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西江月

宋詞三百首 作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編;凌楓 等 注


西江月

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青煙翠霧罩輕盈,飛絮游絲無定。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

【譯文】

柔發(fā)松松地挽成髻鬟,淡淡抹些脂粉,何用精心打扮。翩然起舞,綠衣猶如一團青煙,舞姿同楊花游絲一般輕靈飄展。早知只有一回見面,何如當初不見?如今一顆心念念難忘,還不如不起波瀾。歌舞散后,酒意也醒了一半。夜深了萬籟寂然,只有明月斜斜地照著深院。

【注釋】

⑴寶髻:美麗的發(fā)髻。

⑵鉛華:脂粉。

⑶游絲:空中飄浮的蟲絲。

⑷笙歌:奏樂唱歌。

【品賞】

作者在一次宴會上見到一位歌女,不禁萌生愛意。這首詞便表達了真率的感情。上片正面描寫所遇的這位歌女。起首一聯(lián)對句,寫出她的儀態(tài)。她沒有濃妝艷抹,著意修飾,而是本色天然?!八伤伞薄ⅰ暗彼淖?,不僅勾畫了一名不重鉛華、淡掃蛾眉的美人形象,而且表現(xiàn)出她清雅絕俗、天真隨意的氣質(zhì)。三四兩句寫她翩翩起舞,“青煙”句使用暗喻,著重于體態(tài)的輕盈;“飛絮”句使用明喻,著重于舞姿的優(yōu)美。輕歌曼舞,令作者一見傾心,而宴會上同一名歌女的邂逅,自然不會有什么結(jié)果。下片省略了邂逅的結(jié)局,徑行吐訴對她的思念?!跋嘁姟眱删?,語淺情深。前句謂見后反惹相思,不如當時不見;后句謂人還是無情的好,免得為多情而煎熬。兩句是理語更是情語,是決絕語更是相思語,反襯出這位姑娘的迷人與可愛,更表現(xiàn)出作者的鐘情與悵惘。歇拍兩句轉(zhuǎn)出作者現(xiàn)時的孤獨,以“深院月斜人靜”的景語戛然作結(jié),令人聯(lián)想起《紅樓夢》“識分定情悟梨香院”一回中寶玉的感受。這首詞的上片寫女子,風姿宛然;下片抒情感,性靈流露。詞中所體現(xiàn)的真摯,尤其打動人心。

【作者素描】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謚文正,夏縣(今屬山西)涑水鄉(xiāng)人,世稱涑水先生。宋仁宗寶元二年(1039)進士。官至左仆射兼門下侍郎,贈太師、溫國公。為北宋著名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有《資治通鑒》、《司馬文正公集》。存詞僅3首,俱見真性情。

(穆儔)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