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
六曲闌干偎碧樹⑴,楊柳風(fēng)輕,展盡黃金縷⑵。誰把鈿箏移玉柱⑶?穿簾海燕雙飛去⑷。滿眼游絲兼落絮⑸,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⑹。濃睡覺來鶯亂語,驚殘好夢無尋處⑺。
【譯文】
綠樹緊挨著曲折的欄桿,清風(fēng)吹拂著楊柳,將嫩黃的柔條盡情呈展。是誰把精美的玉箏款款奏彈?穿過珠簾,飛出了成雙的紫燕。濛濛的蛛絲和楊花飄舞滿眼,清明時節(jié)紅杏開綻,一場小雨短暫。從熟睡中睜開眼睛,滿耳鶯聲啼囀;是它們驚醒了我,再也找不回好夢的片斷。
【注釋】
⑴偎:緊貼,挨著。
⑵黃金縷:比喻新長嫩葉的柳條。
⑶鈿箏:用金銀、貝殼鑲嵌的箏。移玉柱:即彈奏箏。
⑷海燕:燕子的別稱。古人認(rèn)為燕子產(chǎn)于南方,渡海而至,故稱。沈佺期《古意》:“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瑇瑁梁?!?/p>
⑸游絲:飄浮的蛛絲。
⑹一霎:很短的時間。
⑺濃睡二句:暗用金昌緒《春怨》“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詩意。
【品賞】
這是一首傷春懷人之作。上闋寫景。起首三句乃闌外景:欄桿則“六曲”,樹則“碧”,風(fēng)則“輕”,縷則“黃金”,極盡春之形態(tài),含富貴相。“誰把”二句乃簾內(nèi)景:鈿箏一聲,驟驚雙燕,靜中極微妙之興象。闌外楊柳如絲,簾內(nèi)海燕雙棲,構(gòu)成極富麗又極幽靜之景象。下闋前三句仍是景語:簾外“游絲”更兼“飛絮”,惹動了那人的繚亂春愁;一陣急促的清明雨,打落了盛開的杏花,這更使那人增添了傷春之嘆。“濃睡”二句寫人,化用金昌緒《春怨》詩句:整日凄清,原無歡意,只有在春夢中得到歡愉,可是不懂事的“黃鶯”在那里“亂語”,驚卻好夢,唯留下無邊的悵惘和迷茫。上片,春在闌外和簾內(nèi);下片,春在眼底和耳畔。上片用暖色調(diào),春光明媚,以樂寫哀;下片則是冷色調(diào),游絲落絮,雨打花殘。上片的暖色調(diào)與下片的冷色調(diào)形成強(qiáng)烈的對比,情感加深。無論是明媚亮麗的春色,還是落花粘絮的雨景,全都成了激惹那人陣陣愁緒的觸媒。全詞語言極明麗,而用意極婉曲,通篇沒有一個愁字,而這愁卻是那么深刻地描繪出來,無難怪譚獻(xiàn)評此詞如“金碧山水,一片空濛”(《復(fù)堂詞話》)。
(查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