,我們經常組織教學研討和經驗交流,請有經驗的退休教師聽課,并指導青年教師把握教學內容、傳授講課技巧。鼓勵青年教師根據自身科研特點、優(yōu)勢,形成各自的特色。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教學效果穩(wěn)步提高。團隊中各具特色的教師,可以滿足不同專業(yè)、不同層次學生的選課需求。目前理論力學主講教師隊伍由6名教授、2名副教授和2名講師組成,實驗教學隊伍有1名教授和2名高工。教學隊伍正處于最佳時期。至今理論力學教師中已有6人獲得“清華大學青年教師教學優(yōu)秀獎”,在教學評估中有4人多次進入全校前5%,近年來發(fā)表教學研究論文20多篇。2008年獲得“國家級教學團隊”稱號。

第三,經典課程內容和體系的改革,是大學基礎課程面臨的難題。為了給學生留出更多的時間自主學習,像理論力學這樣的專業(yè)基礎課被大幅削減學時,在10年中從128學時,逐步減少到64學時。面對這樣的趨勢,我們積極思考和探索,尋找“減學時但不減核心內容、不降低教學質量”的方法和途徑。經過10年左右循序漸進式改革探索,我們以現(xiàn)代的視角審視經典課程,通過梳理課程核心內容,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體系,借助大學物理和高等數學的平臺,構建了牛頓力學與分析力學并重、以動力學為主線的新體系。增加反映近代科技成果的新內容,引入工程應用實例和身邊的生活實例,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理論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近年來,在全國力學競賽中,清華學生的理論力學筆試成績、動手實踐競賽,都保持明顯的領先優(yōu)勢。后續(xù)專業(yè)課的任課教師也對理論力學的教學效果給予充分肯定。2004年獲得國家級精品課程、北京市教學成果二等獎;2008年獲得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2009年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第四,要處理好教學和育人的關系。教學育人是一個整體,教學是為了育人,育人寓于教學過程。這雖然是老生常談,真正做到卻很不容易。教師的品德和學識修養(yǎng)隨時隨地會流露給學生,不知不覺中影響學生的成長。我曾有一個學生,他的職業(yè)目標是航天工程師。但是當他學習和研究遇到具體困難時,比較喜歡退縮,甚至想放棄學業(yè)。我經常約他答疑和討論,耐心開導他,幫他一個個分析具體困難,一起討論、尋找解決方法,無論如何都不讓他選擇放棄。在這個過程中幫助他樹立信心,培養(yǎng)他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明白,這個艱難的過程對他將來從事航天設計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磨煉。只要教師不放棄,學生就有成才的希望。他最終如愿以償成為一名航天工程師。

教育是百年大計,關系到國家民族的未來與希望。胡錦濤總書記在清華百年校慶大會上的講話指出: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笨倳浵M處煛扒袑嵓缲撈鹆⒌聵淙?、教書育人的光榮職責,以高尚師德、人格魅力、學識風范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边@高度概括了國家對我們高校教師的希望和要求,需要我們時刻對照檢查,并將成為不斷激發(fā)我們前進的動力!

作者簡介

李俊峰: 航天航空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教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