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轉(zhuǎn)寫規(guī)則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家與他的時代 作者:(美)約瑟夫·弗蘭克 著,(美)瑪麗·彼得魯塞維茨 編


轉(zhuǎn)寫規(guī)則

對于俄語單詞,我采用了不帶變音符的國會圖書館規(guī)則,我用-ya代替-ia,用-yu代替-iu,形容詞結(jié)尾-yi和-ii用-y表示,例如yurodivy而非yurodivyi,Dostoevsky而非Dostoevskii。專名中的軟音符被省略,例如Gogol而非Gogol’。

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本和通信的引用按照偉大的科學(xué)院版《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Polnoe sobranie sochinenii,30卷本[2],列寧格勒,1972—1990年)。書中引用的文本還來自肯尼斯·蘭茨(Kenneth Lantz)翻譯的《作家日記》。對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早期短篇小說以及到《地下室手記》為止的全部長篇小說,我采用了康斯坦斯·加內(nèi)特(Constance Garnett)的譯文(在看上去有必要的地方做了修改)。對于后期的小說,我采用了多種譯本:《罪與罰》采用了康斯坦斯·加內(nèi)特、杰西·庫爾森(Jessie Coulson)、理查德·佩維爾(Richard Pevear)和拉麗莎·沃洛洪斯基(Larissa Volokhonsky)的;《白癡》采用了康斯坦斯·加內(nèi)特的;《賭徒》采用了維克托·特拉斯(Victor Terras)和康斯坦斯·加內(nèi)特的;《永遠的丈夫》采用了康斯坦斯·加內(nèi)特的;《群魔》采用了大衛(wèi)·馬佳爾沙克(David Magarshack)和康斯坦斯·加內(nèi)特的;《少年》采用了康斯坦斯·加內(nèi)特和安德魯·邁克安德魯(Andrew McAndrew)的。對于《卡拉馬佐夫兄弟》,我主要采用拉爾夫·馬特勞(Ralph Matlaw)修訂的康斯坦斯·加內(nèi)特譯本,但補充了理查德·佩維爾、拉麗莎·沃洛洪斯基和伊格納特·阿弗謝伊(Ignat Avsey)的譯本。

所有引文均核對過俄語原文,并做了必要修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