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敬亭山
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在高中時偶然讀到這首詩。初讀時,很有味道。就像是大家都走了,就剩下你和我,我看你比較順眼,感覺你也不討厭我,這種感覺很好。
那個年齡,少年輕狂,不知深淺。也不知道這是大詩人李白的大作,就胡亂用原詩的字,重新排列了一下。前兩句現在已經記不清了,后兩句大概是:厭不兩相看,山亭只有敬。后來,再讀這首詩,總是能想起當年自己的無知和幼稚,同時也對這首詩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讀詩,往往是讀意境。在詩人的眼里,自然界的山水不僅僅是山水,再加上自己的心境,稍作調配,就形成詩的韻味。就像好的音樂,好的詩也需要能聽懂的人去體會、欣賞、感慨、覺悟。
讀詩,往往是隨著自己的心境而有所體會的,有詩評說這詩是李白失意的時候,表達自己孤傲的心情。我看可當一家之言,所有的體會都在于讀者,每個人讀詩的體會不同,往往是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和感覺。
讀詩,往往是奢侈的事情。曲高和寡,總是有詩的境界和造詣的人才能寫出好詩,總是有閑工夫且有美好生活意愿的人才會去讀詩。這是一種非物質的層次體現。
這首詩沒有一個生僻字,誰看了也會明白詩中的含義,如此,千萬不要去翻譯,非要翻譯,就像往清茶里摻水,越來越沒有滋味。