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問 “鐵檻寺”與“饅頭庵”是生死極限嗎

紅樓五百問 作者:王家惠


第九十問 “鐵檻寺”與“饅頭庵”是生死極限嗎

鐵檻寺是賈家寄靈之所,饅頭庵是鳳姐下榻之處,兩處相隔不遠(yuǎn),兩處的名字出處,通行本有很好的注釋,都來自一句古詩“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后來進(jìn)入大觀園的妙玉也最愛這句詩,乃至自稱“檻外人”。

如果把鐵檻視做生之界限,那么饅頭庵就是死之歸宿,曹雪芹把這樣兩個地方放在一起,讓書中兩個最主要人物活動一番,不可能沒有深意。

剛剛把可卿的靈柩寄放在鐵檻寺,王熙鳳就住進(jìn)饅頭庵,此時的鳳姐兒可謂志得意滿,風(fēng)頭正健。她剛剛主持了四十余天浩大喪事,賈府上下,交口稱贊,能力才華得到充分展示,威信空前提高。她有些目空一切了,以為自己什么事情都能辦,“憑你什么事,我說行就行”。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她便遇到了靜虛老尼,這個“禿歪辣”確實歪辣得可以,她要拿一件人命關(guān)天的事情請鳳姐兒來幫忙。她先用軟語試探,遭到拒絕后,又用激將法勾起鳳姐的興頭,再用大筆銀子堅定鳳姐的決心,最后用一番奉承話滿足鳳姐的虛榮。自謂聰明過人的王熙鳳,就在這一步一步的奸詐誘引之下,自己鉆進(jìn)了一個死套兒。她連陰司地獄都不怕,何況人間官府?只幾句話,就取了兩條年輕的性命,而這不過是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與財勢欲。她在饅頭庵里做這等事,分明是在“作死”。她已經(jīng)走進(jìn)墳?zāi)箙s還不知,把墳?zāi)巩?dāng)作展示能力施展抱負(fù)的平臺。目前我們還很難猜度鳳姐最后的命運途程,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在她生命的后半段,這個饅頭庵與這個靜虛老尼肯定還會出現(xiàn),那兩個冤死的青年也不會白死,肯定會成為造成鳳姐兒最后滅亡的重要原因。生命最輝煌的時刻往往與死亡同時降臨,人們卻往往把死神的敲門聲當(dāng)作擁戴的掌聲。

秦鐘也在饅頭庵里找到了歸宿。他原本抱怨“貧富限人”,在寶玉面前深感慚愧??僧?dāng)他進(jìn)入賈家學(xué)堂,住進(jìn)榮府的深宅大院,他似乎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地位,以為那貧富界限已被他打破,已經(jīng)闊步邁上更高的層級,也有些得意忘形起來。他不但在學(xué)堂里與那香憐玉愛勾搭,還膽大包天到在賈母的房中摟著小尼姑智能做那曖昧之事。在賈府,唯有他做出了這種難以想象的事情。秦可卿是他的姐姐,在送靈人中,他是唯一的家系至親,可是他毫無悲傷之色,更無悲傷之情,來到饅頭庵里,尋智能做那風(fēng)流繾綣之事。這不但在舊日禮法中悖逆天倫,就是在通常人情中也太過分了,他也是在“作死”。他在墳?zāi)估飳g作樂,把死亡之地做了高唐十二峰,把骷髏做了鴛鴦?wù)?。人生歡樂達(dá)至極點,接下來,就是一落千丈的死亡深淵。

賈寶玉則在墳?zāi)怪袣v經(jīng)生死極限而渾然不覺,要覺悟,須待今后漫長的時日中回思咀嚼。一方面是俗世世界權(quán)勢欲的高度釋放,一方面是情感世界情欲的最后噴發(fā),他在兩個世界中天真無邪地游走。一種純情,兩種欲望,涇清渭濁,歷歷分明,他在生死之間嘻笑自若。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態(tài),我們只能叫作“平常心”。這個詞如今已經(jīng)被人用濫,在俗人眼中口中,那不過是萬念雜陳之肉團(tuán)心而已。實際上那是指無染污、無造作、無分別、無對待的本真之心。這顆心本來具有,人人俱有,但因無明障蔽,欲念雜陳,因而迷失無所。只要看破萬象,放下生死,就可一悟頓超,直指心源。但是眾生迷妄,認(rèn)假為真,執(zhí)著于俗世雞蟲得失,瞬間苦樂,流蕩游走,迷途不返。曹雪芹生恐凡愚讀者不知此意,特地在此前安排了寶玉在村莊之中與二丫頭的一段說不明道不清的情愫,告訴人們只要依著本真之心本真之情,人間便是天堂,即使人間不容此情,離恨天上尚有存身之地。寶玉正是靠這一個情字,與佛家的本真之心劃清了界限。佛家的平常心是空寂之心,如一面鏡子,本身無物,卻映照萬物。中國人來了是中國人,外國人來了是外國人,來了不迎,去了不送,如如不動,了無一物。寶玉的本真之心卻是一種純情,如一股鮮活的泉水,在天地之間自由地流淌,落葉塵埃,渣滓濁沫,都可以廁身其中,但無損它的鮮活與流動。它本身就是一種清潔劑,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可以洗去山川大地千百年累積的塵垢,洗出一片嶄新的天地。在這樣一種純情面前,無有高下,無有分別,無有對待,天地萬物,都為情生,都為情滅。生為情,滅為情,既有情在,則無有生滅,無有生死。與其說人之初性本善,不如說人之初情本真,那個時候欲與情沒有分別,善與惡沒有分別,統(tǒng)是一片本真狀態(tài)。到后來,財產(chǎn)出現(xiàn),權(quán)勢出現(xiàn),地位出現(xiàn),身份出現(xiàn),人世間便成一片你爭我奪、互相占有的欲望之海。人的未來應(yīng)該是什么樣?曹雪芹在鐵檻寺與饅頭庵之間,在生與死的界限之間,為我們演說清涼法音,那仍然是一片純情的世界,欲與情歸為一體,善與惡歸為一體,泯沒一切高低貴賤身份地位的分別,人們因情而永生。

可惜,此情仍然不為俗世癡愚之人所領(lǐng)悟,所以曹雪芹讓寶玉在饅頭庵之中按住正在與智能風(fēng)情萬種的秦鐘,他按住的是滑向死亡的腳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