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說魯山

尷尬人生(下) 作者:袁占才 著


說魯山

南邊是山,西邊是山,北邊是山;東邊少山卻一峰突兀而獨秀,氣勢昂首而擎天。魯山城就處在這坐西向東的圈椅中,魯峰山就是你我面對的一幅畫屏了。四外環(huán)視,山連山,山靠山,山山不斷,層層疊疊,或云濤霧海,萬峰競秀;或高低起伏,逶迤綿延。春日,滿目青翠,花事繽紛,芳香撲鼻;秋來,谷菽遍野,碩果飄搖,枝頭生動。一年四季,山青了山黃了山灰了,山嫩了山肥了山瘦了,人們都掛在心上。魯山人熟悉山如熟悉自己身上的毛發(fā),一塊山石一脈溪流,勿須標記,看上一眼,都有愛的溫柔,印進腦海,想忘也忘不掉了。它與城市的高樓大不同,高樓憑你轉上十次八次怕也記不太清楚。有客自平原來,有客自城里來,詫異于魯山山之大之高之險峻,汽車在山道上盤旋奔馳,驚出一身冷汗,本地人則樂而哂之:賓客們少見多怪了;臉上呈現(xiàn)的卻是自豪之態(tài),暗說:真正的大山還在后邊呢!

魯山山多,人們見慣不驚如履平地。雖是山里人,卻是從不把山看作山的。對于大山,任它怎么高,名也多不帶“山”字。說起某一道溝,某一條谷,某一座嶺、峰、垛、寨,實地去看,卻是名副其實的山。魯山西南隅四棵樹鄉(xiāng)有一個村子叫平溝,海拔一千多米,是全省的暴雨中心之一,夏天不用扇電扇,誰能想象得出這么個地方會叫這么個村名?這么個村名會是這么個樣子?堯山鎮(zhèn)有一個著名的風景區(qū),被譽為黃河流域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十八座峰巒高聳入云,卻偏偏叫十八垛;就連牛郎故里魯峰山,原是一邑之鎮(zhèn),宋朝大詩人梅堯臣來游時還有熊鹿出沒,但老百姓習慣卻是叫它“魯山坡”的。原來山之大名,那是讓遠鄉(xiāng)人稱叫的。當?shù)厝耍壳拔莺?,依山而居,臨水而生,再叫山的雅名,就顯得外道,不如坡坡溝溝的隨意親切,就像母親叫兒子的乳名一樣隨心自然。對于山之概念理解、感想感情,山里人與山外人,那是用言語難以說得清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