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芙 蓉 樓 送 辛 漸 〔唐〕 王 昌 齡
注釋
連江:滿江,形容雨下得很大。平明:天快亮的時候,指早晨。冰心、玉壺:鮑照《代白頭吟》有“清如玉壺冰”一句,這里用來比喻自己的心像玉壺里的冰一樣晶瑩純潔。
簡繁對照
題解和大意
這首詩作于唐開元二十九年(741)以后,作者當時為江寧丞。芙蓉樓是唐代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城西北角樓的名字,登臨可俯瞰長江、遠眺楚地。這首詩寫詩人在芙蓉樓送別辛漸的情景。前兩句交代了送別的時間、地點和環(huán)境,詩人連用“寒雨連江”、“夜”、“平明”、“楚山孤”等幾個意象,點染了送別的清冷氣氛,表現(xiàn)了與友人深摯情感。后二句用“冰心”、“玉壺”作比,表明自己沒有追求功名富貴的欲念,內(nèi)心像玉壺冰一樣的晶瑩剔透。
吟誦說明
《芙蓉樓送辛漸》由于曉鵬朗誦,華鍾彥吟誦,孫甜吟唱。下面對吟誦、吟唱做分析說明。
華鍾彥先生的吟誦平實樸素、大方自然,緊扣詩意,遵從“四二二四”的格式。華老把誦和吟結(jié)合得非常好,整個吟誦且誦且吟,明白如話,該延長的節(jié)奏點上用吟,不延長的地方像誦,聽起來十分親切。他在“山”和“心”字后邊都用了襯音,具有口語化的風(fēng)格?!耙黄摹笔窃娙藢ψ约旱亩ㄎ唬彩沁@首詩的亮點,華老把詩人不追求功名富貴、不慕榮利的高尚情懷用平淡的口語風(fēng)格表達出來,和詩意十分相稱。
孫甜吟唱得比較平緩低沉,表現(xiàn)了詩人告別時的惆悵心情。抑郁的吟腔把人帶到了送別的現(xiàn)場。吟唱者用了一些藝術(shù)手法,像對“在”字的處理,用了一種虛音,傳達了一種夸張的語氣。她本人對這首詩的體會是:在每一句的第二、第四字處略作停頓;每句的第七字處停頓換氣。吟唱之時,既要把朋友離別之時的悲傷表現(xiàn)出來,又要把作者的高尚情操給表現(xiàn)出來,這就需要把握全詩的節(jié)奏。平聲字可以適當拉長,仄聲字“夜”、“客”、“在”、“玉”等在吟誦的時候要加重語氣,這樣通過平仄字的高低起伏就把全詩的情感豐富了起來。此外“問”字的后面要加上襯音,處理這個字首先要斷開,氣斷意不斷,再接上襯音。(撰稿:王恩保、孫甜、劉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