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木蘭花

宋詞三百首 作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編;凌楓 等 注


木蘭花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浮生長恨歡娛少??蠍矍Ы疠p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譯文】

東城里越來越感到春天的氣息,紗綢般的波紋迎接著畫船的游弋。綠楊如煙,襯著幾朵朝云輕快地浮起,綴滿花朵的紅杏枝上鬧騰著春意。這忙碌的一生總恨歡娛無幾,豈肯吝惜千金而把快樂輕棄?為你舉杯向夕陽進勸一語:在黃昏的花叢間多留一會,莫要忙著離去。

【注釋】

⑴縠(hú)皺:有細勻皺紋的紗。這里形容水波細勻。棹(zhào):船槳。這里代指船。

⑵浮生:人生。因人生無常,故云。

⑶肯:豈肯。

⑷且向句:本唐李商隱《寫意》“日向花間留返照”句。

【品賞】

本詞詞牌一作《玉樓春》,題《春景》。詞寫作者在城東湖上游春時的所見所感。上闋寫景:已經(jīng)入春,風景日漸變得美麗。和風吹拂下,水波細勻。船行湖上,看岸邊景色,春意盎然,綠楊似煙,紅杏綻放。雖然寒意尚未退盡,但春天的喧鬧已使人不覺得這絲絲寒意。這里,一個“鬧”字,運用通感手法,借聽覺感覺寫視覺所見,生動傳神地寫出了春天充滿生機的景象及其帶給人們的喜悅感受,歷來為人們所激賞。清人劉體仁云:“一‘鬧’字,卓絕千古?!保ā镀唔炋迷~繹》)王國維說:“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保ā度碎g詞話》)。作者也因此被時人稱為“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下闋由景入情,情因景生,格調(diào)隨之一變,由對春景的贊美聯(lián)想到春光易逝,而興起人生苦短、歡娛恨少的感嘆。這也是歷代詩人常有的感嘆,唐代李白就有“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之句。人生的這種無奈是無法擺脫的,詞人也只能做到借酒澆愁,及時行樂,抓住大自然中這一美麗時刻,留下生命中這一段歡樂的記錄。詞人的感情是理智的,因此使全詞呈現(xiàn)出閑雅的風格。全詞著墨不多,而描景生動、寫情真切,情景的過渡十分自然。

【作者素描】

宋祁(998—1061),字子京,安州安陸(今屬湖北)人,后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進士。累官知制誥、工部尚書、翰林學士承旨。曾修《新唐書》列傳。卒謚景文。有《宋景文集》,詞僅存6首。

(高克勤)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