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的必要和限度
1
愛心并不神秘。你一定有這樣的體會:當你快樂的時候,如果這快樂沒有人共享,你就會感到一種欠缺。譬如說,你獨自享用一頓美餐,無論這美餐多么豐盛,你也會覺得有點凄涼而乏味。如果餐桌旁還坐著你的親朋好友,情形就大不一樣了。同樣,你看到了一種極美麗的景色,如果唯有你一人看到,而且不準你告訴任何人,這不尋常的經(jīng)歷不但不能使你滿足,甚至會成為你的內(nèi)心痛苦。這種與人共享快樂的需要,便已經(jīng)是愛心的萌芽了。
2
乘飛機,突發(fā)奇想:如果在臨死前,譬如說這架飛機失事了,我從空中摔落,而這時我看到了極美的景色,獲得了極不尋常的體驗,這經(jīng)歷和體驗有沒有意義呢?由于我不可能把它們告訴別人,它們對于別人當然沒有意義。對于我自己呢?人們一定會說:既然你頃刻間就死了,這種經(jīng)歷和體驗亦隨你而毀滅,在世上不留任何痕跡,它們對你也沒有意義??墒?,同樣的邏輯難道不是適用于我一生中任何時候的經(jīng)歷和體驗嗎?不對,你過去的經(jīng)歷和體驗或曾訴諸文字,或曾傳達給他人,因而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社會的功能。那么,意義的尺度歸根結(jié)底是社會的嗎?
3
不止—位先賢指出,—個人無論看到怎樣的美景奇觀,如果他沒有機會向人講述,他就絕不會感到快樂。人終究是離不開同類的。一個無人分享的快樂絕非真正的快樂,而一個無人分擔的痛苦則是最可怕的痛苦。所謂分享和分擔,未必要有人在場。但至少要有人知道。永遠沒有人知道,絕對的孤獨,痛苦便會成為絕望,而快樂—同樣也會變成絕望!
4
“假如把你放逐到火星上去,只有你一個人,永遠不能再回地球接觸人類,同時讓你長生不老,那時你做什么?”
“寫作?!?/p>
“假如你的作品永遠沒有被人讀到的希望?”
“自殺?!?/p>
5
我相信,一顆優(yōu)秀的靈魂,即使永遠孤獨,永遠無人理解,也仍然能從自身的充實中得到一種滿足,它在一定意義上是自足的。但是,前提是人類和人類精神的存在,人類精神的基本價值得到肯定。唯有置身于人類中,你才能堅持對于人類精神價值的信念,從而有精神上的充實自足。優(yōu)秀靈魂的自愛其實源于對人類精神的泛愛。如果與人類精神永遠隔絕,譬如說淪入無人地帶或哪怕是野蠻部落之中,永無生還的希望,思想和作品也永無傳回人間的可能,那么,再優(yōu)秀的靈魂恐怕也難以自足了。
6
在體察別人的心境方面,我們往往都很粗心。人人都有自己的煩惱事,都不由自主地被瑣碎的日常生活推著走,誰有工夫來注意你的心境,注意到了又能替你做什么呢?當心靈的重負使你的精神瀕于崩潰,只要減一分便能得救時,也未必有人動這一舉手之勞,因為具備這個能力的人多半覺得自己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壓根兒想不到那一件他輕易能做到的小事竟會決定你的生死。
心境不能溝通,這是人類生存的基本境遇之一,所以每個人在某個時刻都會覺得自己是被棄的孤兒。
7
她們談得很熱烈。
“我這道題錯得太冤枉……”
“是呀,我明明復(fù)習過的,可當時怎么也想不起來了……”
談話按照這相同的方式進行著,各人只是說著自己的事,可是居然互相能接上茬,居然沒有中斷,居然很熱烈。
交談往往如此,每人都乘機發(fā)泄一下談?wù)勛约旱臒嵬E擞绕淙绱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