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
鎮(zhèn)日無心掃黛眉⑴,臨行愁見理征衣。尊前只恐傷郎意⑵,閣淚汪汪不敢垂。停寶馬,捧瑤卮⑶,相斟相勸忍分離⑷?不如飲待奴先醉⑸,圖得不知郎去時。
【譯文】
連日來我再沒有梳妝的念頭,臨期見他整理行裝,更是滿腹憂愁。別筵上只怕增加他的難受,汪汪的淚水噙在眼里,不敢淌流。跨下駿馬,玉杯重操在手,互相斟酒相勸,怎忍就此分首?不如讓我先喝醉酒,免得親眼看見情郎離走。
【注釋】
⑴鎮(zhèn)日:整日,連日。
⑵尊:酒樽,代指筵席。
⑶瑤卮(zhī):玉杯。
⑷忍:怎忍。
⑸奴:舊時年輕女子的自稱。
【品賞】
此詞以女子的口吻抒寫離恨。她從得知郎君打算出行之時便種下愁恨,雖已有了心理準備,臨到目睹“整行李”,仍禁不住萬箭攢心?!版?zhèn)日”、“臨行”的一對時間狀語,如鏡頭搖近,使離愁越來越放大,越來越真切。接著用了兩組特寫:一是在別筵上“恐傷郎意”而強抑悲淚,二是在送行處“相斟相勸”而難分難舍,無不情真意摯,令人酸鼻。結(jié)末兩句更是異峰突起:“不如飲待奴先醉,圖得不知郎去時”,女子以這種匪夷所思的對策來抵御離愁,凄婉至極。全詞以前兩句先作鋪墊,以下步步深入,將女主人公的款款深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凄美靈動,不愧為情詞中感人肺腑的力作。元曲中有一首無名氏的《天仙子》:“臨行愁見整行李,幾日無心掃黛眉。不如飲的奴先醉,他行時我不記的,不強似眼睜睜兩下分離。但去著三年五歲,更隔著千山萬水,知他甚日來的?”全從本詞改編。由此可見此作在民間流傳的廣遠。
【作者素描】
夏竦(984—1050),字子喬,謚文莊,德安(今屬江西)人。初以父蔭補官,后以詩謁宰相李沆而得宋真宗賞識。仁宗朝擢為宰相,封英國公?!端问贰氛f他“材術(shù)過人”,但“傾側(cè)反復(fù),世以為奸邪”。有《夏文莊集》,僅傳輯本。今存詞2首。
(余霞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